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镇成

  劳动生产率提高、通货膨胀以及国家保障等因素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各种不利和有利影响。如何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抓住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机会,是加强我国产业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我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正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主要包括工资和福利待遇,目前的统计主要以工资为主,而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上升占据了主要部分。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来看,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是逐渐形成的,而不是突然上涨的。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制度因素,本文将这些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
  (一)劳动生产率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导致劳动成本的上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虽然我国教育总体水平不高,但通过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式,劳动力的素质有了显著上升。生产技术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也有了较大进步,管理水平在实践和摸索中也有了重大进步。
  (二)经济快速发展引起的通货膨胀
  根据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高经济增长率一般伴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进一步导致生活成本的上升,生活成本的上升必然要求工资水平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大概是9.8%,近5年来更是达到了10.6%的高速发展,而通货膨胀率一直控制在4%左右,总体来说较好地抑制了物价水平上涨导致的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但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还是不可避免地随着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上涨。
  (三)国家保障水平的提高
  国家最低工资水平保障的提高是导致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大部分地区自1995年开始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同时,依据2004年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我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提高一次。最低工资保障水平的逐年上升,也导致了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四)农民工生产素质提高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是影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老一代农民工有多年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新一代农民工接受教育的水平普遍提高,使得农民工整体生产率水平有了较大进步,这也是导致农民工工资水平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加大国内就业压力、加速通货膨胀等几个方面。
  (一)降低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企业的产品成本上升,而产品价格的上升会相对滞后,这就导致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尤其是对我国传统的制造业来说,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企业的竞争异常激烈,这也是金融危机期间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
  (二)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劳动力成本过快增长削弱了国内产业竞争力,并可能因此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一方面,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导致现有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新建的企业逐渐减少,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就业岗位减少。与此同时,国内劳动力的供给总体状况仍旧是供大于求,因此,在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状况下,劳动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三)加速通货膨胀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提高了,企业为了维持生产经营会将由于工资上升带来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产品价格的上涨就会产生通货膨胀。然而,令人更担心的是这种通货膨胀将会是“螺旋形”的,也就是,价格水平的上涨导致生活成本上升,工人又会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从而又使产品价格进一步提升,两者相互推动,周而复始加速了通货膨胀速度。
  
  四、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在劳动力成本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为改善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转变产业结构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机。
  (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改变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的状况,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对于西部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来说,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把握时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二)加快企业改进技术和管理水平步伐
  长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大多数的企业丧失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动力,企业长期处于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获取微薄利润的状态。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企业应该把握时机,率先实现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水平,这对实现企业自身发展壮大具有积极意义。
  (三)降低对国外投资和低级出口的依赖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于改善改革开放初期不加选择的外商投资,改善外商投资在我国的结构和分布也会起到重要作用。对外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利于改善对外出口结构,改善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微薄利润的状况。
  (四)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消费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的上涨及福利待遇的提高上。工资水平上涨,可以使劳动力在教育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上投入更多,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生产能力;同时,较好的收入水平可以促进国内消费,在国外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对于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五、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应采取的措施
  
  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把不利转化为有利;对有利的方面我们要把握住时机,以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
  对于能够自我升级改造的企业,减少对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依赖,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对一些难以转变生产方式的,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生产和竞争能力。国家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等手段,加大产业转移力度,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转移到劳动力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
  (二)完善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机制
  首先,应当确立我国劳动力流向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宏观劳动力配置的总体政策。其次,应当通过立法规范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模式、规模及劳动力市场交换场所的规则和制度。另外,应当进一步理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三)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上世纪60年代就确立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重要性,同时在微观的企业生产方面,人力资本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要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和增加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手段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技能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6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