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诚勿扰》话题营销的工商人类学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洁等

  [摘要]工商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将人类学的理论运用于工商管理领域,分析商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运用工商人类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目前影响力较大的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进行研究,主要从其话题营销的角度来探究其成功的原因,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节目在话题选择、男女嘉宾选择、主持人话题引导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其话题营销的成功之处,最后对节目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商人类学;非诚勿扰;话题营销
  [中图分类号]C9124;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7-0019-06
  1引言
  近年来,中国人的婚恋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中国剩男剩女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部分群体的需求,也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1]此时,随着中国电视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视节目的类型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很多电视台引入或模仿国外的节目模式。[2]其中婚恋交友类型的节目非常火暴,包括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转身遇到TA》等。[3]
  虽然当前中国各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却很难有创新的节目,中国的娱乐节目许多都是模仿国外节目模式而得,从节目主题、内容、场景布置、灯光、舞美、主持人都极其相似,且不同于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国外节目模式,大多以单纯地模仿形式推出节目。[4]婚恋交友类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此时如何在这样相似而具有竞争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对于《非诚勿扰》来说是相当困难的。然而,江苏卫视不只是单纯的模仿,它根据中国的文化特点和受众特征,从各个方面对《非诚勿扰》进行包装,也就是通过大量的营销手段,从电视、网络、现实社会等方面,把《非诚勿扰》打造成一个完全本土化的娱乐节目,[5]不了解国外节目的观众甚至会误以为江苏卫视才是婚恋交友类真人秀节目的首创。
  《非诚勿扰》高明的品牌营销策略是该节目保持热度的原因,而其品牌营销策略之一是出奇制胜。喜新厌旧、追求新奇是人的一种天性,新奇事件犹如导火线,一旦点燃某个话题,必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进而引起全社会的讨论,最终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品牌推广时利用新奇策略会起到“一发抵千钧”的效果,《非诚勿扰》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节目总是给公众带来备受争议的新鲜话题。[6]
  《非诚勿扰》设置的话题,总能引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热议和思考,使该节目不再是单纯的生活服务类或娱乐类电视节目,舞台上展现的男女嘉宾的思想碰撞以及主持人或幽默或犀利的点评,已经超越了节目制作人的初衷,经过公众的“再创作”,变成了折射当代中国社会种种现象的一面镜子。[7]
  话题营销主要是运用媒体的力量以及消费者的口碑,让媒体的产生或服务成为消费者谈论的话题,以达到营销的效果。话题产生与营销传播的一般机制,从公共性、争议性、延展性三个方面研究了话题的易于传播性和受关注性,还深入了话题营销传播的多渠道扩散。[8]
