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开龙

   摘 要: 教学质量问题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主题,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全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普遍要求,也是学院本身适应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是学院的生命线。然而,提升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有些观点已在过去及现在的学者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但是笔者有必要再就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进行探析,与同行们交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提升教学质量; 要素
  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7-0041-02
  
   1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教学工作的龙头
   抓专业建设主要是搞好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要按照高职的培养标准,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在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参与下,设计好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德育与智育等方面的关系。尤其要加强以人文知识为主要内容,以人的全部潜能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关于人生和社会发展问题的思维训练为主要手段的人文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
   2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在教学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院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需要,不断更新和添置教学仪器设备,确保教学实验开齐开足,不断优化现有实训指导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和效益。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与合作,每个专业要建好2-3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逐步让学生由“认知实习”到“操作实习”。实现校企合作,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政府要扮演“媒婆”角色,使学院与企业合作共赢。学院要开办开放式、多功能的院内实训基地,为本地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服务。学院要按照专业技能达标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专业技能达标工作,实行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使学生就业时就有职业准入的资格,否则,就难以实质就业。
   3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数量适中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要素,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制订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提高,高度重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要切实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医院)单位进行顶岗实践。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学术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要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行业教师”,并建立“行业教师”库,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求。组织鼓励校内与“行业教师”编写校本教材。要淡化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能讲授2-3门课程)。学院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努力提高学历层次,学院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学工作,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搞科研。要制订科研课题及项目的申报、推荐、评审、经费资助、中期检查、验收评价、奖励等办法,加强对科研的规范管理。学院每年重点资助10个左右的研究课题,每两年颁发一次教学科研成果奖。
   4教育思想与理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先导
   4.1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高职学院培养的人才是有别于学术型人才的另一类人才,即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也可以说是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人才的质量要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其核心还是提高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技能素质、身心素质。在经济信息全球化时代,还应把创新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合作能力、创业和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国际生活中的竞争力作为质量要求,破除片面强调高分、追求升学率的观念。而激发创新能力的六种资源包括:(1)智力(2)知识(3)思维方式(4)人格(5)动机(6)环境情境。其中智力有两个方面与创新能力有关:问题的定义再定义和洞察力。有创新能力的人不仅只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还会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应该对所选择的问题负责到底,而教师则需要为学生寻找问题提供机会。关于那种富有洞察力的思维是人们在寻求解决弱结构问题的好方法时会用到的一些技巧。建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多提出一些弱结构问题以促进学生富有洞察力的思维[1]。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要树立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以育人为中心、育人工作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会适应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挑战,善待每一位同学。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4.2要转变传统学历教育的思想,牢固树立教育终身化的理念
   要适应社会终身学习的需求,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牢固树立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营造终身教育和社会学习型环境。要把过去以知识继承为主的人才培养观转变为具有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观。要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牢固树立“做事”与“做人”相结合的教育观念。“做人”要做具有“三观”、“四德”的人,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做事”就是要具有一定科学素质、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善于与人共事,与人合作。也就是要牢固树立培养具有“德才兼备,团队协作”的创新型人才观。
   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的“把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2]我们要以市场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实用”为主体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坚持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缩短上岗的适应期。要把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相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有条件的院(系)探索学徒制教学。为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要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把以语言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学院不仅要不断创造条件,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围绕专业搞科研,搞好科研促专业,而且还要围绕专业找社会的科研单位、产业单位进行合作,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6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学院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建立一种双向的、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一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过去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不断完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勤学、善学及乐学。二是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使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入手,全面把握,教给学生建构并叙述知识的能力。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及自尊心、自信心乃至人格的培养,让不同程度、层次和爱好的学生各有所得,各有所成。四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为学生分析、交流提供机会,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常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分析问题。五是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和动手能力。六是教师要具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利用电化教学工具、视听教学工具和电脑等现代化手段来辅助教学。它能使学生感知传统教学方法中无法表现的事物和现象;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发挥;另外还能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然而,现在还有少数教师依然存在着“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讲到底”的现象,面对教师喋喋不休的平淡的讲解,学生注意力极易分散,时间久了还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获得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要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电脑课件等手段实现直观教学,找到教学中教师“导”与学生“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要具备这种能力和素质,必须要有敬业和奉献精神,通过自学和接受培训以提高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
   7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
   高职工学结合是学院小课堂与社会大环境直接结合的形式,是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使德国从废墟中崛起,使日本从低谷中起飞,使美国成为经济发达国家,也使世界其他国家更清醒地认识到工学结合的必要性。工学合作的典型模式国内外基本相同,按年份来分,有“2+2式”、“3+1式”、“3+2式”等;按是否是全日制学习或工作来分,有全职交替式(即全日制在校课堂学习的学期和全职工作的学期交替进行,工作学期与在校学习学期的时间长度大致相等)、平行模式(即采用半工半读的形式)、组合交替式或组合平行式(即两种模式的组合)。工学结合的组织形式呈多样化状态,从空间上分,有院外基地、院内基地和高职办学集团中的工学结合,有按专业或者分年级、分班组开展的工学结合;从时间上分,有先“学”后“工”、边“学”边“工”、“工”后又“学”。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也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精神的途径之一。[3]
   参考文献:
   [1] 郭开龙等.谈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美容医学,2011,(45).
   [2]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99.
   [3] 郭开龙等.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之我见[J].西部大开发,2011,(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4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