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民工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 乾

  摘要:利用五城市1076个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总体上不强烈,农民工的年龄、就业状态、月收入、农村土地、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及社会融合对迁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社会资本对迁移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农民工;迁移意愿;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6-0049-04
  
  一、引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着特殊的制度约束,这种制度决定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并不是永久性迁移,而是呈现出很强的暂时性和不稳定性特征,随着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的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表现出流出与回流的双重形态,“城市就业、回乡定居”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特征。有学者估计,1990年以来,每年大约有5000万~6000万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但只有1000万~1500万人口(即约20%)成为持久性迁移者而长久居住在城市。调查也显示,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例如,一项对北京农民工未来打算的调查表明,只有25.5%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有定居城市的意愿。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三年颁发“中央一号”文件,分别就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一系列意见,随着这些意见的落实,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国务院、地方政府也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农民工城市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权益。在这种形势下,农民工向城市迁移的意愿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等问题值得关注,因为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中长期就业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制定。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农民工调查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研究假设
  
  和城市常住居民相比,农民工在居住条件、物质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处于弱势,是城市社会中居于边缘地位的群体。同时,从农民工期望和心理预期角度,城市相对高收入、较好的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和现代生活方式等吸引着农民工。因此,农民工同时面临着迁移定居城市的现实困境和潜在激励,他们往往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迁移与定居城市。西方迁移理论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人们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国内多项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收入、人力资本、家庭关系及城市外部成本等因素影响着农民工定居城市的决策。
  基于上述分析和笔者对现实状况的理解,并结合调查问卷,本文将从农民工人口学社会特征、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考察农民工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如下假说:
  
  1、人口学与社会特征对农民工迁移意愿有影响。(1)从性别的角度看,由于男性在劳动力市场的收入相对较高,而女性就业面临众多歧视和不利因素,因此,男性有更强烈的迁移意愿;(2)相对年长者,年轻人适应城市能力强、对城市生活更向往,所以,农民工的年龄与迁移意愿成负相关,即年龄越小的农民工越愿意迁移城市;(3)未婚的农民工没有家庭的拖累,迁移城市的成本相对较低,更加倾向于迁移城市;(4)由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就业比较稳定、收入也高,城市适应能力也强,所以,受教育程度与迁移意愿成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民工越倾向于迁移城市。(5)职业越好的农民工,其收入也越高,其迁移意愿也越强烈。
  
  2、经济因素对农民工迁移意愿的影响。(1)就业状态。由于正规就业和较稳定的就业往往具有劳动合同的特征,因此,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工的就业状态,即就业是否正规、是否稳定等,就业稳定的农民工,其收入和生活也较稳定,因而就业越稳定的农民工,其迁移意愿表现得越明显。(2)收入水平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生活负担水平和生活质量,以及对未来的城市生活预期,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在城市定居的可能性,所以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民工,其迁移意愿越强烈。(3)农村土地对农民具有就业、收入、保障等多重功能,放弃土地、进城定居意味着多重风险,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由此,土地面积较多的农民工的迁移意愿较弱。(4)农民工的住房情况对农民工的定居城市意愿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一般而言,拥有住房的农民工比租房等形式的农民工更倾向迁移城市。(5)养老保障是农民工抵抗社会风险的重要机制。是否参保城市养老保障与迁移意愿成正相关,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的养老后顾之忧。
  
  3、社会因素对农民工迁移意愿的影响。(1)社会资本。城市里朋友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资本,一般而言,城市里朋友越多的农民工,其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和社会资本越大,越有利于城市生活,因而其迁移意愿越大。(2)社会融合。与城市居民交往情况可以大致反映农民工与城市社会融合的程度,一般而言,农民工与城市社会融合越好,其就业状态和生活状态越好,迁移意愿越高。
  
