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危险的游戏――以精神分析的视角看《本能2:致命诱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是宇宙间奇特的生灵,他不但存在着还力图对之有所理解。认识你自己,这一直是人类的理想。生死爱恨是人永恒的问题,这在电影《本能》中表现地非常极端,我觉得精神分析提供的框架非常有利于对人的这种复杂性的理解。
  [关键词]精神分析 本能 移情 抵抗
  
  人是宇宙间奇特的生灵,他不但存在着还力图对之有所理解。认识你自己,这一直是人类的理想。生死爱恨是人永恒的问题,这在电影《本能》中表现地非常极端,我觉得精神分析提供的框架非常有利于对人的这种复杂性的理解。
  故事发生在一位才貌双全且已经拥有了相当的社会地位的美女作家和一个同样具有相当的资历且事业正在蒸蒸日上的帅哥男分析家之间。女作家以宣称并擅长写性、暴力和本能而闻名,男分析家因在分析界取得的硕果几欲成为分析界的大腕。
  在故事开始的时候,二者还不是分析家和分析者的关系,他们各自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纵横驰骋。首先是女作家犯了事,可以想象一个沉醉于写性、暴力还有本能的女人,她的生活会是相当离奇和危险的。这一次,她制造的事端是在本能和爱的疯狂游戏中将一名同样有名的运动健将致死,其制造的死亡现场,让法官无法直接给她定罪,因此法院传唤这位闻名遐尔的男分析家,希望他在法庭上为该女作家做一个精神的诊断,想把她打为阶下囚,以资对她无视法律的存在的惩罚。
  在法庭对峙之前,二者有一个小小的会晤――当然是在精神分析之外的,但是他也受到了和警方类似的挫折,女作家不但不说出具体的细节,而且无视这样的会面的重要性,以其作家的敏感,对事态的洞悉和对人的犀利见解与分析家周旋,这让分析家诧异并恼怒,然后在法庭上,以冒险癖的罪名分析家认为她有继续危害他人甚至她自己的倾向,所以应该得到法律的惩处。当然不管分析家再言之成理,因为女作家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最终法院撤回了指控。
  会晤与法庭指认,是移情与抵抗的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询问中,分析家本以为自己可以助这位美女一臂之力,却因她的傲慢而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因此,在法庭上,他故意把她说成十恶不赦的,并以之为乐。这二者允许我们说移情和抵抗发生在生活中,它们并不是精神分析的特殊产品,而精神分析只是将它们作为两个有力的工具来进行工作罢了。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精神分析家是怎么工作的。
  一般说来,一个女人,如果她想征服一个男人,只需要摆弄她的姿色与女人特有的柔媚,就已经足够了,但是,我们这位非凡的作家,她以到男分析家那里做一个分析者作为征服他的砝码――在这个意义上,或许我们可以说她是一个“石祖女人”(一个具有石祖的女人),对她来说,石祖在于拥有,而不是幻想和一个简单的认同。影片中多次呈现分析家工作的大厦,如一颗巨型子弹,高高矗立在水泥的建筑物之间,它是石祖的象征,它代表着绝对的唯我独尊;而女作家――“石祖女人”每次到这个巨型的石祖中争夺石祖的位置,而固守在石祖位置上的男分析家将遭遇一个始料未及的颠覆。
  在作家的攻势下,他放弃了最初的判断,准备给作家一个机会,一个作为他的分析者的机会,然而这位分析家并非欣然的,而是被动地接纳了这样的一个分析者。但是,对于这位分析家,真实的移情和抵抗的过程正好是反过来的,如果说与女作家的第一次会面对于男分析家而言是一个爱诺的邂逅以及石祖的权威与尊严所受到的挑战,那么,正常的逻辑应该是赋予他作为她的分析家的理由,但是,从他的直觉的和职业的拒绝,我们很容易看到他内心的抵抗,他很清楚,如果接收这样的一个分析者,将成就一个疯狂的旅行,这对于职业的分析家来说,是一个直面疯狂的挑战,这个时候,要做出的选择,是再清晰不过的,要么继续进行,要么毅然决然地宣告结束。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近乎于“石祖的男人”,因为将要展开的分析关系,是建立在“石祖之争”中的,分析者的旗帜很鲜明,她要挫败分析家不可一世的控制一切的威势,分析家的道理也很简单,他要摧毁或者控制分析者对他展开的毁灭攻势。这样的分析起点或者基调我们说势必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这个结局将不仅是二者同时跌入爱诺的深渊,更是二者相互攻击的冲动所带来的毁灭。所以,问题在于,二者之间是否真的有一个第三者的介入,这个第三者将起到的作用是,在二者混乱的二元的关系中引入一个三元的关系,真正起到一个石祖的功能和大彼者的位置的作用。
  分析进行之中,同时,女作家的小说也开启了帷幕。
  女作家的分析充满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暴力、仇恨、嫉妒、本能、性、还有爱情。分析家把它当作小说倾听,分析者也正是这样书写着自己的小说的,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她向来是善于用行动的书写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她是一个行动主义者,对她来说,“说”的乐趣是远在“做”之下的,并且在事后,在“做”之后,富于柔情地将它们(所“做”的)书写在充满芳香的纸页上,才是最大的快乐。以对分析家爱的名义,以对分析家心里深处本能冲动的名义,她再次成为了一个凶残的连环杀手,在很短的时间内,分析家生活中的几个人成为她的游戏的牺牲品。同时,分析家受到警方的怀疑,被牵连到每一桩凶杀案中。这时,分析家似乎洞悉到分析中一些毁灭性的东西,但是,他选择对此的屈从――他想占有这个女人,在这个意义上,他不是一个分析家,女作家也不在一个分析者的位置上,二者的关系是在分析之外的。
  后来,直到他似乎恍然大悟的时候,想置女作家于死地,谋杀的行为进行了一半,却未坚持到最后,我们在这里看到另一种抵抗。“石祖男人”被囚禁在最古老的母子二元关系之中,他注定成为所有不能区分的二元关系的奴隶,他挣扎在“石祖的享乐”中;女作家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宿命呢?她所编织的所有谎言,所有离奇、惊险和刺激的小说的文字,何尝不是一个“石祖女人”的“石祖享乐”中最惨烈的挣扎呢?
  最后,对于故事的结局,就分析而言,是一个没有结束的结束,表面上看来,男分析家成就了疯狂,他进了精神病院,但从一个更深的视角,他恰恰解放了自己,从所有关于痛苦、嫉妒、谎言、羞辱等等的荒诞中撤离。剧情最后通过他的表情显示,他并不是真正的疯了,他之所以作疯狂状,一方面,在于不能承受女作家对他的陷害以及对自己尊严的抹杀,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自保的举措,身为一个职业的心理医生,他很清楚这样做的价值――可以免于法律的惩罚;而女作家,她似乎成功地如愿以偿,她的写小说的奇异的癖好,她的新的冒险都得到又一个开始。
  在这个疯狂而危险的游戏中有什么是给我们以启示的?如同一个落水者通过紧抓船只碎片而在海难中幸存,奇迹般地避免了被巨大的漩涡吞没,后现代主体必须学会从关于一个极端限制的经验中幸存,在致命的深渊边缘盘旋而不被吞没的技巧。Lacan的整个理论大厦难道不正是在这两个选择之间撕扯吗,一个是欲望法则、维持沟壑的伦理,另一个是致命快感的沉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8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