  成功的话题营销除了话题产生与传播的一般机制,还应具有易于传播性和受关注性且能通过多渠道扩散。[9]《非诚勿扰》的话题营销无疑是成功的,其节目的设置让观众看到现在年轻人的婚恋观,通过采用专家团提意见的形式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房子、孩子、婆媳关系等,使其节目本身讨论的话题具有社会内置性特点,暗藏了“观点的自由市场”,以此掀起讨论和引起关注。[10]其形式满足了话题产生和传播的一般机制这一条件,而谈论的热点问题本身具有易于传播性和受关注性的特性。
  另外在话题营销传播的多渠道这一方面,传统报纸媒体对《非诚勿扰》的关注形成了群众的话题入口,各大主流报纸成为节目组披露信息和说明情况的主要窗口,也是受众和网络媒体的信息来源;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则促进了话题扩散,新闻看点和话题的争端由各类网站或网络社交媒体进行转载,极大极迅速地促进话题形成强大磁场;而且《非诚勿扰》和国内视频网站优酷进行了独家的联播合作,并授权激动网合法播出,视频网站的内容转播掀起了收看热潮。[11]
  因此,《非诚勿扰》的成功在于:①对社会文化的凸显,植根于社会现实,用鲜活的语言典型、真实地将社会文化或者社会意识表达出来,从而引发受众的共鸣;②差异化的设计,其对嘉宾的挑选做到了尽量具有故事性、话题性,例如各个职业的涵盖、母女、双胞胎姐妹齐上阵等,而《非诚勿扰》的主持人也选用的是以主持新闻类节目而闻名的孟非,使其虽为娱乐类节目却更厚重、有不同的深度和角度;③创新性的编排以及戏剧化的演绎,以男嘉宾构成一个板块的平列式的节目结构使节奏明快,观众易于加入收看,主持人分析嘉宾心理谈论某些话题引领节奏影响女嘉宾的选择,现场音乐的恰当运用烘托了气氛,这一切设置使人感觉看《非诚勿扰》就犹如看连续剧或系列剧。[12]
  我们进行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话题营销中话题产生与传播的一般机制、话题的具有易于传播性和受关注性及多媒体渠道扩散进行研究,以了解其有效性和成功所在。因此我们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借助对查找的相关文献的理解,从话题的制作和传播、人物的选择和设置及观众反应等方面去了解和分析。在研究中,我们运用工商人类学的三个方法: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法以及深入访谈法,[13]以观看综艺娱乐节目的群众为研究的对象,获得最真实的资料,将其话题营销的成功因素如对社会文化的凸显、差异化设计和创新戏剧的流程编排直观的表现出来,并且解释其会产生的一些效果和影响。最终我们将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人类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分析其成功的话题营销给《非诚勿扰》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得出结论。   2研究设计
  交友相亲的生活服务类节目作为应当前中国婚恋人群需求而出现的综艺娱乐节目,备受争议和观众热捧,本次研究通过运用工商人类学的方法,了解《非诚勿扰》品牌营销成功的原因,主要从话题的制造和引导、人物的选择和设置、观众的可能反应来探究其营销手段,以及其影响效果。
  本次研究采取了工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入访谈法,调查对象主要为汕头大学在校本科生。通过上述方法收集研究所需的相关的一手资料,包括定性的资料和定量的资料。
  21参与式观察
  参与式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并且尽量不干扰被观察者,而是从侧面的角度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我们主要通过对《非诚勿扰》的节目设置等各方面细节进行观察,主要是在和同学、朋友或父母一起观看《非诚勿扰》时,观察他们的反应同时记录他们的言论和动作。
  此外,网络上的信息也非常重要,在百度贴吧上,有很多网友的帖子和评论,在微博上有男女嘉宾的相关动态,从中可以了解到他们的个人生活、录影后的感想,以及牵手后的状况;在《非诚勿扰》的官网上,还有官方的公告等信息。我们将会在第一期节目播出后,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也会参与到讨论中,询问网友的想法,均作为参与式观察的资料。
  该种方法的数据搜集过程中,我们尽量不让受访者察觉到被观察,以免他们做出与平常情况下不一致的反应,影响数据的有效性。
  22深入访谈
