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向日葵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颖慧 薛丽静 梁秀丽 于晓东

   【摘要】吉林省分布最广而且发病率较高的向日葵病害有:菌核病、黄萎病、霜霉病和向日葵列当。本文就这几种病害、草害的发生情况、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生条件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对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向日葵 主要病害 防治方法
  
   1.向日葵菌核病
   1.1发病症状
   向日葵菌核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造成茎秆、茎基、花盘及种仁腐烂。常见的有根腐型、茎腐型、叶腐型、盘腐型4种症状。
   1.1.1 根腐型 苗期染病时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状褐色斑,扩展后腐烂,幼苗不能出土或随病斑扩展萎蔫而死。成株期染病,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逐渐扩展到其它部位,组织腐朽易断,内部有黑色菌核。
   1.1.2 茎腐型 主要发生在茎的中上部,初呈椭圆形褐色斑,后扩展,病斑浅褐色具同心轮纹,病部以上叶片萎蔫,表面很少形成菌核。
   1.1.3 叶腐型 病斑褐色椭圆形,稍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迅速蔓延至全叶,天气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穿孔或脱落。
   1.1.4 盘腐型 初在花盘背面生褐色水渍状圆形斑,扩展后可达全花盘,组织变软腐烂,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菌丝穿过花盘在籽实之间蔓延,最后形成网状黑色菌核,花盘内外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黑色菌核,果实不能成熟。
   1.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1.2.1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内、病残体中及种子间越冬,第二年气温回升至10℃以上,土壤潮湿时菌核萌发。
   1.2.2发病条件 连作田土壤中菌核量大,病害发生严重;子囊孢子萌发温限0℃~35℃,5℃~10℃萌发最快;春季低温多雨根腐重,花期多雨盘腐重;菌核埋入土中7~10cm以上很难萌发。
   1.3 防治方法
   1.3.1实行轮作 与禾本科作物实行5年轮作,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一般3年后大部分活力丧失。
   1.3.2 深翻 将地面上菌核翻入土中10cm以下,使其不能萌发。
   1.3.3 种植耐病品种 耐病性品种有白葵杂6号、白葵杂9号等。
   1.3.4 消灭传染源 清除田间病残体,发现病株拔除并烧毁。
   1.3.5 适时晚播 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播种,使花期和雨季错开。
   1.3.6 化学防治 春季播种前精选种子,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种衣剂包衣处理,目前用于向日葵上防病的种衣剂主要有2.5%适乐时种衣剂,用量按药种重量比1:200进行包衣,晾干后播种;用于拌种的杀菌剂有:咯菌腈,按有效成分0.1/1000~0.2/1000拌种。恶霉灵,以药有效成分与种子重量比为1/1000~2/1000比例拌种,但不可闷种,随拌随播;土壤处理用药为:50%多菌灵3kg/亩,50%速克灵0.35kg/亩,40%五氯硝基苯2.5kg/亩,拌土50kg与种子同时施入穴内。以上三种方法可视情况选其一。
   2.向日葵黄萎病
   2.1 发病症状 主要在成株期发生,开花前后叶尖叶肉部分开始褪绿,后整个叶片的叶肉组织褪绿,叶缘和侧脉之间发黄,后变褐坏死;后期逐渐向上位叶扩展,发病重的植株下部叶片全部干枯死亡。
   2.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中越冬,病菌在土中可长期存活。播种后病菌从伤口或幼根直接侵入植株发病,潜伏期一般为7天。重茬、低洼地以及种植密度大都易发病。
   2.3防治方法
   2.3.1农业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及时把病残株清出田间烧毁。
   2.3.2种衣剂包衣处理 2.5%适乐时种衣剂,用量按药种重量比1:200进行包衣,晾干后播种。
   2.3.4药剂防治 必要时用30%土菌消水剂1000倍液、3.2%恶甲水剂300倍液或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400~500ml。
   3.向日葵霜霉病
   3.1发病症状 苗期染病2~3片真叶时开始发病,叶片受为害后叶面沿叶脉开始出现褪绿斑块,叶背可见白色绒状霉层,病株生长缓慢或朽住不长。成株染病初期近叶柄处生淡绿色褪色斑,沿叶脉向两侧扩展,后变黄色并向叶尖蔓延,出现褪绿黄斑,湿度大时叶背面沿叶脉间或整个叶背出现白色绒层,厚密;后期叶片变褐焦枯,茎顶端叶簇生状,病株较健株矮,节间缩短,茎变粗,叶柄缩短,随病情扩展,花盘畸形,失去向阳性能,开花时间较健株延长,结实失常或空秆。
   3.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向日葵霜霉菌种子传播,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卵孢子潜藏在内果皮和种皮中,种子间夹杂的病残体也带菌。该病发生程度与播种及出苗期的温湿度有关,向日葵播种后遇有低温高湿条件,容易引起幼苗发病,土壤湿度大或重茬地易发病。
   3.3防治方法
   3.3.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
   3.3.2种子包衣或拌种 发病重的地区用种子重量0.5%的25%甲霜灵拌种或用350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包衣,拌种比例为35~105g/100kg,晾干后播种。
   3.3.3药剂防治 苗期或成株发病后,及时清除全株性发病的植株,然后喷洒杀菌剂控制其蔓延,可选用58%瑞毒霉锰锌、72%杜邦克露等杀菌剂防治。
   4.向日葵列当
   4.1发生症状与为害 向日葵列当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双子叶植物,列当科,主要为害向日葵、烟草、番茄等作物。列当寄生在向日葵的根部致使植株矮小、瘦弱,不能形成花盘,最后全株枯死。
   4.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4.2.1越冬场所 以种子在土壤中或混在向日葵种子中越冬。在土内5~10cm处列当最多,1~5cm次之, 10~12cm最少。
   4.2.2发生条件 列当种子在土壤中需接触到寄主植物的根,由寄主植物根部的分泌物促使发芽。土壤pH值低于6.5时,列当种子不萌发。
   4.2.3发生时间 列当发生期不整齐,从7月初至9月中均有列当出土、开花、结实。它出土的不整齐性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4.2.4传播方式 近距离靠风、水、空气和人为传播。远距离靠种子传播。
   4.3 防治方法
   4.3.1物理防治 轮作倒茬。可与非列当寄生的作物(禾本科等)轮作6~7年后,再种植向日葵,是防治列当的根本措施。
   列当幼苗期及早铲地。在列当出土盛期和结实前及时中耕锄草2~3次,要将浅土层列当幼苗连根除去,深土层列当被削断。削断下来的花茎,及时收集销毁或深埋,避免人为传播。深翻。秋末冬初把列当种子翻入15cm以下土层,使其不能萌发。
   4.3.2药剂防治 列当出土前可用氟乐灵、地乐胺、施田补等于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喷药处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28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