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淮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为此,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工作,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调查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工作,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淮滨县统计局农调队对全县17个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100户农家,根据对全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状况调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及特点。
  
  一、 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
  
  2007年淮滨县乡村劳动力344483人,比上年增长0.5%。据调查,全县农村转移劳动力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转移劳动力约18万人左右,新增转移人数约1万人,增幅超过农村劳动力增长幅度近6个百分点。
  如果说二十年前连续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体制框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那么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再次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民增收的信心,直接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向更高层次发展。2007年农民收入突破多年增长缓慢的局面,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了主要作用。
  1.劳动密集型行业是转移的主要流向
  2007年全县农村劳动力主要转移在工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及其他等四个行业,这些行业集中体现着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技术要求低等特点,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就业性别看,男性相对集中在建筑、采掘、制造等劳动强度大的部门,女性相对集中在电子、服装、玩具、餐饮服务业等劳动时间长的部门。调查表明,从事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占2 .2%,从事工业的占34 .5%,从事建筑业的占19 %,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的占5 .3%,从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占9 .1%,从事社会服务业的占13 .6%,从事其它行业的占16 .2%。
  2.男性数量大大高于女性
  调查显示,在农村转移劳动力队伍中,男性比例占65%以上,是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产生差异的成因除性别差异外,主要由于城市本位主义观念、城市就业“门槛”的限制等,加之农村劳动力本身素质造成的就业选择范围狭小,致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多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脏、累、苦、险等重体力活,而这些工种和岗位主要需要年青力壮的男劳动力,使得在转移劳动力中男性数量明显要高于女性。
  3.向外省转移比重较高,增长势头仍然强劲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动力和更多的就业岗位,为追求更高的收入,在预期收益的驱动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大量转移,这是一贯的趋势。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全县八成以上的转移劳动力流向外省,数量达到15多万人。
  2007年全县农村转移劳动力虽然遍布全国各地,但相对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等中国三大经济圈区域,约占转移外省劳动力的90%以上,尤以长三角地区为最,达到了65%以上。随着长三角竞争力的迅速提升,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渐从珠三角区域向长三角区域转移,2007年转移在广东的仅占10%不到。
  4.收入明显增长,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
  2007年全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得到提高,实际收入有明显增长,人均取得收入达到6330.4元,比上年增长8.8%。分行业看,从事第三产业的收入最高,全年人均达到9061.8元,二产次之,为6333.5元;一产收入依然最低,仅为5565.4元。一、二、三产业收入差距比较明显,高低竟相差3469.4元,且差距还呈扩大的趋势。上年高低行业收入相差2767.8元,今年则扩大了700多元。
  在男女性别上收入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男性收入6675.1元,女性5685.5元,相差989.6元,比上年有所扩大,差距扩大了112.7元,反映出男性从业者收入增长快于女性。
  5.本县域内转移占相当比重
  随着县委、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争做豫东南后起之秀”口号的提出。全县各地重视发展县域经济,总体规模和速度都在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方面。
  调查显示,2007年在本县域内转移就业人员达2多万人,占整个转移劳动力的11%,占在本省内转移人数的67%,而且同上年相比转移人数保持稳定,说明本县区域内已是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流向。
  6.返回比重明显下降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性,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受政策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每年有大量的转移劳动力回流,但2007年回流明显下降,当年返回的转移劳动力仅占9.3%,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人数比上年减少25.4%。从返回的性别看,男性返回比例为9.7%,比女性高1.2个百分点;从受教育的程度看,返回基本按教育程度递减,其中文盲半文盲比例最高,达到12%;从回流行业看,回流比例最高的为建筑业,达到10.8%,最低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仅为6.7%;从地区看,在本省转移的返回比例高于转移在省外的。
  7.转移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军中,一个典型的特征是以中青年为主。调查显示,年龄在20-40岁的人占73.3%。他们是农民中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在个人素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一般都处在活力最强的年龄时段,尤其是具有很强的经济活动能力,接受新事物快、市场意识强、有一定特长,他们是农村中最具有生产性的劳动力,同时他们的平均受教育水平高于农村劳动力总体受教育水平。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集聚功能不足
  目前,全县建制镇总数已达7个。从镇区人口规模看,大都在5000人以下,全部建制镇中只有城关镇达到5万人以上,镇区面积多在3平方公里以下。多数建制镇仍处于小、散、低、弱状态,难以承担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加之建制镇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吸纳农村劳动力数量比较有限。
  2.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主要依靠自发流动
  由于劳务信息不畅,工作滞后,农村劳动力在选择外出务工的去向和职业上,多带有盲目性、跟随性,转移流动的过程大都依赖传统的血缘和亲缘以及天然的地缘联系,依靠“三缘”关系这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的一大特点。调查表明,全县农村劳动力基本依靠“三缘”关系,大部分劳动力还是依靠“亲帮亲、邻带邻”外出谋生,进行着自发地流动,缺乏组织引导,转移过程艰难,转移流动成本较高。2007年,在全部转移劳动力中由政府或集体组织的比重仅占两成,转移总数不到4万人,而且同上年相比提升缓慢,组织化转移比上年仅增加0.5个百分点。
  3.本地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不强
  乡镇企业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乡镇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资本技术的不断增强,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明显减弱,在本地乡镇企业的劳动力仅占全部转移在本县区的10%,占全部省内转移劳动力的6.6%,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4、转移人员文化层次低,就业选择范围小
  2007年在转移的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仅占1.1%,中专文化的占4.5%,高中文化的占10. 1%,初中文化的占71.2%,小学和文盲占13%。
  由于淮滨县对转移劳动力缺乏专业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层次本身低,就业选择范围相应狭小,大都从事简单粗放工作,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脏、累、险、重等体力活,行业也主要集中于工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这三大行业中。
  
  作者简介:袁冬军,男,河南省淮滨县人,淮滨县统计局农调队工作,统计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01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