  深度访谈法是我们调查研究的关键一环,我们会对平时经常观看《非诚勿扰》的同学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观看原因,探究其是否了解与它相关的话题甚至将其作为谈资,是否对其中某些嘉宾有特别印象以及是否会对某些环节内容有相关反应,并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对深入访谈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记录。由于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都是汕大学生,双方是同学关系,被调查者很配合我们的深入访谈工作,访谈以轻松的氛围进行,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3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法是我们针对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大范围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设计较为全面、结构明了的调查问卷并分发给同学们填写,得到所需要的资料。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并有效获得大量实际数据的研究方法。
  我们根据准备阶段所获得的信息、前期阅读的参考文献以及我们的观察资料,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包括对话题的意见或感兴趣程度,对于节目主持人或其他设置的看法,对节目相关内容的感受和反应等方面的问题。我们的问卷派发对象多为会观看综艺娱乐节目的人群,该部分人群作为《非诚勿扰》的主要观众,对其节目内容的看法和反应对于表现《非诚勿扰》营销手段的有效性来说具有代表性。
  我们通过网络,主要是腾讯QQ发放问卷,发放对象主要是汕头大学学生,最终我们发放了180份问卷,并回收了156份,并对数据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3研究资料呈现与讨论
  31参与式观察记录以及分析
  (1)“老师”和主持人。节目中的主持人和老师都是节目组内部人员,他们之间有利益关系。自从相亲节目被规范以后,他们的责任就更重大,既要让节目温情符合主流价值,又要让节目充满议论性。所以“老师”和主持人在节目中会引导话题,让节目留下争议,最重要的是让节目有机会去探索婚恋观外的情感世界。
  (2)男女嘉宾的选拔。男女嘉宾们各有差异,他们都很具有故事性,部分嘉宾的经历和言论会和时下的流行热点契合。因此,节目内容会极大地丰富,节目本身的可讨论性以及嘉宾们的可观性也会增强许多,使节目在播出后会被观众热议。百度贴吧、主题微博等多种平台上都有其相关议论。
  (3)音乐的运用。固定环节的音乐渲染了气氛,即兴的音乐有时可以缓解尴尬,有时也增强氛围。好的音乐对节目宣传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加强观众对节目的理解和记忆。
  (4)VCR的作用。VCR是节目发展的重要线索,节目组可有意通过VCR的剪辑和指导拍摄达到预期效果,让节目内容丰富多样,但目前来说此营销手段的正义性有待商榷,另外,VCR作用过大,也会影响其他环节的表现力。
  观察地点:汕头大学宿舍时间:2013年3月—2013年6月方式:观看视频;收集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网友评论观察内容分析
  [BHDG5]1节目中的“老师”变更了,网上说乐嘉身体抱恙,这次首先是换了个编剧于正,是社会的热点人物;后来又换了个相关行业的专家,而且是有出版通俗读物的曾子航“老师”这个角色在节目中有掌握节目节奏和引导话题的作用,而“老师”鲜活妙趣的精彩话语是节目精彩性之一,这里保证了资格之余还保持了“老师”这个热点
  [BHDG3*2]2节目越来越多地插播通过“非诚”结婚成功或者极大受益的例子这个可以加强塑造节目的功能和品牌,凸显节目和嘉宾们的诚意,强调服务功能
  [BHDG6*2]3女嘉宾,红花为主,不乏绿叶陪衬,而且职业各异。女嘉宾本身也是会比较特别,如在20130406期中,女嘉宾因为以成人用品创业,所以现场带来了一些产品作为礼物赠送女嘉宾需要靓丽是这种带有娱乐性的节目不可或缺的元素。职业多样性更多的是迎合社会现实,也迎合观众需要,因为会引发更多的话题和观点以及更强的故事性
  [BHDG4]42013年4月13日的一期中,男嘉宾徐先生上来就说“我是屌丝,我为屌丝代言”“屌丝”为当今热点话题,可见节目组在选拔嘉宾的时候有一番良苦用心
  [BHDG4]52013年3月9日的一期中,主持人对1号男嘉宾有明显的话题引导,把话题引导在相亲经历上“相亲”也是当今社会青年们比较流行的婚恋活动,而当中的各种趣事在各大社交网站中更是话题不断
  [BHDG7]62013年4月13日的一期中,谈到男嘉宾的故乡西安,讽刺说西安是一个伟大的城市,尤其是最近,又排全国第一名了,PM25高达1173。三号男嘉宾来自北京,也讨论了空气质量的问题主持人会诱导引入一些社会性的话题,与观众形成共鸣,颇有效果   [BHDG5]7音乐插播非常即时,而且现场播放,渲染气氛。如2013年4月13日一期四号男嘉宾唱了一段韩语歌,最后他成功牵手后,就播放这首歌这些音乐在不同时间点各尽其职,渲染气氛。同时好听的音乐对节目的宣传也是有正面效应的,百度上不乏对“非诚”中插曲的提问
