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娜娜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设计;有效性
  
  一、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特征
  
  数学教师在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中通常有以下特征:(1)课堂教学离不开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数学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2)有效的教学设计离不开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与大纲,要注意教材中的细节,深入地研究教材对课堂教学所蕴涵的启示,只有把对教材钻研得更深,真正地吃透教材,才能把课上得得心应手,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生活中类似或模拟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引导,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用具,如实物、图片、模型,甚至是学生自制的教具等。这样可以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实际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有利于训练学生“用数学思维”,引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4)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与统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发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反复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着手点
  
  1.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下一个有效的知识。传统的课堂设计,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在这样教学下,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不能主动对话、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会逐渐褪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需转变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新的理念指导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习内容,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建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问题。
  2.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做事,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课程标准》认为:学会认知和学会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着力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并将之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所以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设计富有情趣,联系生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使学生自觉地联系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参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全过程,并深刻体会教学的应用价值。比如我在授完必修3第二章统计后,布置了下面一个研究性课题――《塑料袋的污染》:“要求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并依据所收集的数据展开讨论。”其程序是:(1)作为家庭作业提出此问题;(2)学生自主进行统计活动;(3)请某同学在课堂上对结果作现场统计(列出统计表,老师也把自己的统计结果融入其中);(4)统计分析(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对全班一周丢弃塑料袋情况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描述和评价);(5)结合问题情境深入领会有关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含义,并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统计量的差异以及用不同统计量来表示同一问题的必要性;(6)问题自然延伸。(计算这些袋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先估算一个袋的污染,然后通过多种方式计算推及:一周呢?一年呢?全校同学的家庭呢?照此速度要多久就会污染整个学校呢?)
  此研究性课题一个关键点就是围绕着学生日常生活来展开的:由学生身边的事所引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的关系,朴素的问题情景自然地对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可以让他们真正应用数学,并引导他们学会做事。
  3.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了促使学生的合作交流,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小组合作学习,如把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组,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教师能有效的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交流。这种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有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教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目标。
  4.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程标准》认为:应该培养每个学生具有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他们自己的判断能力。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变式和肤浅的问答形式上,而应把数学知识方法贯彻到每一次探索活动中去,使学生在“观察、联想、类比、归纳、猜想和证明”等一系列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如在《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中,一般先复习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然后让学生自己研究。大多数同学类比指数函数性质的研究方法,观察图形特征,总结出对数函数的一般性质。教师为了启发学生突破思维定式,让学生探讨:不作图像能否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纷纷投入到问题的研究,最后由学生提出运用函数与反函数的关系,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直接映射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这一方法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反映出更高层次的思维水平。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都在不断更新,作为四大支柱的学习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编辑/刘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46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