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捏软柿子”的“廖化”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人们常说:吃柿子要捡软的捏。古代也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说法。现在,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市场不景气。出口企业不妨在国际市场上找一些“软柿子”,在自己的产品目录中也可以找一些相对强势产品去“廖化”一番。
  
  从4月份的出口统计数据和广交会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不过,越在严峻的形势下,就越要增强自己的信心。为此,在现阶段的制成品出口贸易尚未全面复苏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在局部范围内寻找相对亮点。应当看到,现阶段中国制成品出口价格水平是否适宜,决不能单纯看价格的涨跌,还要看到与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贸易量变化。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现阶段中国制成品出口价格水平的评价可以有如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价量双增类型。作为当今世界贸易大国,如果要想成为贸易强国,就必须立足于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既要努力增加出口制成品的附加值,又要发挥出口贸易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过,现在毕竟是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时期,能够实现价量双增的制成品出口贸易自然“稀有”一些。从2009年2月的情况来看,只有非合金钢平板轧材、汽轮机、音像录制及重放装置、医用诊断装置等极少数类别的制成品出口贸易属于这种情况。
  第二种类型是价升量减类型。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角度来看,靠缩量保价的模式来提升制成品出口的附加值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项,但要有一个“度”。从2009年2月的情况来看,对“度”的把握大体可以再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方面,现阶段有些类别的制成品出口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而出口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收缩幅度并不明显。对于具有这种特征的制成品出口贸易,还是要立足于支持和鼓励,能够尽快实现价量双增固然十分理想。可是,如果因暂时的客观原因难以如愿,保持这种状态也难能可贵,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要抓住一切机会提高制成品出口的附加值。其中,钢轨及铁道铺轨用钢铁材料、首饰等少数类别的制成品出口贸易属于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现阶段更有许多类别的制成品出口价格上涨幅度并不是很大,而出口数量却有较大幅度减少。目前,“保增长”是各项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片面追求曲高和寡,而是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当前,属于这种情况的制成品出口贸易比较普遍,其中,包括棉机织物、玻璃、钢铁型材、工具、农业机械、土木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金属切削机床、办公机械、照明装置、钟表等种类。
  第三种类型是价跌量增类型。前些年,中国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这种模式,而这种模式基本上又等同于粗放式增长。当然,面对着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我们也有一个把握分寸的问题,这就是要讲求先生存,后发展。从2009年2月的情况来看,在把握“分寸”上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方面,现阶段有些类别的制成品出口价格下跌幅度比较大,而出口数量的增长并不明显。对于具有这种特征的制成品出口贸易,还是要将注意力转向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具体来看,初级形态苯乙烯聚合物、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医疗器具、乐器等部分类别制成品出口贸易属于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现阶段有些类别的制成品出口价格下跌幅度并不是很大,而出口数量却较大幅度增长。对于具有这种特征的制成品出口贸易,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适当采用价格竞争战略不足为怪。具体来看,医药品、非电动发动机等少部分类别的制成品出口贸易属于这种情况。
  第四种类型是价量双减类型。制成品出口即使价量双减,出口企业还要去做,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保存生产能力的长远考虑。应当看到,“出口转内销”使出口企业自身的规模经济优势依然得以保留,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也有助于出口企业控制成本,无疑增加了出口企业的生存机会。具体来看,皮革、化纤织物、钢锭、镍、造纸机械、电视机、光学仪器等若干类别的制成品出口贸易属于这种情况。
  就中国的出口贸易发展方向而论,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是必由之路,可是,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市场容量的萎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短期内过于强调制成品出口价与量方面两全其美并不现实。不难看出,按照SITC的3位数编码分类,在全部161个税号的工业制成品中,只包括7个税号的价量双增型,占4.3%。既然绝大多数制成品出口难以做到两全其美,那么,现阶段出口企业就有一个取舍的问题。实际上,无论是保价优先还是保量优先,都仅仅是出口企业的选项。至于选取什么,出口企业自然很清楚,肯定要体现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现在看来,侧重于保价的出口企业要明显多于侧重于保量的出口企业。按照SITC的3位数编码分类,价升量减类型和价跌量增类型的种类分别包括94个税号和15个税号,各占58.4%和9.3%。除此之外,近期还有45个税号的制成品出口出现了价量齐跌的情况,大约占28%。对此,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如果出现价量齐跌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经营与政策方面,那么。也就是一个“亡羊补牢”的问题。可是,如果价量双减的出现的确因为外部环境所致,就一定要立足于“算大账”,既不要在国际市场上去盲目逞一时之勇,也不可因一时的价量齐跌而失去信心。
  总之,出口企业的日子现在并不是很好过。人们常说:吃柿子要捡软的捏。另外,古代也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说法。现在,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市场不景气。出口企业不妨在国际市场上找一些“软柿子”,在自己的产品目录中也可以找一些相对强势产品去“廖化”一番。“软柿子”一旦遇到“廖化”,出口企业就有机会翻过身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8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