  [BHDG5]8每期节目都有一个条件较好的,或者在该期有特别情节内容的女嘉宾获得登上片头的机会,如刘五朵、朱晓和来自香港的吴子恩这种手法,有点像淘宝商家的营销技法,打造爆款,以点来带动整个面。重点突出某些环节
  [BHDG8]92013年4月14日一期公布了贴吧漫画,同时也有好几期内容提到网上对“非诚”的反应。节目会定时利用节目开场时间回答最近观众集中关注的关于节目的问题,如在4月28日那期中开场统一回答大家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
  “非诚”在网络上是布有耳目的,其中包括主持人或“老师们”的网上互动。这样一来方便网络营销或者炒作的推波;二来建立更快的观众反应速度,及时关注观众需求;三来有助于信息的对称性,大家都了解,不会造成信息的误差,也会对《非诚勿扰》的品牌形象有很大的提高
  [BHDG9*2]10VCR是让别人了解男嘉宾的最重要环节,而许多争议的提出往往也因为VCR。如2013年4月29日的一期,就产生了“备胎争议”。而2013年3月3日那期的四号男嘉宾更是因为VCR成为众矢之的。又如2013年4月28日的那期,男嘉宾就在VCR里面作出了把人分为3类的结论VCR展现出来的男嘉宾生活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VCR是经过后期剪辑的。而VCR又是这个节目发展的重要线索,因此节目组就有动机去控制VCR以求产生争议性话题,产生更鲜活的故事和人物形象
  [BHDG6*2]11海外专场和外国男女嘉宾的频繁出现,如2013年4月13日就有一对现居中国的美国人牵手成功;而4月10日一期有华人蔡雷鹏来自意大利米兰,节目中也经常插播海外专场的消息节目的这种设置是“非诚”在作为一个卫视节目开辟海外市场的重要行为,同时也加强了节目中人物观点的多样性,扩大节目的社会效应,引进国际性的角度去看待婚恋观
  *1~8为组员们多期的观察内容,9~11为组员在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上收集和总结的内容。
  《非诚勿扰》的营销是多渠道的、整体的。通过上述观察分析和结论,《非诚勿扰》的形象是温情攻心同时又极具争议讨论性;其观众反应能力好,对网络意见的收听能力强;节目善于与社会热点契合,为演播现场之外的平台留下话题,积极创造社会效应。
  32深入访谈
  (1)访谈问题: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非诚勿扰》的?对该节目有什么感受?觉得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追问:为什么觉得这是它成功的原因,这给你带来了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或看法吗?会促使你继续关注这个节目吗?
  (2)访谈问题:你对《非诚勿扰》的嘉宾的选择或主持人的设置有什么看法?觉得是它成功的原因吗?
  追问:为什么觉得这是它成功的原因,这给你带来了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或看法吗?会促使你继续关注这个节目吗?
  访谈问题:从传播与观众响应谈对其成功的看法
  访谈答案访谈分析
  1)之前《非诚勿扰》很火,很多人都在讨论,也有很多报纸报道他们的新闻,不过我自己不会去刻意关注这些新闻,一开始我会看下有关某些女嘉宾的新闻,但是后来都不会看,现在的话,除非是新闻头条上有,不然我不会特意去找来看。觉得报纸等有关它的新闻报道是引起人们关注的起始点吧,让人好奇,然后会去看一下
  2)其实我最开始关注这个节目是在高三的时候,那时我同学跟我说起,节目里的话题很尖锐,比如马诺说的,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后来我爸在家的时候也会看,所以我也就一起看了。现在的话是除了有关注的女嘉宾会看下,无聊的时候首选还是其他的综艺节目。所以,总的来说,现在不太关注《非诚勿扰》了。引起争议的话题是它受关注和成功的原因,多人说就多人知道嘛
  3)我对这种节目深恶痛绝,觉得很假,也是听别人吐槽它所以才知道的,但了解得不多,不怎么会看,觉得这类型节目都是在炒作吧,在同类中做得好也只是炒作得比较成功而已
  4)因为父母在看,而且让我也看,说看多了一些男的,以后对自己找对象有帮助,觉得了解到现在大众的普遍的婚姻爱情观念吧,有某些男嘉宾深情的告白触动了我,他们对待感情的执着很值得当代人学习
  5)主要是在网上,多年没看,原先感兴趣于其中新奇的内容方式,但这些新奇并无法在人们心中长久,感动过,然后就忘记了1)报纸头条的报道会让人关注《非诚勿扰》
  2)通过同学对热点话题的谈论知道了该节目后有关注,无聊的时候就会看
  3)节目有炒作的嫌疑和争议的地方,听别人吐槽所以知道了该节目
  4)作为《非诚勿扰》目标人群会有相关需求,会在父母推动下收看,觉得节目有借鉴意义
  5)通过网络传播得知,新奇的内容方式让人感兴趣,但未必长久
