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战略网络生成机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阮平南 武 斌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对于战略网络生成机理的作用,比较了各个理论的不同研究视角及其研究不足。通过综合分析现有理论,得出战略网络是企业间为实现战略目标、保持竞争优势而获取资源的资源配置网络,企业经济属性的成立是以社会属性成立为前提的。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企业与其环境的关系,企业战略的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社会属性。
  [关键词] 战略网络;生成机理;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社会网络理论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3-0048-03
  [作者简介] 阮平南,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与经营预警、技术经济与技术创新;
  武 斌,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与决策支持。(北京 100022)
  
  一、目前的理论研究
  
  1.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交易成本最初由科斯(Ronald H.Coase)提出,用于研究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及企业的性质。该理论基于对战略网络形成机理的研究,认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的规模和治理边界受到限制,而处于网络中的企业在扩大其资源获取边界的同时,治理成本与管理成本不会像官僚组织那样明显增加,战略网络形式既实现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又没有显著地增加企业内部管理成本。
  雅里诺(J.C.Jarillo)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组织模式,它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解析了网络生成的经济条件。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现实中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经济中的生产并没有细分到每一个子部件,而是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由企业来组织某几个产品部件进行生产。也就是说,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限制了企业在分工基础上的经济生产率的提高。假定某个企业家能降低其中某项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并且当交易成本降低到满足一定条件时,企业就会把这个经济活动转包出去。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通过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分包出自己的非专长的业务,不断将资源、能力用于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以期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企业间通过建立这种连接,降低他们之间的交易成本,分包出他们的非核心业务,同时由于业务集中带来的规模经济又提升了他们的业绩。企业只有在这样的网络中才能享受交易成本降低带来的好处,离开了所在的网络,企业就必须以更高的交易成本进行经济活动。这就是雅里诺所解释的网络形式的高效性的本质。
  2.企业实践研究及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解释
  从企业实践角度进行研究的学者们总结了一些战略网络、战略联盟等企业间合作的动机。K.Backhans(等)认为企业网络化联合的实践动机有:打入市场和获取资源、知识交流、成本优势(共同研究开发)、时间优势。Hans H.Hinterhuber和Andreas Hirsch则更全面地概括为:进入国外市场、降低风险、形成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增加市场份额、获得技术与专利、获得信息、降低内部竞争、对竞争者构建战略网络的威胁、政府的影响。张毅等总结的联盟动机有:资源依赖的需要、适应变化的环境、组织学习、保持核心竞争力、分担成本和风险、寻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中,对于信息交流、知识(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学习能力等等成为决定产业发展和成功的关键。李新春指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知识的积累、技术创新的概念化和市场化、信息的交流与扩散、合作与竞争各方为开发新技术市场利润而形成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关系,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所谓“创新网络”。“创新网络”主要体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企业内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权威关系、激励与信息交流以及在区域内部通过人才流动和信息共享等建立起来的网络关系。
  以上对于企业间联盟合作动机的总结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企业间联盟、网络化的现象,然而这些动机还是不能让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战略网络生成的机理。我们认为这些因素大多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对于外部资源、能力的获取,从而企业间联盟合作的需求也可以用资源依赖理论来解释。资源依赖理论产生于组织理论家关于组织与环境间关系的研究,其基本假设是没有组织是自给的,所有组织都在与环境进行交换,并由此获得生存。在与环境的资源交换中,环境给组织提供关键性的资源,没有这样的资源,组织就不能运作。因此,对资源的需求构成了组织对外部的依赖。费佛尔和萨兰奇科(Pfeffer & Salancik)认为组织最重要的是关心生存,为了生存,组织需要资源,而组织自己通常不能生产这些资源;组织必须与他所依赖的环境中的因素互动,而这些因素通常包含其他组织。因此,组织的生存建立在一个组织控制他与其他组织关系的能力基础之上。扎尔德(Zald)的研究表明,由于对资源的控制掌握在另一个组织的手中,于是组织投身于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盟。汪涛等从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角度,对创造租金、资源使用的扩张、资源使用的多元化、资源的模仿和资源的配置5种情况下的战略联盟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在现实的企业联盟形成机理中,以上这5种所起的作用和侧重点不同,战略联盟的形成机理往往是这5种中的某一个或他们之间的某种组合。兰天认为“资源的不可流动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企业间联盟的原因之一。
  3.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观点
  社会学家用“嵌入性(Embeddedness)”、“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等概念来解释组织间网络化的合作现象。格拉诺维特(Granovetter)提出了“嵌入性(Embeddedness)”概念,他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是具体的社会关系。经济活动是嵌入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才能理解具体的经济活动和它们的内容和形式。格拉诺维特的“嵌入性”意味着许多经济交换往往发生于相关社会网络成员之间,而较少发生于完全陌生的人中间。博特(R. S.Burt)提出了“结构洞”理论,对组织研究领域有很大影响。他的研究特别强调关系网络的功利性和工具性。博特认为社会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本。他认为网络是工具性的,可以传递信息。他提出在网络中可以得到网络外所没有的信息。拉森(Larson)对创业公司的研究强调,公司的社会关系网络是迅速获取现有资源,并获取内部无法产生的新技术诀窍的有利工具。古拉蒂等从企业所嵌入的社会背景对于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的角度,认为企业所嵌入的社会网络有益于达成“默许的共谋”。市场供应者的协调,为组织创造不可模仿的资源和能力,从环境中获得关键资源,有助于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或减少机会主义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在《硅谷优势》一书中,作者分析了硅谷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于硅谷中的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资金和公司运作、生产和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网络带给企业的功利性,当企业的能力不足以配置、调动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力时,企业就会应用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寻找其发展所需的资源。企业对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的依赖性,是由于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尤其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于信息、知识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传统的资源交换渠道不足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对信息社会的理论研究中,总结后工业社会的特征为:理论知识的首要性、新技术知识的产生、知识阶级的扩展、信息和时间的匮乏成为新的匮乏、信息经济学强调合作的战略等。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描述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以及信息、知识在新的社会范式下的重要作用。这些新的竞争影响因素使企业不得不拓展新的资源获取渠道――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表明,社会网络对于企业获取信息、知识资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企业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必不可少的资源获取渠道。

