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盛世出老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 琼

  
  “瞧,那人又来了!”
  已经好几次了,信贷科的人出去吃饭总能碰到这个一脸憨相的陌生胖男人。他总是坐在离他们最近的一张桌子边,一瓶啤酒,几个小炒,默默喝酒,也不动筷子夹菜。他也从不主动过来打招呼,只时不时地冲他们笑一笑。而最令人奇怪的是,几次碰见他,他居然都偷偷帮他们这桌的账给结了。
  第一次,他们以为这个胖男人是结错了账,心里还在暗笑;第二次,他们心里就有些打鼓了,这人莫不是看上他们之中的谁了?可他们几个可都是五大三粗的大男人啊;第三次,几个人更糊涂了,这胖子不仅结了账,还另外事先给他们一人买了一瓶好酒提前放在柜台里。两个月过去了,他们也懵懵懂懂地吃了近10次“白食”,每次要给对方钱,对方却总是先他们一步结账走人。
  信贷科科长张达开始觉得,这个胖男人绝对不像他外表看上去那么憨。
  
  愁老板初遇贵人
  
  这个神秘的胖男人原来叫陈世武。
  20年前,高中文凭、农民出身的他是四川某县级市外贸单位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凭借工作机会,认识了不少外商老板,和他们开名车住豪宅一掷千金的作派一比较,他开始不满足起来。
  1989年,改革开放初现端倪,陈世武毅然离职,设立盛世实业总公司,并亲自出任董事长和总经理。
  可不久,陈世武就发现事情并没之前那么好办了。那些原来拍胸脯保证帮忙的朋友,不是说工作忙就是不方便,就连以前对自己必恭必敬的小老板,也是趾高气昂地抢业务、挖墙脚……在事业单位呆惯了的陈世武向来只有人求他没有他求人,再加上对公司管理一窍不通,很快疲于奔命。公司开了还不到两年,就严重入不敷出,继续生产没资金,产品全堆在仓库无人问津,工人的工资也一拖再拖。
  此时,焦头烂额的陈世武遇见了他的第一个“贵人”,老同事陈凯。当年两人几乎同时离职下海,几年下来,陈凯容光焕发,全身名牌,身后还跟着个年轻干练的女助理……陈世武艳羡不已。
  好在陈世武当初对陈凯有恩,此人还颇顾念旧情,几杯酒下肚,就开始给陈世武支起招来。“没钱?借呗!”“这时候谁还肯借给我啊。”陈世武满脸愁云。“兄弟,借也要有技巧,”陈凯打着酒嗝,凑到他耳边:“一般老百姓当然不会借给你,你想想,哪里钱最多?”陈世武一头雾水,陈凯的脸凑得更近了:“银行啊,国家的怕什么……”陈世武顿时茅塞大开。
  原来早年间,陈凯的公司也曾经出现严重的资金问题,找到银行办了几次信用贷款,很快就周转过来了。尝到甜头的他现在即便手里有钱,还时不时地向银行“借”点钱出来用,赚个时间差。陈凯还告诉陈世武,城内有家银行给出的贷款额度灵活,而且审查不严,可以从那下手。
  