  1)其中一个主持人乐嘉老师现在不在了,节目效果差了很多,希望他快点回来。他说话很犀利,点评很到位,很多都很有道理,而且他和孟非的互动效果也很好,孟非他场面把控能力很好,能让节目按次序进行,他们两个的配合应该说非常精彩。至于黄菡老师,她说话特别温柔,让人觉得很舒服,刚好可以和乐嘉中和一下
  2)乐嘉走了,节目的冲击力降低,而且有很多制造话题的女嘉宾离开后,也有种青黄不接的感觉
  3)其实一开始我也没有关注到哪个女嘉宾,但是节目一期期播出后,我发现节目的镜头好多次都对准某个长相姣好的女嘉宾,很多话题也会找她聊,而且很多男嘉宾都选她,所以我会觉得或许节目组是故意这样安排的,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女生会重点关注和培养,以此来吸引观众和男嘉宾。其实他们每段时间都有推出不同的好的女嘉宾,比如骆琦走了之后,原来不怎么突出的张丹丹变成里面条件最好的,然后节目就会关注她,她也被选做心动女生好多次   4)我觉得那些女嘉宾是节目最重要的部分,在我印象中,2013年上半年的骆琦我最喜欢。她非常有气质,有涵养,讲话很大方得体,而且家庭背景又很好,虽然她人长得一般,但是还是吸引了很多男嘉宾,被选做了很多次心动女生。最后她是和一位专门为她而来的返场男嘉宾林汉奇走了。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背景,而且那个男生两次都为她而来,非常感动,当时乐嘉也在一旁鼓励骆琦,所以她就心动了
  5)在选择女嘉宾时注意考察一下女嘉宾的个人修养,经常看到那些讥讽条件不好的男嘉宾的女嘉宾,感觉真得很不好。展现社会百态不错,但这种俗不可耐的人生活中天天可以见到,节目组需要控制一下这部分人的数量,一个月有一个就差不多了,我们还是更希望看到那些寻找真爱的优秀女性的。《非诚勿扰》是一档有影响力的节目,这意味着需要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更应注重展现社会公德,提高节目档次
  6)虽然说本着公平、平等的原则,但是有些男女嘉宾因为年龄或者收入等原因实在不宜上《非诚勿扰》,因为这只会降低节目的服务质量,背离节目初衷,而且有的女嘉宾妆前妆后差太多了,感觉就像《非诚勿扰》在帮她们作假
  7)上节目的女的都是高学历高薪资那么好条件为什么就找不到另一半呢?而且也可以从中看出来事业有成的并且是经历过人生的比较受欢迎,看来之后,感觉不是高富帅的话,结不起婚,美女爱英雄,有价值才会成为别人的菜
  8)男嘉宾其实我不怎么关注,除非是特别帅的,因为他不像女嘉宾一样是在节目中连续出现,所以很少有关注的人,我对牵走骆琦的林汉奇有点印象,他年轻,很好看也很有活力。有些男嘉宾的条件也很好,我发现外国和中国台湾来的男嘉宾都很好,而且,中国台湾的男嘉宾,好像不管年龄多大,都挺好看的,而且最后都能牵手成功。除此之外,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一些惊世骇俗的男嘉宾,比如乡村干部、没有工作的青年,还有一些人,总是在空谈,很不靠谱,或者说错话,那些人给人印象真的不太好,不过我觉得节目组应该是想让节目有看头吧1)主持人性格和言语风格相互中和平衡,协调了现场氛围
  2)制作和引导话题的人物不在,使节目不好看,青黄不接
  3)不同时期突出不同女嘉宾,形成焦点
  4)浪漫的爱情故事情节发生或设置引起观众的感动
  5)节目中不乏修养不好的女嘉宾,觉得人数需控制一下
  6)男女嘉宾有些条件太差不该上《非诚勿扰》且女嘉宾妆前妆后差太多有作假嫌疑
  7)条件好的女嘉宾让人不解为什么找不到对象,而且看完后觉得高富帅才结得起婚
  8)男嘉宾不是连续出现所以不会太关注,有些男嘉宾的条件很好,且对比较雷的男嘉宾印象深刻
  1)《非诚勿扰》传递了很多现代年轻人择偶的看法,面包和爱情,以及年龄差异、恋爱地域不同、离异及大龄女青年的坚持等,对我的感触都挺大的。在选择爱情时,考虑的问题较简单;选择婚姻时,更多的现实问题就出现了。在《非诚勿扰》上,大多以结婚为前提进行双方的选择过程,是一种快餐模式,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可取之处
  2)我觉得其中一些男嘉宾女嘉宾上节目是为了炒作自身,更多过寻找真爱,感觉节目给人较不真实的感觉,男女嘉宾彼此不了解,就作出看似很轻率的决定。而且他们有些人的言论深深影响着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思想,比如说: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之类的。虽然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但是言论应该被合理引导。女嘉宾更换的频率可以更快些,有炒作嫌疑
  3)对真爱的追求:要找到真爱,即使迷茫过,动摇过,也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节目里有那种精心安排的情节,比如男嘉宾对女嘉宾的表白,用心等待,理解的人等,《非诚勿扰》不乏一些真的为真爱而去的女孩,她们有些为真爱大胆展示的勇敢行为告诉我爱要努力争取
