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在随之提高,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也研究出了高技术手段。下文经过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展开几点思考。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应用;思考
  一、水工环地质的概述
   水工环地质调查和研究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全球环境变化和推崇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将其引入更广阔的空间。随着全球经济、资源、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各国都调整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方向和部署,相应地,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的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水工环一体化研究为发展趋势。目前,各国水工环地质工作已经由过去以摸清资源家底为主要目的基础调查工作,转向以促进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战略思想,重点解决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上来。这个转变重视了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了资源信息、数据管理、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工作。传统意义上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水工环一体化研究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其服务领域更趋广泛,呈现出信息量大、功能多样的态势。环境地质学重要性日益显现。近年来,国际地质界对环境地质工作越来越重视,环境地质已经成为是地质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
   美国、英国等世界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环境地质的研究,把地质调查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在一起,拓宽了地质学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和趋势预测、自然灾害防治和减轻以及灾害预报预警,已成为环境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环境地质学也已成为现代地质学发展的生长点。
  二、水工环地质的应用范围
  当今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工作,已经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改革开发以来,以耗竭资源与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自然的发展道路,危及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促使人类对于自身行为进行反思,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只有协调相处,才能共存共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给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水工环新领域的调查工作越来越多。如:环境水文地球化学
  与地方病和人体健康的研究、生物地球化学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农业生态地质研究等。城市水工环地质研究需求增加。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水平又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城市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和经济活动的频繁,资源环境问题也非常严峻。
   伴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和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垃圾填埋场地质调查等逐渐成为目前水工环地质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地质一一生态学成地质学研究热点。
   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不断加强,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代表新思想和新方向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地质学与生态学的交叉正是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系统化的研究格局。地质―生态学以水―土―生态3个子系统组成的地质生态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存在形式、利用现状、形成和演化规律,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制约和影响进行综合和动态研究。虽然地质―生态学目前还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但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方向,它正逐步成为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三、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应用高技术手段对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GPS、RTK技术在水工环地质中的应用情况,使得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1 GPS技术的基本原理。
   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将无线电信号发射台从地面点搬到卫星上,组成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无线电测距交会的原理,便可由3个以上地面已知点(控制站)交会出卫星的位置,反之利用3颗以上卫星的已知空间位置又可交会出地面未知点(用户接收机)的位置。用户使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3颗以上的GPS卫星信号,测量出测站点(接收机天线中心)到3颗以上GPS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GPS卫星的空间坐标,据此利用交会法解算出测站点的位置。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工作方法是,在基准站上安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的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流动站)。在流动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和转换参数,然后根据GPS相对定位的原理,即时解算出相对基准站的基线向量,解算出基准站的WGS一84坐标;再通过预设的WGS一84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参数,实时地计算并显示出用户需要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2 RTK的基本原理。
   RTK技术采用差分GPS位置差分、伪距差分、相位差分3类中的相位差分。这3类差分方式都是由基准站发送改正数,由流动站接收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改正,以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RTK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台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置于流动站上,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同一时间、相同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将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后将这个改正值及时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电台传送给流动站,以求得流动站较准确的实时位置。流动站可处于静止或运动状态。数据采集与处理:90年代初,GPS资料由单点采集过渡到连续采集。使GPS技术的应用向前迈了一大步。地震资料处理的方式基本适用于GPS资料的处理。为了更好地将石油地震的先连技术;进到GPS领域,一些公司之间开展了合作。
  比如,1990年后SSI公司与地震图像软件公司(SISL)达成协议,SSI公司按地震资料输出格式设计PulseEKKOGPS系统将SISL公司开发的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用于GPS资料的处理。这些软件包括各类滤波、反褶积及资料显示等。据SSI公司1998年底披露,该公司即将发行改进软件EKKO三维2型软件。采用2型三维软件,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条件下试验下述不同软件的组台处理,以便提高数据的立体特征。该三维软件包括去频率颤动、噪声滤波、背景清除、包络线和偏移。透射法取得的资料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显示成解释所需的资料。
  SSI公司于1997年开发出可用于将GPS透射资料变换成可用于解释图像的软件。实施步骤包括:原始资料编辑和归类、采集波至、利用美国矿业局的地震层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层析成像处理,绘制速度、衰减及波傲图件以及图像处理等。和数字模拟研究而对GPS资料解释研究不够的现状,雷林源提出了与GPS资料解释工作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一些基本问题的求解。提出的基本问题包括电磁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波阻抗:地层分界面上电磁波场强的反射与透射系数;地层中电磁波速度和反射波的相位以及GPS探测深度等。在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加强地调项目的原始创新,下大力气抓精品,加快成果转换;加强项目运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搞好前期论证和总体设计;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用现代科技推动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加强地调基地建设,注重水工环地质调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专题性战略研究,完善水工环地质调查部署。召开全国综合性水工环地质业务研讨会,分别组织地区水工环地质调查联席工作会议。广泛掌握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了解国家有关环境、水资源和防治灾害等方面的基本政策和规划,了解不同地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部署水工环地质调查。
  参考文献
  [1]张人权等.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1).
  [2]杨裕云等.湖北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五十年[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3]黄润秋,面向21世纪工程地质的发展[J].岩土工程界,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2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