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倩倩

  摘要:交往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性的问题。在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反思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对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84-03
  
  在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社会的实践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交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交往已经成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人的发展取决于和它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作用是促进人的发展,但是人的发展离不开交往。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及交往将人带入社会之中,帮助其健康成长。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核心即交往实践观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为指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更深植于现实人的生活世界中,体现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和追求。将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对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和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一般交往理论。他认为,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1]马克思是把交往看做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人通过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以及这种活动的产物来确证自己是客观存在物。在这种活动中,人改变了周围的客观世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还在这种活动中保存和发展了自身,并且产生和发展了人的其他活动形式。因此,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如果没有生产实践活动,人类就不可能生存,社会也不会存在。
  人的劳动实践,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这种活动绝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它必须借助人们一定的交往形式来进行,它总是与一定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相联系。劳动实践的活动表明:人们的交往形式、社会关系,既是劳动实践的产物,又是劳动实践借助的形式,没有这种形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就不能实现。马克思在其新世界观的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从世界普遍交往的角度系统论述了“物质交往”和由此产生的“精神交往”对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巨大作用。在他看来,交往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之间的交往决定人的发展,交往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2]。
  交往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以及由人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之间借助一定的手段,互为主客体之间物质的和精神的交互过程。社会交往作为一种关系,是基于实践基础以实践活动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中介,因而又被称之为“交往实践”。而交往实践观,即运用交往实践来反思和把握人类社会的观念。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反映了人类社会现实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以及由他决定的人们之间精神交往关系等的一切社会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完满的精神世界为目标的教育双方特殊的交往实践过程。“社会生活不仅和交往完全相同,而且一切交往(因而也就是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性。” [3]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展开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因此,党交往的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以传递社会经验、影响他人的身心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便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本质就在于通过主体的活动、体验、领会、理解,形成对话、共鸣、共悟、共识,这个过程就是人的思想道德生成的过程。人的思想道德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总之,离开了交往,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思想道德的产生和发展。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交往的瓶颈分析
  (一)受教育者主体性缺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活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在传统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主体有目的地支配和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这是一种以对待物的“主体―客体”生产实践活动模式来对待教育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高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这对范畴中,教育者由于在知识层面和生活阅历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被认为是真理的化身,成为强势的主体,而被教育者只有被动接受教育者的说教,沦为教育者的客体。这种实践观的缺陷在于“它撇开了实践主体之间的物质关系或社会关系,使实践中的主体、结构和关系单一化,将实践活动自觉不自觉地视为没有‘主体―主体’关系介入的片面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过程。”[4]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客观生活世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客观生活世界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第一,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主要采用教育者向被教育者“灌输”教育模式。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灌输的内容往往都是一些比较深奥、玄虚的东西,对于这些在受教育者看来与生活无关的内容,可能受教育者在课堂上接受教育时会一时的被动接受,但是一旦脱离课堂,受教育者进入自己的实际生活中,那些远离自己生活、玄而又玄的内容,早就被抛之脑后,大大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践,在理论灌输之后,没有与之配套的实践环节,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使得受教育者变成了杜威所说的“德育之洞”,使得受教育者不能够通过实践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真伪,从而巩固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体验。
  (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
  首先,在传统认识论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5] 教育者的目标就是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在此认识论影响下,在高校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本应充满精神契合的教育交往活动变成了单纯的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以班级为集体授课,除了在课堂上传授道德知识,与学生互动,下了课往往没有与受教育者进一步沟通、交流,这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大打折扣。第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机对话”使得本来就少的师生之间直接情感交流变得更加缺乏。
  三、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交往实践观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
  交往实践观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中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交往实践注重主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目的性活动。马克思通过对交往实践的科学考察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 实践活动是社会群体的活动,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和社会关系。
  人的主体性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由局部人的主体性到多数人的主体性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发展进程也就是从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缺乏个性走向以个人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是主体自身的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主体的个性不断自我展现、自我发展的过程[7]。交往实践观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注重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其能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二)交往实践观强调生活世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人类生活、交往实践发生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中的交往关系是以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即以实践为前提和基础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立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可以看出,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体间的交往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因为存在着中介客体,这一客体是多极主体共同指向的客体,与多极主体同时构成“主―客”关系,也正是通过这一客体使交往双方互相尊重彼此,并通过平等对话、沟通和理解求得互识和共识,形成“视界融合”,最终实现交往双方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首先,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理论课教学中,一定要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加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其次,在课堂之外要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比如说依托大学生组织建设,开展大学生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形势多样、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三)交往实践观倡导师生主体间性交往
  主体间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主体间性有如下特征:第一,主体间性意味着双方的共同了解,不仅了解自我,而且了解“他我”;第二,它意味着交往双方的彼此承认,承认“他我”与自我有相同的地位、权利;第三,它意味着交往双方人格平等与机会平等,反对强制和压迫;第四,它意味着默守共同的规则,交往双方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规范;第五,它意味着主体与自然的和谐[8]。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首先表现为双方地位平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平等;双方都有说话、发表的权利,有自己听对方说话的义务;所有受教育者在教育中言说的时间、机会都是均等的。教育主体之间地位平等,并不要求在各方面完全相同,只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关系。双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特点。教育者作为一种成熟的主体,把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促进其成长作为其根本职责,教育者扮演着教育活动的先行者、发动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受教育者相对于教育者是不成熟主体,是发展中的主体。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和社会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教育者的作用下,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品德发展上有巨大的潜能和拓展空间。教育主体之间的地位平等是建立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前提。
  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还表现为沟通理解的关系。双方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教育者能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用心良苦能够理解,对教育者的教育状态能够认同和关注。交往实践观对人生存方式的关注是通过对人的重新理解体现出来的,它注重主体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这不仅凝聚着个体完整性的探求,也蕴涵着对整个人类的深切关怀与呵护。交往实践观给我们的启发在于它不仅仅认为交往是人与人沟通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强调交往就是人的生存方式或生活方式,其出现的深层旨趣在于使我们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即由一种“物化”思维、对象性思维转变为“人学”思维,从而拯救人的生存危机[9]。
  交往实践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具有人性的活力,生命的意义在于类主体的共生与创造,让生命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3]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
  [4]任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与主体性问题――兼评“主体―客体”两极哲学模式的缺陷[J].哲学研究,1991,(10).
  [5]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7]王威孚,卢岚.马克思交往实践观视阈中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7,(7).
  [8]王锐生等.社会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5.
  [9]闫艳.论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责任编辑 魏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6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