  4)有一期是孟雪和一个美国博士牵手成功的,特别触动我,站了那么久的孟雪最终选择了和自己有共同支教经历、一直在帮助孩子的男嘉宾。这就是我们该有的婚姻,双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凡是坚持自己的爱情观、努力等待真爱的人都能触动我。而那些宁可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的女嘉宾多年后也不过是失败婚姻的又一例代表罢了
  5)对社会道德话题的重视程度:《非诚勿扰》是一档有影响力的节目,这意味着需要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应注重展现
  6)男嘉宾的外在起了太大作用,不要让男嘉宾出来,先放一段不出现男嘉宾正面的VCR,展现男嘉宾基本的价值观、可圈可点的故事。不喜欢的灭灯。再让男嘉宾出来,介绍工作、工资等个人信息,先看对方的内在再看外在1)透视现代年轻人婚恋观,节目展现了婚恋观中大多存在的维度,作为寻找伴侣的快捷模式,引人思考
  2)觉得嘉宾目的是炒作而不是真爱,作决定轻率,不真实,有一些不好的言论引起人们的注意,觉得言论应该合理被引导,女嘉宾一直出现也觉得是在作秀
  3)观众对爱情的向往(对真爱这一亘古不变的关注热点促使很多人去看《非诚勿扰》,因为《非诚勿扰》上演的就是一出出短暂快速而热烈的邂逅相恋)
  4)在节目中等待多时的女嘉宾终于被牵走了使人动容,节目内容也体现了婚姻应该有共同的价值观
  5)因为是有影响力的节目故而应该重视社会道德话题
  6)注重内在还是外在也是一个争议点,认为节目安排的形式可以试一下先放VCR后让男嘉宾出来的改动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平时观看过《非诚勿扰》,每周两期每周一期每两周一期属于该节目的衷实观众,而每月一期属于一个过渡范围,表示不会刻意去看但是偶尔也会作为余兴节目观看的一个选择,大部分同学表示不会主动去了解关于该节目的信息,除非是新闻头条。超过70%的学生都认为主持人和嘉宾老师对节目话题的良性引导起到了作用。这也是节目成功之处之一。
  43%的被调查者认为女嘉宾是在炒作自己,表明该节目在同学心目中还是比较浮夸,不是非常有真实感、494%的学生认为男嘉宾寻找真爱占多数,这和有关女嘉宾的该问题调查结果相反。可见,节目对男嘉宾的真诚度打造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超过50%的同学和父母一起看过该节目,在此过程中,父母吐槽男女嘉宾的比例总数超过50%,父母通过该节目有意无意地询问子女爱情观的比例达13%。并且吐槽女嘉宾的比例比男嘉宾高,更可以反映出女嘉宾的争议更多,带给观众更不真实的感受。超过50%的观众以吐槽的形式观赏该节目,说明此节目主要还是带给观众娱乐性体验,真正传达婚姻正确观念较少。
  将近60%的被调查者认为该节目对未来的婚姻爱情观没有启示或者触动作用。《非诚勿扰》类节目在观众心目中还是一个观赏性的娱乐节目。对于自身的加入持拒绝意见。超过50%赞成顺其自然,超过40%赞成传统的相亲方式来寻找另一半。可见目前该类相亲节目并没有改变大学生对于寻找另一半的方式。
  4总结
  从目前来看,在经过一次次的改革和创新后,《非诚勿扰》获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支持,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可见其话题营销的成功。
  (1)传播和观众响应:《非诚勿扰》引起争议的话题通过报纸报道、网络分享、观众、亲戚、朋友等的讨论传播,让更多的人关注和知道,也使其目标定位人群更多的留意它。
  (2)人物选择与设置:主持人的设置引导了话题掌握了节目节奏,男女嘉宾很有话题性、故事性,引发很多争议点。
  (3)节目话题的产生:节目展现了婚恋观中大多存在的维度和热点问题,例如对真爱的向往、情侣之间的互相理解、对外在和内在的注重等,除此之外,还有登上荧屏相亲的争议话题,例如炒作、作假、对社会道德的重视和影响等。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非诚勿扰》仍然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并给出以下四点建议:
  (1)避免讨论太富争议性的话题。主要是一些过于主观的话题,比如择偶标准是否过于严格;某嘉宾的外貌;男性经济条件等,多方意见往往冲突比较大,容易出言不逊,引起尴尬和矛盾,主持人也不易调解,特别是涉及个人的争议,主观性太强,如果男女嘉宾言辞不当,很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反感。此外,观众会认为节目有恶意炒作的嫌疑,可能会对《非诚勿扰》降低好感,因此,要正确的把握话题的敏感度。
  (2)考虑邀请回乐嘉老师。在问卷、访谈及网络上,希望乐嘉回归的声音非常强烈,很多人非常喜欢乐嘉一针见血的点评,并且其帅气阳刚的外形也是吸引女观众的重要原因,再加上他和孟非的配合常常是节目中的亮点。
