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制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华贵

  摘要:建筑制图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采用灵活多变、应用现代技术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关键词:建筑制图;素质教育;培养;尝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52-02
  
  “职业教育要培养同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人才” [1]。这决定了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的“能力中心模式”。素质教育强调“以学设教”,即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思维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这在建筑制图教学中尤为重要。而《建筑制图》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建筑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技术基础课。它能培养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精神,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构思能力,能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生产实际中对建筑制图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因此,建筑制图课的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出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4]。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加强师德修养,塑造高尚人格,树立良好的形象。由于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形成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同时,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品质、道德情感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作为教师,我们还应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有时并不因学生的毕业而终止,还将在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伴随他们一生[5]。因此,与新生初次见面,首先注意在外表着装上给学生以简朴,整洁和大方的良好形象;在语言、态度和表情上平易近人,又不失教师的尊严,给学生以亲其师、信其道的启迪。因此,教师为人处事必须追求真理、尊重科学、正直诚实、光明磊落、是非分明、忠实坦诚,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要把建筑制图课讲得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让枯燥的条文变得有趣,除了有很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建筑专业的相关知识 [6],如结构、施工、力学、材料等方面的知识,这在建筑制图中的形体结构、图样识读等方面都要用到。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应用自如地举出生产中的典型例子,让建筑制图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同时还应具备实际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热爱本专业。
  3.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并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给学生上建筑制图第一节课时,事先准备几张建筑布局合理,立面美观,型式多样的立体彩色效果图,让每位学生交替轮流欣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接着老师点评剖析,介绍这几张图是根据建筑制图原理绘制出来,同时介绍本课程在建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状况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学好本课程的信心。在讲解建筑制图基本原理时,结合学生已有的建筑入门基础知识,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知识的连贯性逐步引入。如引入投影理论这部分内容时,什么是投影?投影是干什么用的?对于刚接触建筑制图的学生来说是一无所知的。为了上好此次课,在课前先收集大量成型的立方体木块,在课堂上学生人手一个,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地玩这些木块,边玩边把投影理论知识引进来。学生边动手边动脑,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投影原理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学习建筑制图产生了兴趣。他们说:“这门课程挺好玩的,既动脑又动手”,接下来不用教师要求,学生就主动要求老师出题给他们做,教师因势利导,把事先准备好的具有代表性的练习,结合相应的模具(棱锥、棱柱、球体等)让其演示做题,学生们争着抢模具去做题。
  二、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逐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象能力
  建筑制图是一门抽象难学的课程,特别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大多能够意识到建筑制图的重要性,在建筑制图的学习中也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基础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的原因。建筑制图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7],它是读图与识图能力的基础。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上,由于使用的教具、模型很有限,挂图又显得比较呆板,无论老师怎样描述比画,有些学生就是想不出它的形状结构。在教学中,采用实体模型、挂图和具体例题结合进行讲解实训。例如,在讲基本形体投影特征分析时,让学生手里拿着实体模型,对照着这些实体模型同学之间互相探讨着根据投影原理分别绘制其三面正投影图(即三视图)。然后再由学生把自己画的平面图画在黑板上,坐在下面的同学则根据黑板上画出的三视图,寻找相对应的实体模型。这样课上课后反复训练,既动脑又动手,同学们都争着实体模型边玩边学,在“玩与学”的过程中,就建立了由立体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立体的互相转换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紧接着,要求同学们根据平面图形(三视图)自己动手制作模型,逐步提高学生从抽象到具体的空间想象能力 [8]。有了基本的空间想象能力后,在进行组合体投影教学中进行补图补线练习时,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设疑,把形体的空间形状想象出来,先利用轴测投影原理绘制其空间立体直观图,再进行补图补线。当学生的训练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求直接把直观图构想在头脑内部进行补图补线,这样可以大大地节省作图时间,也是其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促进空间表象能力升华的培养过程。
  三、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着眼于现在,更要着眼于将来 [9]。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学中让每位学生当演员唱主角,让他们在黑板上做题,给下面的学生当老师。每位学生在黑板上不光是做题,做完题之后要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解题步骤和方法讲述给在座的同学听。这样用同龄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进行表述时,学生们既能接受又能很好地理解,同时每位上台的学生既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又在众多学生面前展示了自我才华,获得成就感。
  2.师生双边互动。在讲垂直线的投影特性时,利用讲台桌、课桌这样的模型代替长方体为例提问学生:“老师加深的这个棱相当于你们课桌的哪个棱?”学生在下面指明是课桌的哪条棱后,老师用几秒钟的时间画出这个棱的三面投影图,并用3分钟时间讲清楚这个棱(正垂线)的投影特性。同学们掌握了正垂线的投影特性之后,教师又在黑板上用黄色粉笔加深另一条棱,然后叫几个同学到黑板上画这条棱的三面投影图,其他同学在下面画,上台的同学画好之后,让下面的同学指出黑板上的图哪个正确,哪个错误,错在哪里,怎样改正过来,同学们纷纷抢着回答问题,并到黑板上改正问题。对长方体各棱逐一进行如上分析,使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动手画,掌握了长方体各棱的三面投影图画法。并自己分析归纳总结其投影规律,垂直线的投影特性就归纳总结出来了。这堂课老师充当了导演的角色,全部由学生上台表演当演员。学生们情绪高昂积极主动,热情配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既深刻又透彻。

  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学习组合体投影这部分知识时,对那些比较复杂的形体进行投影分析,学生一下难以想象出其空间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利用绘图软件画出这个复杂形体的立体图,让立体图在计算机屏幕上旋转,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分析,看清这个复杂形体的整体形状。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既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又引发了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兴趣。
  2.实施开放式教学。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图教学,讲到结构施工图中的楼板、梁、柱结构平面图时 [10],领着学生深入到施工现场,让学生亲眼目睹已经绑扎好的板、梁、柱构件钢筋,要求学生一边识读图纸,一边对照查看钢筋的位置、数量、直径、间距和形状是否按图纸施工?然后教师一根根钢筋对照讲解。学生们说:“识读构件的钢筋布置图,没有比现场实地进行教学效果更好的了!”这样既完成了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又让同学们对施工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解决,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论
  建筑制图作为建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教学应紧跟行业发展生产实际,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
  [2]陈文斌,章金良.建筑工程制图[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杨月英,李海宁.建筑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7.
  [6]乐荷卿,陈美华.土木建筑制图[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7]张士芬.建筑制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8]庞璐,卢玉玲.土木工程制图[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9] 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丁春静.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 陈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9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