  三、数据、研究方法与变量设定
  
  (一)数据与样本情况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6年7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攻关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政策研究”课题组,对上海、天津、广州、沈阳、昆明五城市的农民工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就业与收入、职业培训、健康与医疗、居住、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服务需求、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迁移城市意愿等。鉴于研究的需要,本文选取了其中部分相关变量,用来分析农民工迁移意愿。本文对应的有效样本数据有1076个,其中,上海占20.7%,天津占23.2%,广州占24.6%,沈阳占15.3%,昆明占16.1%。从性别上看,男性占67.7%,女性占32.3%。从年龄结构上看,20~29岁年龄组的人最多,占被调查总数的36.3%;其次是30~39岁年龄组的人,占25%;平均年龄为33.7岁。从文化程度看,被调查者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最多,占被调查总数的52.3%;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其次,占被调查总数的31.9%。从婚姻看,未婚占32.4%,已婚占67.6%。从职业看,农民工主要从事低层次的职业,前三位职业是普通工人、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41.0%、17.5%和14.3%。
  
  (二)研究方法与变量设定
  本文研究的是农民工迁移城市的意愿,因变量为农民工的迁移意愿(有意愿=1,无愿意0)。由于因变量是虚拟变量形式,是只有两种结果的定性变量,所以,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进行研究。
  本文在调查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时,主要选择农民工的人口与社会特征、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变量来考

察。模型变量及其统计性描述见表1。
  
  
  四、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一)农民工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结果
  本文在选人变量标准α=0.05和剔除标准α=0.10的水平上,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是,进入模型的变量有年龄、就业状态、月收入、农村土地、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和社会融合共7个变量。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
  
  从年龄变量的影响看,回归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迁移意愿最强的是20~29岁和20岁以下年龄组,迁移意愿分别是参照组5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1.9倍和1.3倍。
  从就业状态变量的影响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更倾向于迁移城市,其迁移意愿比未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的迁移意愿上升了158.6%。
  从收入变量的影响看,表2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工迁移意愿基本上逐渐增强,高收入组的农民工迁移意愿相对更强烈。
  从土地面积变量的影响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没有土地的农民工的迁移意愿最强烈,其次是家庭人均土地面积1~3亩的农民工,分别是参照组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2.126倍和1.815倍。这说明,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对于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具有负面作用。
  从住房情况变量的影响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住房条件的逐步变好,农民工的迁移意愿逐渐强烈。相对于住工作场所的农民工,自己买房的农民工迁移意愿是其2.528倍,其次是住亲友家中的农民工,是其2.057倍。这说明,稳定的住房能有效增强农民工的迁移城市意愿。
  从养老保障状况变量的影响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参保了城市养老保障的农民工更倾向于迁移城市,其迁移意愿比未参保农民工的迁移意愿上升了115.9%。这表明,养老保障对农民工的迁移意愿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从社会融合变量的影响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城市的社会融合越好,农民工的迁移意愿越强烈。相对于与城市居民几乎没有交往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交往很多的农民工迁移意愿是其2.817倍,其次是与城市居民交往一般的农民工,是其1.628倍。这说明,当农民工能较好地融入城市时,更倾向于定居在其打工城市。
  