  (3)提高男女嘉宾的质量。男女嘉宾大都被认为是为了炒作才来的,主要是因为我们认为他们的表现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差别过多,但另一种可能是他们在生活中本来就如此,节目组故意选择他们,因为节目需要质量不齐的嘉宾才能吸引观众。此外,有些女嘉宾或男嘉宾的确没有太过吸引人的地方,甚至让人觉得反感,此类嘉宾的数量应该考虑减少一些,以提高节目的总体质量。
  (4)尽可能地真实反映女嘉宾的情况。大部分观众认为女嘉宾是来炒作自己的,主要是因为部分女嘉宾的表现太过争议性,虽然这种做法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也因此让观众对节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甚至会影响未婚男性报名参加节目的热情。
  (5)加强牵手后男女嘉宾情况的披露。舞台上大家都光鲜亮丽、互相一见钟情,但是回归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后,情况往往并不如此。《非诚勿扰》应该注重后续跟进,使观众更加认可其现实性和可信度。
  《非诚勿扰》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成为同行内的领先,与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密不可分,而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又是它吸引观众的手段,我们从工商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其话题营销是吸引观众的最大卖点,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比如主持人、男女嘉宾、爆灯环节、海外专场等,《非诚勿扰》把近期国内外的热点话题进行一次非正式的讨论,以婚恋交友为主线,分支出有关家庭、社会和国家等方方面面的话题,让观众不仅仅关注到交友婚恋,还把视野拓展到其他领域,从而拓展《非诚勿扰》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钱振纲婚恋现象的现代审视——论张爱玲小说的思想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53-58.
  [2]谢春林.中国电视产业做强做大的路径选择[D].上海:复旦大学,2006.
  [3]方铭.今日相亲为哪般——国内电视相亲节目的现状分析[J].今传媒,2010(9):88-89.
  [4]罗文超.探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5]邱倩雯,蔡之国.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成功因素探析[J].电影评介,2010(10):82-83.
  [6]曹向阳.浅谈《非诚勿扰》的品牌营销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3):81-82.
  [7]程刚.从“非诚勿扰”栏目看话题营销传播[J].今传媒,2010(7):70-72.
  [8]李思琦.以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透析《非诚勿扰》[D].昆明:云南大学,2011.
  [9]邓作玲.案例研究: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营销传播策略[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10]王培杰.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营销策略——以《非诚勿扰》为例[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1(1):58-61.
  [11]李妙晴.《非诚勿扰》相亲节目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1(2):91-96.
  [12]万铃.从《非诚勿扰》看电视相亲节目的创新与不足[J].新闻知识,2011(9):98-99,81.
  [13]张海燕.多维视角下的《非诚勿扰》节目探析[D].太原:山西大学,2012.
  [14]罗康隆.人类学在社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N].企业家日报,2013-03-18(17).
  [作者简介]杨洁,汕头大学商学院;谭明杰,汕头大学商学院;陈晓娜,汕头大学商学院;田广,汕头大学商学院,教授,通讯作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15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