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通胀的本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立伟

  中国2010年11月的CPI以5.1%创下年内新高,通胀压力越来越大。在当年12月份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发改委提出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在8%左右,CPI涨幅在4%左右。这意味着中国间接承认通胀具有长期压力。
  通胀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迷茫的焦点”,由房价蔓延到菜价,触及人们生活的每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总是将它解释成为暂时的结构性失调,以证明通胀可控、这也鼓励了抑制通胀的政策短期化趋势,比如限制价格、增加供应或者极不情愿地紧缩一下货币。
  如果是在一个经济增长周期的起初阶段或中途出现通胀,可以理解为暂时的现象,如2003年中国出现电力供应不足以及粮食短缺引起的通胀,它们大多是在高速增长过程中由局部的供求失衡问题引起的。但目前的通胀显然不是,中国经济并未过热而且也没有出现短缺。
  近些年,“中国模式”的说法大行其道,被认为是对中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的总结。一种通常的预言认为,中国经济仍然能够持续高增长直到2050年。这是一种忽略经济周期的短视判断。在中国,几乎没有人在意经济周期的问题,30年高增长神话似乎表明政府宏观调控能够并已经战胜了周期,这成为“中国模式”的核心特征。
  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奇迹并不是唯一的,甚至在崛起速度上不如前苏联。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成功地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成为工业化国家,而在这个期间西方正在经历大萧条。二战之后的苏联经济更是发展迅速,并在科技创新上与美国并驾齐驱;日本在战后到1980年代也创造了持续的繁荣。但是,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战胜周期而持续增长,苏联的增长最终停滞并解体,而日本也因泡沫破裂失去十数年的增长。
  前苏联增长的秘诀是政府计划下的投资,而他们在教育和创新上甚至比今日之中国做得更好;日本所代表的“东亚模式”异曲同工,就是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几乎是混合了两者的模式,在“五年计划”这一计划经济遗产的主导下,由货币作为主角,持续进行凯恩斯式的刺激。由于人为制定的廉价利率和汇率,中国得以不停地投资和出口,并形成了依赖,也造成了中同总供给日趋过剩。
  目前的通胀表明,中国依靠廉价货币的增长已经走到尽头。因为中国的生产产能和基础设施已经过剩,持续进行投资只会导致流动性过剩条件下的通胀和资产泡沫,比如浙江的私人制造商转向资产或资源炒作。而西方世界需求的萎缩与美元贬值趋势对人民币汇率政策和出口导向模式带来严峻的挑战,如果人民币不进行升值,中国面临的输人性通胀和热钱的威胁就更大。
  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周期面临结束,廉价货币不再有神奇的作用而成为了问题。具有相似特征的足美国战后在凯恩斯政策的主导下,1970年代遇到了滞涨,就如中国眼前所发生的一样。因此,目前的通胀不是经济运行中的暂时通胀,而是一种发展模式主导下的周期性增长的结果和结束,而且中国的人口结构与科技创新水平也无法继续支撑中国高速增长。
  这种通胀局面绝非通过限制价格、紧缩货币所能解决,而是需要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因为到了周期的尾声。扩张型的货币政策将会失去紧缩的弹性,经济体系经不起货币紧缩的冲击,比如日本1980年代末和美国2007年的持续紧缩最终制造了危机。但是,如果继续维持廉价的利率和汇率,则会鼓励炒作和通胀。
  因此,中国必须降低经济增长的目标,实施系统性的改革,比如减税、打破垄断、改革教育并制定鼓励创新的体制、健全社会保障、让政府退出经济活动、要素价格市场化等。这意味着要进行广泛的政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重新释放经济增长的空间。仅仅将通胀看作货币或者经济问题,有将通胀推向长期的风险,并最终陷入更可怕的滞涨,到那个时候,即使想推进改革,也将失去了改革的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5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