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完善诚信文化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思杨

  [关键词]现代教育理念;诚信文化教育;教师行为原则
  
  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起点。在大学诚信文化建设中,只有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和基本文明做起,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把诚信的道德教育和德育目标相结合,才能为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新世纪的道德目标。
  教育理念是学校全部教育教育教学的精神底蕴,它贯穿和渗透在学校全部工作的始终,并对学校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育模式起价值导向作用。在高校教育办学理念中强调“以学生为本”,即思考一切问题都坚持从学生成长出发,把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以人为本的诚信道德教育理念
  
   1.以人为本的诚信道德教育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人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以人为本的诚信教育是提倡尊重学生的教育,他要求学校和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完整情感的人,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兴趣和权益,理解他们的择业期待和人生志向。
  2.以人为本的诚信教育强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人为本的诚信道德教育是强调学生发展的教育,它要求学校和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把学生看成是知、情、意、行处于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不和谐走向和谐的人,对于他们的缺点、弱点和不足,要相信他们经过学校的教育、自身的醒悟和学校的磨炼,会逐步得到克服和改正。
  3.以人为本的诚信教育就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在高等教育中培养高尚人格是国内外高等学校的目标之一。落实“以人为本”就要扎扎实实地把高尚人格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进行人格培养的关键是打破说教式的教育方法,打破单一靠“两课”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为中心,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人格培养教育,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因此,在诚信道德教育中,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动能力,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二、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观
  
  1.从传统诚信道德教育看,要澄清和克服传统诚信道德教育带来的实践偏颇。我国历来是重视诚信道德教育的文明之国,在我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文化中,占据主流和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诚信道德观。传统诚信道德观在内容和意义上与现代诚信道德观是有所区别的,不能把传统诚信道德观和诚信道德教育理念机械照搬到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讲究诚信道德的,但是传统的诚信道德观念在实践中有其狭窄性和保守型,在许多地方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2.在现代诚信道德教育看,要树立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的理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不断完善,强化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重视,商品经济意识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就对传统的“重义轻利”的诚信观形成巨大的冲击。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一些高校的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发生种种扭曲,对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行为规范产生误解,把市场经济与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连接在一起,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是不讲道义和道德的经济,这是对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
  3.从道德体系建设的基本环节来看,无论是道德教育、道德实践还是道德评价,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突出问题来抓。一是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各个年龄阶段、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共鸣的具体实际和特点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在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广泛深入地进行以诚信为本的道德教育,克服在一些人中存在的“做老实人吃亏”的错误观念。二是要积极开展诚实守信的道德实践活动。把诚实守信道德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在开展业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增强人们的诚信觉悟。三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文化阵地和精神文化产品的作用,大力宣传报道诚实守信的各种典型,在社会上营造浓厚的“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评价氛围。
  因此,大学的诚信文化建设和诚信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三、树立诚信道德立教的教师行为原则
  
  1.教育领先。高校老师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作为教育主体,高校教师要教育学生和其他人,作为教育客体,高校教师又要接受学校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加强修养,才能自觉遵守诚信道德规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2.修养为重。要提高高校教师的诚信道德水平,更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自我教育,即进行自我道德修养。高校教师进行道德修养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因为高校教师的文化素质在这个社会各类从业人员中相对而言是属于较高的一类,只要愿意学习,不存在文化上或理论上的障碍。
  3.制度约束。教育不是万能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大有人在。就全体教师而言,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自律的自觉性,即使能够自律的教师,也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自律,这就要求加强制度建设,通过他律来配合自律,即通过带一定强制性的措施来促使高校教师遵守诚信道德,在此基础上逐步养成遵守诚信道德的习惯。
  4.社会影响。高校教师诚信道德建设并不只是高等学校内部的事情。高等学校和社会有密切联系和影响,要提高高校教师的诚信道德水平,有赖于整个社会所有公民的诚信道德以及所有从业人员的诚实守信及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编辑/穆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5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