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路桥施工中桩具加固技术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洪伟

  
  迄今,路桥施工中桩具加固技术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该技术简单、施工方便,被广泛运用于许多建筑工程中,并且在桥梁桩具的施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下文中,本文深入探讨路桥施工中桩具加固技术。
  
  一、路桥施工中常见的桩具问题
  
  (一)桩基沉降的原因和相应措施
  桩基沉渣清理不彻底,沉渣过厚,会引起桩基沉降。桩基沉降尚未引起上部连续梁的开裂时,由于桩基承载力不够需进行加固处理,以阻止桩基继续下沉。同时,需顶升梁体基本回复到原设计状态,减少由于沉降引起的次应力,避免梁体开裂和保证正常使用。
  另一种情况是桩基设计体系不合理,同一连续梁下采用了不同的桩基础形式,桩基不均匀沉降容易引起梁体产生很大的次应力;同时设计时对本地区地质岩性摩阻系数取值偏大(规范中大值),摩檫桩桩长偏短。
  
  (二)灌注桩常见的问题
  路桥施工中灌注桩具使用的是混凝土灌注,常出现混凝土疏松、蜂窝、气孔等问题:浇注中桩身混凝土离析掺气,内部有疏松气孔、砂眼等;此外,桩底软、沉淀层过厚,清孔不彻底,淤泥状沉淀埋于混凝土下桩头不密实,浇注至桩顶时,超压力不足,部份泥浆混入,或桩顶不密实,强度低,使桩基础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在浇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导管进水、卡管、坍孔、埋管、清孔不彻底,或灌注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已初凝,流动性低,而续灌的混凝土冲破顶层而上升,或灌注中局部塌壁因而在两层混凝土中夹有泥渣,甚至全桩夹有泥渣土形成断桩。
  
  二、路桥施工中桩具加固的特点
  
  (1)网状布置的微型桩群桩体系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群桩中的单桩可以承受拉应力、压应力、剪应力和弯曲应力。
  (2)布置灵活方便,可根据需要垂直或斜布,也可成排布置或交叉成网状布置。
  (3)施工迅速安全,施工机具小,用普通的地质钻机甚至手摇钻就能成孔。
  (4)承载力高,根据有关文献的研究结果,一根直径为14cm。长度为4.7m桩端进入密实中砂层的微型桩的极限承载力为835kN,完全埋入土中的微型桩,能提供910kN的安全工作荷载。当微型桩支承在岩层中时。能够承受的安全工作荷载可高达2720kN。
  (5)所需施工场地较小,在平面尺寸为1.1m×2.5m和净空度2.5m,即可施工,且桩孔距构造物边缘最近距离,仅为35m。
  (6)竖直受荷沉降量小,根据有关方面的单桩静载试验结果,一根桩端进入硬塑牯性土长为7m的微型桩,当荷载加至314kN时,
  桩顶沉降仅为3.8mm;而一根桩端进入砂状强风化岩长度为11m的微型桩,当荷载加至648kN时,桩项沉降仅为2.2mm。
  (7)能穿透各种障碍物,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土质条件。
  (8)桩孔孔径小,因而对基础和地基土产生的附加应力甚微,施工时对原有基础影响小,不干扰构造物的正常使用。
  (9)渗透性压力灌浆对桩周土壤产生固结效果,且立竿见影。综上所述,微型桩的主要特点是:工作场地要求低,承载力高,沉降量小,施工时对构造物的正常使用影响较小,是建筑物基础加固的好方法。多年来,微型桩在土建工程中应用的成功实例不胜枚举。但是微型桩用于桥梁加固的案例尚不多见。本文试图通过对某大桥基础的加固实例,说明微型桩不仅在土建工程中能发挥效用,在路桥工程中也大有作为。
  
  三、路桥施工中桩具加固技术
  
  (一)常见的微型桩加固技术
  微型桩是一种较小口径的钻孔灌注桩,它更适合干路桥施工中桩具加固。微型桩加固过程如下。
  用地质钻机进行钻孔。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情况,可以采用干成孔或循环泥浆护壁成孔。如采用循环泥浆成孔,则钻至所需深度后,用冲水清孔;如采用干成孔时,则需反复提钻取土清孔。清孔完成后,须立即植入加劲钢材和注浆导管。其中加劲钢材可以根据设计使用的不同目的。而孔径较大时,采用钢筋笼;孔径较小时候,采用单根钢筋。
  在完成上述工作后,进行压力灌浆。可以先向孔内投入粒径为1~3cm的碎石,然后向孔内灌注纯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也可以不投入碎石而直接向孔内用压力灌注水泥砂浆。若采用套管灌浆时,在拔除套管的同时,施加压力将浆液压入土层中直到满溢为止。注浆的压力一般可采用0.3~0.5MPa,视具体的工程地质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在施工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技术人员认真审核图纸,及时向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二,确保各项材料技术性能符合技术要求。三,坚持严格的工程验收检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四,保钢筋砼工程的监控,把好配比、振捣、养生每一关。
  除上述问题之外,还需要从员工本身提高施工质量。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激励机制,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尽可能满足企业员工的多种需要,要营造有利的环境,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推行预算管理的责任化和自主化。
  
  (二)桥桩加固技术
  桥桩加固的总体施工顺序是:放线钻孔―插钢轨―灌空隙―焊接钢轨桩上部―开挖矩形孔并焊接钢轨放模板―放钢筋笼―塞木板―灌注砼―养生―周围夯填。
  在具体的操作中,通常采用钻机钻直径为0.2m的圆孔,用吊车吊起钢轨人工配合插入孔内,然后用150#矿细石砼灌注轨与钻孔之间的-空隙,为了保证灌注砼密度,适当加入减水剂或粉煤灰及复合早强剂,或使用免振砼固定钢轨;钢轨间距为0.3m。钢轨成锋利尖型,以便容易下沉。钢轨桩正式施工前,在桥墩附近先进行试钻、试桩,掌握施工时间和施工经验,以便顺利进行钢轨桩的施工。
  钢轨桩形成后,先将钢轨上部用钢板焊接增加一道联系梁,形成钢轨排桩,以增加整体抗倾能力。然后人工开挖矩形孔。采用一间二方法,每开挖3m深,用钢筋把根钢轨焊接在一起,为防止桥墩基础处土从两钢轨之间露出,在焊接前用木片塞住钢轨之间的缝隙,用钢筋压住木片'然后焊接钢轨以确保土体稳定。开挖矩形孔时,为防止周围土体坍塌,施工前先用钢板与钢筋做一个尺寸为1.15m×1.5m×7.5m钢模型,每开挖一段,焊钢筋后用吊车人工配合放下模型,护住土体,以防坍塌,直至开挖到规定深度。
  挖好焊接完后,立即下钢筋笼,平行面用木板挡住,立即灌注砼,灌注时加一些早强剂,以便尽快达到要求强度。钢筋砼桩初凝后,周围夯填密实并在其上用素砼抹平夯实,厚度为20cm。
  
  四、结语
  
  路桥施工中桩具加固技术的应用历史悠久,在建筑工程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不管是在基础托换或基坑支护,还是边坡防治,均有不少的成功实例可以借鉴。由于路桥施工中桩具加固的施工工艺并不复杂,造价也不高,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特别是在旧桥基础加固,高填深挖路基边坡的滑坡防治,路基挡土墙地从处理及旧墙从础加固方面,均可大有作为,值得大力推广应用。通过这项工程,我们总结了许多安全施工方法及措施,为今后类似的施工提供了经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5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