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殿洪 陈世娟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对策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超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2,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1.兼业性。在大多数地区,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放弃土地承包权,仍然或用闲暇时间或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有相当的劳动力属于季节性转移,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经商。农村农业转移的劳动力近62%是兼业型转移。
  2.集中性。第三产业吸纳了绝大多数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3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70%。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结构不合理,倾向性较大,偏重于建筑工、搬运工等最繁重的体力劳动。
  3.区域性。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转移劳动力占65%;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转移劳动力约占35%。其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劳动力约占17%;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劳动力约占34%;转移到地市级城市的劳动力约占49%。
  4.素质较低。从文化素质看,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仅有1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71%,而且,这些劳动力中60%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这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从调查的情况看,因找不到工作而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返回农业劳动力的16%。
  5.无序流动。农民做出是否流向城市或外地的决策,依据是预期流动净收益是否超过预期留在家乡的净收益,其决策是理性的。一般地说,留在家乡预期净收益较为稳定,而流动的预期净收益则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无序流动的根源就在于流动的实际净收益小于预期净收益,甚至为零或负。由此可见,信息不对称是无序流动的根本原因。
  6.法律意识不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对于农民工来说,劳动合同不过是一纸文书,可有可无,找到工作意味着有活干,就可以赚到钱,而不问及由什么来界定他们在工作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谁来保障他们的工资和劳动的基本权益。由于没有签订合同,没有在合同中具体详细地规定农民工各种权益的行使方式、时间、违约责任等条件,结果,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情屡屡发生。
  二、对策建议
  1.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的吸纳能力,首先是要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充分发挥其产业聚集和经济带动的功能,培育和发展一批小城市和小城镇,提高县城和中心镇的吸纳能力;其次是要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使乡镇企业适应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环境,再造辉煌;再次是要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2.给农民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大中城市的吸纳能力。在当前县域经济吸纳能力减弱的情况下,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必须提高大中城市的吸纳能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目前还存在许多政策性、制度性的障碍因素,根本的是没有给农村劳动力平等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尽快消除这些不平等因素,培育和发展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要素市场。
  3.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升级,这一制约将更为明显。但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从而提高适应能力,保证劳务输出的成功率,提高输出人员的收入。另一方面高素质的劳动力在外能较好的学习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在他们掌握技能和管理经验后,鼓励这部分人员回家乡领办企业,为家乡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才是治本之策。进行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在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4.延寿县是农业县,但不是强县,农业相对资源比较丰富,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开发在农村内部吸收和容纳劳动力具有很大的潜力。 对农业进行全方位开发,拓展农业内的就业空间。
  延寿县建设开发型农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
  其一,要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农村产业化经营,实行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很大的潜力。
  A.通过大规模开发生产基地,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
  B.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招商引资,容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C.通过开发农村中的多条产业链,以及产业链的拉长和深化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
  其二,改造中低产田、兴修道路和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
  目前,延寿县耕地其中2/3是中低产田,如果把这些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的话,则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此外,自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田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劳动较过去大大减少,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5.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渠道。
  (1)要抓好劳动力流转的组织网络建设。大力发展连接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提倡发展政府公共事业性的、集体的、个体的、社会团体等多种形式的中介机构。政府应制定劳动力中介机构的行为规范,实施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以介绍职业为名,行坑骗农民工为实的行为,真正把中介组织办成使农民相信、政府放心、能为延寿县劳动力转移起到桥梁作用的机构。
  (2)搞好信息服务和管理。搞好信息网络建设,提供大量准确可靠的劳务信息是成功输出劳务的前提和基础。一是搞好信息网点建设,在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热点地区建立信息网点,收集劳务信息。二是在长年外出的劳务人员中选聘一批信息员,负责收集当地的劳务信息。三是搞好劳动力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摸清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现状,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特长等,为劳动力的输出打好基础。
  
  收稿日期:2010-08-11□
  (编辑/穆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3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