  憨男人摸出门道
  
  获高人点拨的陈世武欣喜若狂,但一想自己很少和银行打交道,如何突破?实在没辙,没经验的他只能每天到那银行附近转悠,希望能摸出点门道来。一次转悠到中午,正好碰到银行下班,一拨工作人员到附近的一个小馆子吃饭。陈世武不由得跟了上去,坐在旁边一桌,偷听他们高谈阔论,原来他们恰巧就是信贷科的,他内心一阵狂喜……
  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这陈世武并不精明,可农民出身的他,也晓得礼多人不怪的道理。他知道贸然上前只会打草惊蛇,于是就整整装了两个月的憨,并不急于托出自己的目的。他想,最多也不过损失点饭钱,搞不好还真能有所收获呢。
  富有戏剧性的是,陈世武居然还真的心想事成。那桌人越吃越觉得不好意思,后来便经常叫他过去一起吃。后来被陈世武称为其第二个“贵人”的信贷科科长张达很有些过意不去,主动问他有什么可以帮忙。熟稔之后,陈世武才道出想贷款周转的想法。“要想贷款并不难,搞定领导一切好说。”在科长位置上“见多识广”的张达很快“领悟”了他的意思。他随后给陈世武列出几个目标人物,并根据他的公司情况指点他进行相应的准备。
  1994年,在张达的穿针引线下,陈世武频频与该银行行长等高层会面……几次银弹袭击后,该行从行长、副行长及业务经理等纷纷被“斩获”。随后他没有提供贷款抵押物,仅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就轻松获取了近千万的银行贷款。
  说实话,一开始,他还是想正儿八经把钱投入生产,以图扭亏为盈。可不懂经营的他回天乏力,近千万资金不到3个月就所剩无几。无奈之下,陈世武只好再向银行举贷,一回生二回熟,这次只是吃了顿饭,送上点小意思,1200万元贷款就到手了。
  这之后,陈世武的心理发生了微妙而巨大的变化,这种钱来得这么容易,与其把它丢进公司那个无底洞,倒不如“用钱来生钱”……于是,这笔贷款一部分被陈世武用来偿还前次贷款掩人耳目,其余的大部分滚入公司账户,陈世武一面将之用于个人消费,一面开始物色人选“扩大运动”。
  
  懂规矩,好办事
  
  在张达的介绍下,陈世武遇见了第三个“贵人”――邓辉,此人不仅精通公司管理,更对银行金融业务了如指掌。
  随后两年,在他和张达的“辅佐”下,陈世武简直如虎添翼。他一面继续向银行申请“免费午餐”,一面先后成立汽车厂、房地产开发公司、燃具燃料公司、矿业锂工业公司……1996年,盛世集团公司成立。
  一时间,风光无两。然而,这些企业看上去都在运作,但汽车厂造不出汽车,房地产不盖房子……有高人指点,当下的陈世武早已懂得什么叫“卖相”。
  另一方面,陈世武很识时务,他换着法儿讨好那些“财神爷”,一次送上雷达和劳力士两只名表不在话下,甚至一套上百万的豪宅出手眼睛也不眨。可表面上,他又装作与这些人行同陌路,甚至连自己老婆都不告诉,因此在圈子里颇有“懂规矩”的口碑。
  信用贷款多了容易露馅,这时,“师爷们”又给他传授了一些新方法,他开始采取象征性地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用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作抵押担保等手段进行担保贷款申请,同时欺骗银行将公司的贷款债务全部承转到名下一没有任何资产的分公司,贷款到位后则迅速转出。
  1996年至1998年短短两年间,陈世武就用这些并不高明的方法,在该银行骗取16单贷款共1.1亿元。按说,这骗术并不高明,一旦上级单位查起来,立马就会穿帮。但不知是陈世武运气好呢,还是有高手遮天,5年来,居然一直有惊无险。1998年以后,由于在该银行的贷款数额超出其贷款规模,难以继续骗取贷款,陈世武“挥泪”告别老关系,开始转战城内其他银行。
  
  升级版骗术登场
  
  这些银行俨然不能和老关系相比,信用贷款行不通了,他便对老办法进行了改良,用伪造的土地登记表作虚假抵押登记、用不具备担保能力的公司作信用担保、贷款后抽取质押物等方式,先后以旗下多家分公司的名义,进行骗贷。
  连骗数次后,陈世武也遭遇了瓶颈,“合作”良好的多家银行贷款数额都快超限,即便再多的银弹,也没有关系户敢松口了。好在他早有准备,在巴结银行高管的同时,他也没忘记笼络那些埋头苦干的小头目们,如今,这些人就成了他庞大的“军师团”。
  经过他们详细指点和分析,陈世武又出了骗贷计划的改良版――用虚假的商品交易合同和权属有争议的无效抵押担保等欺诈手段,以旗下分公司或假借多家其他公司为收款人,骗取银行开出银行承兑汇票,然后贴现提取现金。
  尽管有庞大的军师团助阵,但陈世武其实对金融票据操作还是一窍不通,但他自认对领导“攻关”颇有心得。于是,他负责向银行高管进攻,而邓辉则着手准备一应材料。经过多次操练,邓辉在军师团的协助下,其准备的资料几乎天衣无缝以假乱真。随之,盛世集团又得以从多家银行顺利获得1亿多的款项。

