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发现”到“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守军

  时常听到一些教师说班主任难当,吃苦受累不说,时不时还要受到家长的责难、领导的批评,甚至学生的刁难。到头来弄的身心疲惫,苦不堪言。“宁愿多代几节课,也不当班主任”,以成了许多教师的“共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当了多年班主任,细想下来,只要方法得当,班主任其实并不难当。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当我们按照自己良好的意愿,刻意地去“培养”学生时,往往适得其反。愿望的落空,导至信心的丧失,要管好一个班级,就会更加困难。要当好班主任就要避免先入为主,急于求成。于其按自己的主观愿望一心一意地“培养”学生,不如多细心观察, “发现”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当我们发现了他们的与众不同,同时也就会发现他们身上特有的“美”。那怕是一丁点儿的“闪光”,只要鼓励、肯定得当,也会照亮这个学生的一生。所以,班上不是缺少“好”学生,而是我们往往缺少发现学生的“好”。
  只要留心观察,主动“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抓住时机,稍加引导,顺其自然,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每个学生都在努力地表现自己,渴望被班主任“发现”、’“肯定”。一但这种表现引不起注意时,便会走上极端。不是性格变的孤辟,难以合群,就会象魔瓶中的“魔鬼”一样自暴自弃,和班主任拧着干,成了班主任眼中的“坏学生”。只有变主观的“培养”为“主动”的发现,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时间久了,班主任成了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学生也就会变成班主任眼中的好学生。一但师生关系和协了。班级管理也就轻松了。
  师生关系融洽了,生敬师,师爱生,就会构建出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和协班集体。这时,多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师生群策群力,确定出符合班级实际的奋斗目标,制定出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选举产生班级“精英”组成“班委会”,具体负责班级工作。让学生管理学生,因为学生最熟习学生,所以既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可煅练学生,还可以把班主任从烦琐的班级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专门研究班级工作理念,从宏观上把握、指导班级工作方向。这样,班主任掌舵,班委会扬帆,班级群体划浆,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班级这条小船就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了。
   班级工作上路了,学生以班为家,热爱班级,积级向上,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也就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了。学生好学进步,不再厌学捣蛋了,家长就可放心,变对班主任的责难为感激了,学校领导也就省心了。一但有了成就感,班主任工作也就不光只是劳心伤神,而变的有滋有味,有所适从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1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