  
  二、对目前研究的评析及进一步探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从几个方面认识了战略网络的生成机理,然而这些理论对战略网络生成机理的个别解释尚存在不够完美之处。
  交易成本理论为我们理解企业战略网络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学的视角,同时也为我们理解组织形式变迁提供了一个研究方法。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在环境的变化中,在不同的可相互替代的制度安排之间进行选择,在可以达到相同效用的情况下,选择费用较低的制度安排。以交易费用的分析方法,经济制度的进步就体现为费用更低、更有效率的制度不断地替代费用较高、效率较低的制度。企业战略网络形式的出现正是这种制度变迁的结果。交易成本理论由于其自身的不完善性,在应用其解决企业问题时也存在着必然的局限性。该理论假设企业受机会主义驱动,然而现实中企业间合作并非都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尤其是在那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双方处于对对方的信任而放弃机会主义行动。交易成本理论目前还是一个概念性的分析工具,交易成本的范畴还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更无法做实证测量。实际情况下,交易成本往往是和生产或管理成本混在一起的,这样就增加了量化分析的难度,也使得交易成本理论仅仅处在理论研究阶段。
  从企业实践角度所进行的研究,总结了目前存在于企业间联盟合作中的具体影响因素,较全面地列出了企业联盟合作的动机。然而,这样的研究是对已经过去或存在现象的描述和总结,没有从深层次揭示企业间合作的本因,因而无法给出适用于组织间合作的一般机理,更不能为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提供指导。虽然资源依赖理论的解释为我们理解这些具体的实践动机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可以把实践中企业间的合作看作企业为了获取所需的竞争性资源而建立的资源交换渠道,这样企业战略网络的生成就可以从企业获取资源的角度来研究。然而,现实中企业所需的资源是复杂的,有时候也是难以估量的,企业对于其自身资源的研究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所以,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对企业战略网络生成机理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
  社会网络理论对于战略网络形成机理的解释,丰富了企业战略研究视角,是对企业与环境关系的深入的认识。然而,目前社会学理论对企业问题的研究的视角更注重的是功利的价值取向,学者们的研究停留于社会网络带给企业的经济优势。虽然经济属性是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必然,然而企业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存在,我们在对企业研究的同时还应该从其社会属性方面进行考虑。例如,企业的竞争性行为要满足自身发展所需的经济效益的增加,同时,还应该满足社会对它的要求。也就是说企业只有更好地嵌入其所在的社会,满足社会属性的要求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我们看到,已有的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表明,组织的社会属性以及基于特定社会网络的信息对于组织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人们做决定依赖于他们所掌握的信息,而信息的来源都依赖于其所嵌入的社会网络。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网络之中,企业由其所在的社会网络获取的信息也表现出差异性,从而企业就会做出不同的决策。这一现象清晰地展现出组织的社会属性对其经济属性实现的前导性及限制性。所以,为了获取生存和竞争优势,企业自身的利益诉求促使其产生企业间联合而生成战略网络的自组织行为。
  目前关于企业战略网络等组织形式的研究表明,战略网络是组织间配置资源的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中,企业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以及资源需求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获取方式。我们认为,战略网络就是企业在新的经济、社会范式下,基于长期的战略目标,面对新的资源需求形式而建立的资源共享网络。战略网络生成应当理解为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有效战略资源所采取的一系列优化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自我适应行为。
  通过以上对企业战略网络、企业联盟合作等形式的研究,我们认为,战略网络这一组织间合作形式的出现有其基于社会适应性和满足经济性要求的必然性,同时认为,对企业战略网络生成机理的研究,应当基于组织与环境间关系的视角,通过研究在不同环境下企业组织形式的演进,来理解企业间合作的动机,从更深层次揭示企业战略网络的生成机理。
  
  参考文献:
  [1] J.C.Jarillo.On Strategic Network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vol(9):31-41.
  [2]Ranjay Gulati,Nitin Nohria,Akbar Zaheer.Strategic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vol(21):203-215.
  [3]K.Backhans,著.陈威,译.战略联盟与战略网络[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2).
  [4]H H Hinterhuber,Andreas Hirsch.Starting Up a Strategic Network[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Review,1998(3):185-208.
  [5]张毅,张子刚,黄胜杰.战略网络的组织形态演进及联盟动机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5).
  [6]李新春.高新技术创新网络――美国硅谷与128公路的比较[J].开发时代,2000,(4).
  [7]马迎贤.组织间关系:资源依赖理论的历史演进[J].社会,2004,(7).
  [8]Pfeffer J,Salancik G R.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M].New York:Harper & Row,1978.
  [9]Za1d M N Vanderbilt.Power and Organization[M]. Nashville University Press,ed.1970.
  [10]汪涛,李天林,徐金发.基于资源观的战略联盟动因综论[J].科研管理,2000,(11).
  [11]兰天.基于企业资源异质性的战略联盟偏好研究[J].商业研究,2003,(21).
  [12]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13]李久鑫,郑绍濂.管理的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6).
  [14]R S Burt.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2.
  [15]Larson.A Network dyads in entrepreneurial setting:A study of the governance of exchange relationship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2,37(1):76-107.
  [16]李钟文.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17]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上海:三联书店,1981.
  [18]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李小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7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