  票据诈骗大获成功,本来按陈世武的个性,应该高枕无忧了,但这时的陈世武受被“老关系”抛弃的影响,生怕这招又不灵了。于是,他开始拓展新的渠道。
  “票据贴现哪比得上信用证,飘洋过海的谁知道真假啊……”一次无意中闲谈,陈世武听闻还有信用证这么个好东西,当即和军师团密谋,最终决定找一家香港公司来完成计划。
  随后,陈世武和邓辉通过朋友介绍,找到香港悦华公司负责人徐坚密谋,决定采用骗取银行开具信用证后在境外贴现的方式搞钱。
  为此,陈世武还认真地作了具体分工:由他负责联系境内银行骗取信用证额度,向邓辉、徐坚下达办理信用证和贴现资金往来的指令;邓辉负责伪造信用证所需的贸易合同,协调办理信用证的具体事务以及根据陈世武的指令,负责与徐坚结算信用证贴现资金;徐坚则在香港伪造信用证项下的随附单证,对信用证进行贴现,然后将贴现的资金付到内地指定的银行账户或境外公司账上。
  1998年是陈世武最得意的一年。境外贴现让陈世武尝到了巨大的甜头,短短两年间共骗取信用证金额近10亿。靠着这些银行得来的巨大钱财,盛世集团也达到了顶峰时期,一跃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
  
  一条价值“两亿”的尾巴
  
  1998年2月,陈世武诈骗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发生了。通过一位市领导牵线,陈世武认识了时任某银行行长的吴计。
  两天后,陈世武来到吴计的办公室,口若悬河地描绘了一张公司发展蓝图――盛世集团将收购一家上市公司,还要发展一家航空公司,希望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陈世武要求吴计为其开立金额为3100万美元的不可撤销国际跟单信用证。
  当时的盛世集团是知名企业,吴计觉得如果搞定这个“黄金”客户,自己的前程肯定无限风光,于是爽快地表示支持。在开立信用证前,陈世武提出只缴纳10%的保证金,吴计不顾当时银行规定必须提供30%以上保证金的规定,竟然同意了。
   另外,按银行规定,给同一客户的远期信用证开证金额不得超过2500万美元,而吴计当时的审批权限也是单笔不超过300万美元。对这些约束性限制,他进行了变通处理。通过化整为零分笔开出的方式,不到一个月时间给盛世集团开出的信用证总金额为3313.6万美元。在盛世集团不能提供抵押物这一问题上,吴计对下面的人还指示特事特办。
  这是陈世武最为骄傲的一次银行骗贷经历,未花一分一文,仅靠满嘴开飞机的本事,成功骗得2亿多的贷款,让他陶醉许久。但他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次骗贷留下的尾巴,竟导致东窗事发。
  信用证到期后,盛世集团未归还这笔款项,银行只得将其转为贷款。后经当地法院认定,共有2.4亿多元人民币和1400万美元的利息损失无法收回。事实证明,盛世集团及申请开证的关联企业,均为空壳公司,这笔款项最终沦为呆账。陈世武诈骗罪曝光后,吴计以非法出具金融票据罪,被判刑6年。
  直到坐在法庭上,陈世武还颇不以为然,一脸招牌憨笑:“我不懂金融,也不懂经营管理,都是银行那些人教的。”对于之前其集团公司被评估资产达9亿元,他连连摇头:“肯定没那么多,夸大的成分比真实的多。”他甚至天真地以为,自己只是负责打通关系,造假票据资料等事情从未参与,其行为并不构成违法。
  十几亿的银行财产就这么被这个自称什么都不懂的人轻松骗取,所剩无几,即便判他个极刑又如何,徒留一声叹息。
  编辑 范佳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1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