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肥二氢钾在茄果类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东彦,王秀鹏

  摘要:为了摸清微肥二氢钾在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小区对比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后,对茄果类蔬菜有增产效果,且具有一定抗病作用。适时合理喷施微肥二氢钾是保证茄果类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茄果类;蔬菜;微肥二氢钾
  
  研究表明,茄果类蔬菜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对微肥和钾肥需要敏感,是需肥较多、需肥营养较全的作物[1]。通过叶面喷肥是满足茄果类蔬菜需肥的重要措施之一。微肥二氢钾是一种叶面肥,既含多种微量元素,又含钾氮等大量元素。由于一种肥料中营养成分较齐全,这就为满足茄果类蔬菜对多种营养的需求提供了可能。因此,笔者安排了本试验,从而初步摸清了茄果类蔬菜补充钾和微量元素的有效途径和实用技术,为应用微肥二氢钾提供了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为东农704,辣椒品种为哈椒1号,茄子品种为齐杂茄2号。供试肥料为微肥二氢钾。含铁、锌、锰、硼、氯等微量元素11%,含钾和氮20%。
  1.2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法,小区面积15 m2,3次重复,随机排列。试验处理为:
  (1)喷2次微肥二氢钾;(2)喷3次微肥二氢钾;(3)喷清水(对照);(4)喷尿素(参考对照)。
  喷施浓度0.3%。喷施时间:第1次在初花期,第2次在初果期,第3次在第2次喷后7 d进行。
  1.3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安排在北安市城郊乡向阳村,于2008-2009年进行试验。试验土壤属于黑土,肥力较高,前茬为大豆,每公顷施农家底肥37.5万kg,磷酸二铵450 kg。
  
  2结果与分析
  2.1对生育性状的影响
  第3次喷后10 d调查了生育性状。由表1可知:番茄喷微肥二氢钾后株高比对照增加6.9~7.5 cm,比参考对照增加2.5~3.1 cm;茎粗比对照增加0.66~0.7 cm,比参考对照增加0.33~0.37 cm;叶数比对照增多2.5~3.9片,比参考对照增加0.6~2.0片;花蕾比对照增多1.9~2.5个,比参考对照增加0.6~1.2个。
  由表2可知:辣椒喷微肥二氢钾株高比对照增加8.4~10.2 cm,比参考对照增加3.7~5.5 cm;株幅比对照增加4.6~6.7 cm,比参考对照增加2.3~4.4 cm;分枝比对照增多0.5~0.8个,比参考对照增加0.2~0.5个;叶长比对照增加1.2~1.5 cm,比参考对照增加0.5~0.8 cm.。
  由表3可知:茄子喷微肥二氢钾株高比对照增加4.1~5.5 cm,比参考对照增加2.1~3.5 cm;株幅比对照增加4.2~5.5 cm,比参考对照增加2.2~3.5 cm;叶长比对照增加3.3~4.4 cm,比参考对照增加1.7~2.8 cm。
  2.2抗病效果调查
  番茄喷微肥二氢钾病果率为6.3%~7.5%,CK为12.3%,喷尿素为13.2%;辣椒软腐病病果率中,处理为3.2%~3.9%,CK为7.1%,喷尿素为8.3 %;茄子锦疫病发病率中处理为1.2%~1.5%,CK为5.4%,喷尿素为4.3%。由上可知,茄果类蔬菜喷施微肥二氢钾与对照及参考对照比,具有抗病和提高品质的效果。
  2.3微肥二氢钾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4看出:番茄施微肥二氢钾比对照增产14.3%~18.9%,比参考对照增加8.1%~12.5%;辣椒比对照增产11.2%~15.7%,比参考对照增加8.5%~12.9%;茄子比对照增产13.5%~17.8%,比参考对照增加8%~12.1%。
  
  3结论与讨论
  3.1茄果类蔬菜喷2~3次微肥二氢钾比喷尿素及不喷肥处理生育性状表现良好。番茄表现株高、茎粗增加,叶片数和花蕾数增多。辣椒表现株高、株幅、叶长增加,分枝数增多。茄子表现株高、株幅增加,叶片变长。
  3.2茄果类蔬菜喷2~3次微肥二氢钾与喷尿素及不喷肥比降低了番茄病果率、辣椒软腐病率和茄子绵疫病率。可见,喷微肥二氢钾可提高番茄、辣椒、茄子的抗病率,增强其品质。
  3.3茄果类蔬菜喷微肥二氢钾与喷尿素及不喷肥比,无论番茄、辣椒,还是茄子都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总体来看,喷施3次比喷2次效果更好。
  3.4由本试验分析,微肥二氢钾主要成分是微肥和钾肥,营养成分较齐全。通过叶面喷施茄果类蔬菜与不喷肥比,较全面地补充了所需营养,是番茄、辣椒、茄子表现生长发育良好,具有抗病和增产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生产上茄果类喷肥可使用微肥二氢钾这样营养成分较全、养分含量较高的肥料。同时,还可看出喷营养单一的尿素,由于养分不全,肥效则较低。可见生产上施肥要有针对性,尽量一次喷施多种营养肥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瑞轩.土壤肥料实用技术问答[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7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4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