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晓第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各类经济开发区蓬勃兴起,产业集群特征进一步显现。作为共性技术创新载体的产业集群承担着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职能。根据迈克尔・波特等的有关产业集群创新理论及我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不足与实际需求,我国应从重视对共性技术的自主创新、改进工艺,引导新的交易、研发等方面大力加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创新理论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016-02
  
  一、中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与现状
  
  (一)基本特征
  产业集群是产业内部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社会机构,由于自然、历史、制度等原因,为了达到资源共享,降低风险,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某一个地理空间上,集中于一地区,并结成相互关联、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网络结构的一种现象。从一个世纪前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至1998年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都有不同而独到的论述,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有:(1)空间地球上的集聚性;(2)集群内竞争合作的共生性;(3)集群本身的创新性;(4)集群的外部性。
  产业共性技术是未来能够在多个行业或领域广泛应用,其应用和扩散能够对一个或多个行业及企业产生深刻影响,且处于竞争前沿的技术。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可分为基础性共性技术、先导性共性技术和行业性共性技术。基础性共性技术主要是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必须的基础性技术手段;先导性共性技术是指在其基础后的后续研发将开发出全新的产品,往往与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直接相关;行业性共性技术是能够解决我国传统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和瓶颈性问题的技术。
  (二)中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现状
  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值率只有24%,利润率只有4.2%。从1999年到2006年间,中国企业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没有明显改善,企业创新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甚至从1996年的5.95%减少到2006年的3.11%。从1991年到2006年,我国大中型工业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比重从1995年的56.9%减少到了2006年的37%,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数比重则从1991年的52.9%降为2006年的23.2%。
  从我国各级各类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看,我国产业集群普遍带有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业为主的发展非常明显,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比重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共性技术产业的发展。从发展趋势看,各类产业集群既面临着发达国家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优势在中高档产品领域发动的“乘虚而入”式竞争,又受到落后国家或地区在低档产品方面的“追赶式”竞争,各类产业集群的优势正面临着弱化的危险。为了摆脱风险,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我国迫切需要在产业集群内若干事关全局的重大的产业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奠定进入更高层次国际竞争的平台。
  
  二、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
  
  (一)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创新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波特(1990)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家内部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和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会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机会。评价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
  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主要是竞争的结果,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创新在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中起到关键作用,新产品创新或新工艺创新是企业创造新市场或获得及保持市场份额的核心。波特认为,产业集群通过三种形式竞争:一是通过提高立足该领域公司的生产力来施加影响;二是通过加快创新的步伐,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通过鼓励新企业的形成,扩大并增强产业集群本身来影响竞争。
  (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按照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变,或者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使其技术体系发生变革,以获得企业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根据熊彼特的界定,创新是对现存生产要素组合进行“创造性的破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新组合”。在熊彼特看来,“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熊彼特还认为,创新不是孤立条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相反,它们趋于集群。具体来说,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引入新的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产品创新);第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第三,开辟新的市场(市场创新);第四,获得新的供给来源(资源创新);第五,实行新的组织形式(管理创新)。
  
  三、产业集群与共性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1.产业集群是共性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
  在产业集群内,一方面,有为提供人才供给的大学、科研院所;另一方面,产业集群本身对人才的强烈吸纳能力造成大量人才慕名而来。正如马歇尔所说:“雇主们往往到他们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像他们那样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厂主,即使他能收到一般劳动力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为缺少某种专门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
  2.产业集群内存在有力的共性技术创新机制与浓厚的创新氛围
  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从而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
  3.共性技术创新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和基本单位,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生机勃勃,产业集群才具有生命力。而企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技术创新。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尤其是共性技术的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发展了,由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才能生存、发展。同时,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品、工艺的升级和联动,这也推动了产业集群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增强了产业集群的活力。
  4.共性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提高竞争力的保证
  共性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产业集群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决定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自由拥有资源的不足,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联合起来进行共性技术的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共性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以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二)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适度规模选择
  索罗(solo)提出,从长期看,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投入和劳动力的增长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传统的创新研究主要有大企业偏向理论和中心企业偏向理论两种观点。大企业偏向理论认为,只有大企业才有足够的财力在内部为当前的研发项目融资,因而他们更有率先实行创新的动力与条件;而小企业偏向理论认为,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动力和良好的内部联系使其在研究与开发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活力。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企业规模角度出发,中小企业规模小,体制灵活,更容易迅速决策,创新后收益率高,企业创新动力强,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科研人员,资金等创新资源明显不足,抗风险能力差;大企业在创新资源上有明显优势,但是大企业组织官僚化,创新效率比较低且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弱。卡布罗则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企业规模遵循着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适当的企业规模,它使得企业创新的优势与劣势达到最佳结合。
  
  四、我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问题与对策
  
  (一)共性技术研发市场机制尚未形成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多数由大学或科研机构承担,与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我国科研机构是以封闭式存在的,使其受惯性思维影响严重,忽视了研究成果的市场价值与认可程度,因而市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基础的共性技术难以接受,造成了市场的灵敏度偏低。
  (二)政府引导作用不足
  我国科研机构转制以后是按照企业机制运行,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化取向制约了对共性技术研究。同时,政府对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着眼于规模化上,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究没有政策上的支持。
  (三)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错位
  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基本上是以诸多中小企业为基础的。这些中小企业的科研力量一般都较弱,绝大多数小企业基本上都缺乏研究开发力量,对于影响整个集群的共性技术难题往往是束手无策。但是,目前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究的承担者主要以高校和科研院校为主,造成企业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需求的严重缺口。而且,共性技术向企业扩散特别是向中小企业扩散效率不高,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应以充分发挥集群共性技术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尽可能降低集群的共性技术研发风险,重点弥补当前创新链上的薄弱环节。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应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的决定作用,构建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元智.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M].北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7―18.
  [2] 李国杰.加强竞争前合作 大力发展生产共性技术[].科学时报,2007-12-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4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