  (二)结果讨论与解释
  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和职业,以及社会资本对其迁移城市意愿影响程度较弱。可能的解释是:首先,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男性和女性农民工的就业状态、收入水平、住房等经济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如本次被调查的男性农民工中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比例为40.3%,而女性为28.0%;男性的平均月收入为1161.4元,女性为944.4;男性自己买房的比例为4.9%,女性为2.1%。因此,只单一考察性别因素。不能对迁移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其次,由于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环境整体较差,已婚和未婚农民工定居城市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相差不大,因此,婚姻对迁移意愿影响不显著。再次,本次调查显示,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农民工比例高达84.2%,同时,由于农民工职业层次普遍比较低,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影响较弱,因此,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农民工迁移意愿影响程度较弱。最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农村的亲戚朋友(社会资本),农村的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的城市就业和生活仍有持续的较大影响,而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资本(主要指来自于城市的社会网络等)偏低,对农民工城市就业和生活影响较小,农村的社会资本比城市的社会资本的作用更强烈和更明显。因此城市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迁移意愿影响不显著。
  年龄对农民工迁移意愿有显著影响,并且迁移意愿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步减弱,这一方面是年轻农民工与年长农民工的进城动机和追求已存在明显差异,已从经济型转变到经济型和生活型并存或生活型,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定居城市;同时,年长农民工由于失业增多,就业压力大,不得不回乡。
  土地面积对农民工迁移意愿有明显的负效应。由于农民工在城市面临众多的现代社会风险,而其抵御社会风险的机制尚缺和能力尚小,土地是其面临城市风险后的重要保障,因此,土地是农民工返乡的重要拉力。 农民工的就业状态、月收入、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和社会融合对迁移意愿有显著的正作用。对此,本文认为,只有当农民工在城市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有了稳定的较高收入和得以安身的居所时,他们才能在经济层面上迁移城市。而且。当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得到解决时,农民工迁移的意愿将更强烈。同时,能够与城市社会较好融合的农民工,其迁移意愿也强,只有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感觉到自己是城市的一份子时,农民工才可能有强烈的意愿定居于城市。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五城市的1076个农民工样本数据分析了农民工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民工迁移意愿并不强烈,就业状态、收入、农村土地、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和社会融合等经济社会因素是影响农民工迁移意愿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1、关注农民工迁移意愿的代际差异。尽管总体上看,农民工迁移意愿偏弱,但年龄与迁移意愿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迁移意愿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迁移意愿更强烈,因此,在研究农民工迁移意愿时要关注这一代际差异。政府在解决第一代农民工问题时,更应重点关注农民工的下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和利益诉求,在政策上未雨绸缪,以避免目前年轻的农民工在年老时不得不离开城市。
  
  2、人力资本提升是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的关键。目前,农民工就业表现为非正规性、不稳定、职业层次低等特征,同时收入偏低,并进一步深刻影响农民工迁移意愿,导致农民工就业和收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民工人力资本偏低是本质原因。本文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对迁移意愿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巨大潜在意义。随着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政策的完善,提升人力资本将不仅是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改善就业状态和提高收入的关键因素,而且是促进农民工迁移城市的重要因素。
  
  3、土地面积与农民工迁移意愿负相关的结论,说明农村土地成为农民工定居城市的障碍性因素。因此,从农村角度看,促进农民工迁移城市应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建立农民土地财产权制度和市场化退出机制,以使农民在自愿放弃土地中得到应有的报偿,为农民工实现迁移城市提供经济支持。
  
  4、社会保障是农民工迁移城市的基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深化,进城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风险性质已发生了根本转变,由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风险转变为工业化社会的社会风险,并与城市居民面临的社会风险基本趋同,这些社会风险主要包括失业、养老、工伤、疾病、公共卫生、住房等问题。一方面,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其抗社会风险的能力明显偏低;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排斥性政策的安排,农民工缺乏抗风险的社会机制。工业化和转移就业过程中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风险和其拥有的抗风险能力与机制之间的严重不对称性,直接影响了其迁移意愿。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政策,逐步解决其社会保障问题,对激励农民工迁移城市有着重要意义。
  
  5、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要决策因素是经济因素,但当农民工进行迁移城市决策时,其影响因素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因素,还包括非经济因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身份和制度等多方面原因,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交往少、参与城市社会活动少,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得到政府机构的帮助少,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难度很大,也增加了农民工定居城市的难度。因此,促进农民工定居城市,不仅要解决农民工的经济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推进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这对于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及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工迁移与定居城市不仅涉及到消除劳动力市场和一系列制度性障碍,而且涉及到农民工的经济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社会融合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工迁移城市是一个多维的系统框架,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
  
  责任编校:文 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8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