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语句意义唤醒英语学习积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 皓

  摘要:文章以英语教学中的语料的较小单位“句子”为切入点,探讨意义与语言学习的关系,旨在通过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实现在教学活动中与学员的真实互动,从而通过完善自身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
  关键词:意义;身份认同;建设性调整;理解
  
  “it’s hard to make prediction, especially when it is involved with the future.”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i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present.”
  You are my adversary, but you are not my enemy … for without you, I am a lesser man.
  …
  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时会在适当的上下文中提到这些脍炙人口的句子。有些感兴趣的学员印象就会很深刻,甚至有时还会问起“某老师今天是否又讲了什么好听的句子?”(对老师来说,这实在也是莫大的鼓舞)有些学员更是工整地把它们抄写在笔记本的扉页。这使得他们对英语更多一层好感,同时这些句子本来就是一些不错的范例,可兹模仿。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些孩子会喜欢一些句子,即使里面包含有一些对他们来说晦涩难懂的词语或句子结构?
  无独有偶,这类教学现象在电影“死亡诗社”中有更加集中甚至可说是登峰造极表现。在一位名为Mr.Keating的英语老师的带领教导下,居然还有一个学生小团队,专门在忙碌的学习间隙跑到他们的秘密聚会地去念诗,得到了心仪的角色就把那么拗口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而这位Mr.Keating的人格魅力实在非同一般,他会使得他的学生,在没有利益交换的前提下,对他念“capital,oh my capital”。这不是每个老师做梦梦见的情景吗?用Keating自己的话说就是“their mentalgiant”(他们的精神导师)。
  可惜Mr.Keating最终终于捅了篓子而被迫离开了他心爱的学校和教育工作。以教育学的常理分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i.e.,intellectual,spiritual,emotional,and physical improvement)全面发展意味着这几者之间的和谐发展与平衡,Mr.Keating显然没有把握好这几者之间的力学诉求且过多的追求了精神这一维,从而导致了教学场的失衡和教学事故的发生。但也就是在精神这一方面,他到达了我们生活中的老师很难企及的高峰,值得我们无限地学习。在每个这部电影的影评中几乎是所有人对他的推崇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了。
  正是抱有这样一种夙愿,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会出现那些quotations的运用,这是在这一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并以此表示对楷模的致敬。
  在这一过程中,就出现了这样时刻:有时劳心劳力准备了一堆材料,换来的只是学员努力睁开的双眼,看到的是他们自制力的体现;而我们有时只是在某个情景中说了一句话,也许是随这这个情景做了一件小事,就奇妙地叩响了学员们精神家园的门扉,仿佛是在一粒沙里看到了这个世界(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触发学员的学习潜能,而使得教学工作得以顺畅的发展。
  在维京百科上关于建设性调整的两个基本概念是:学习者从所学内容中建构意义(Learners construct meaning from what they do to learn.);教师有意识在计划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间做出协调(The teacher makes a deliberate alignment between the planned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the learning outcomes.)在上面提到的那些学员们感兴趣的英语句子就是为他们在所学内容中进行意义建构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在有意识的协调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够,所以许多时候这样的教学契机并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更不能像Mr.Keating一样让这种意义的交流发挥影响人生观的巨大作用。
  一沙一世界,我们为学员们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会成为点亮他们心灯的那根火柴,只要我们所说所做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而“意义”的产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的事物多是基于学员们原先的认知、动机、目的等因素,是存在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作为所以会有成效,会让他们眼前一亮,就是因为我们的作为正好是位于他们的这一区域。因此,为了让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有更多这样的片段,就得仔细研究学生的原有知识、学习的具体目标和动机。我们对这些事物的了解越具体深入,我们的认真准备的教学行为就越容易有收获。
  一沙一世界,同时也意味着每一颗沙里都有一个世界。意义是个人化的,学习是一种个人与世界的互动方式(Bell-Gredler,1986)。这就意味着,在我们为学员们创造的学习语境中,他们出于大体类似的动机和目的,在学到大体类似知识时,也有自己因个性及其他因素而形成的独特感悟。正是这一部分,形成了个体的学习身份认同。比如说,我们在讲到上述“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i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 present.”此句时,对于A学员,他把这句写下来,是因为Yesterday is history.――他对自己的昨天已经成为厚重历史的一部分感到满意,并有所体悟,于是就下功夫记住了整个句子,并暗下决心不要让自己的昨天留空。B学员喜欢天马行空的幻想,于是他对Tomorrow is mistery.深表兴趣,也因此爱上了这个句子,并加以识记摘抄。而C学员做事总是拖拉,总被批评又总是不得要领,看到这个句子中的Today is agift.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present.突然如醍醐灌顶,觉察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并深表汗颜,于是也把这个句子记住了。三位学习者虽然都达到了一样的学习效果,可是这中间的学习体悟却截然不同,同时没有这份体悟,他们也是不能那么好的理解并掌握这个句子的。在教学过程中,这固然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大部分时候,学员们的学习体验过程是大同小异的。“大同”使得老师可以以同样的材料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小异”使得他们可以拥有自己对所学习内容的解释(understanding is personal),从而获得了自己的小世界。
  在“死亡诗社”中,Mr.Keating带着同学们撕毁了所学教材的“导读”部分,让他们去自己理解所学词句的意义(Mr.Keating教英语),一贯认真的同学并没有因此变得不认真,而另一些同学却在这一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认同了Keating为他们的“船长”。在另一个片段中,他又让孩子们一个一个站到讲台上,改变他们看问题的视角,同样的,认真的同学并没有变得不认真,而又有个别同学被激活,在一系列的活动后终于敢于在人前发言并找到乐趣。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何尝没有这种小小的感动瞬间,并且由于有了这样的一些事件的存在,教学活动有了与学员真实的互动。同时促使学员们审视自身,在这一过程中自觉进行身份认同,内化已学语言知识,通过完善自身而不是否认自己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0(2).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一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3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