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树山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如何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笔者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
  一、以适当的数学史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教学中有机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数学的“杨辉三角”内容,如能联想到南宋著名的数学家杨辉,不是轻描淡写地把“杨辉三角”的内容讲清楚,而是加以扩展,讲讲与“杨辉三角”相关的数学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能激励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激发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以学业综合评价波动的客观分析为主要措施,渗透心理挫折教育
  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障碍时,因无法扫除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人生的道路都可能遇到挫折,战胜一切挫折,才能给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容易使学生遭遇挫折的主要方面有:
  1.学业综合评价的波动,达不到理想的要求,特别是一次考试成绩下滑,造成心理上的悲观、失望,从而消极学习,下滑速度更快。
  2.遇到难题解答不出,造成心理烦躁,甚至放弃对学习的追求。解答难题造成的心理挫折,最有效的方法是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帮助,指导遇挫学生解决一些数学方面的难题,让学生领略成功者的快乐,推动心理健康发展。
  三、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突破口,促使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即对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创造等。
  对学生学习过程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遵循学习规律和学习原则,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听课、记课堂笔记、复习和做作业的方法,指导学生课外自学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工具书查找、积累资料的方法等。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主要是对影响学习非智力因素的调节方法的指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克服厌学情绪,增强学习信心;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学习毅力,如何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四、以围绕过程与方法的良好气氛,营造心理健康发展的阵地
  数学课堂的学习气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制约着课堂学习的效率。我们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达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想象丰富。教师要成为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尽可能多地使师生之间产生共鸣。
  如,等差数列{an}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由这些条件能确定这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吗?教师引导学生将本题变为求前30项的和应怎样解答?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问题给出,学生的探索热情被激发起来了,立即投入到探索中去,学生给出了如下解法:
  生1:由结果Sn=3n2+n将n换为30得S30=2730
  师:好!抓住了特殊和一般的关系,这是学习数列要体会的思想方法。
  生2:设Sn=An2+Bn,则求得:A=3,B=1,所以S30=2730
  师:抓住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本质特征,这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有关问题的处理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个问题能不能运用其他方法求解?学生给出了解法。
  生3:∵S10=a1+a2+…+a10
  S20-S10=a11+a12+…+a20=S10+10d
  S30-S20=a21+a22+…+a30=S20-S10+10d=S20-S10-S10
  ∴S30=3×(1220-310)=2730
  师:灵活运用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另一求和公式,构思精巧,有的学生在其启发下,给出另一种解法。
  生4:可证S10,S20-S10,S30-S20成等差数列,
  ∴2(S20-S10)=S10+S30-S20
  把S10=310,S20=1220代入解得S30=2730。
  师:好!此法反映了等差数列的性质,能否探讨出更一般的结论?此时学生们探索问题的热情愈发高涨,大家积极思考。
  生5: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那么Sk,S2k-Sk,S3k-S2k成等差数列。
  师:棒极了!用这一方法处理有关问题简洁而明快。
  学生的本性是积极的,但一次受挫的心理因素而导致怕出错,不敢回答问题,长期的习惯形成了不积极思维。所以教师应围绕过程与方法的良好气氛,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善于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闪光点,给予积极肯定,营造心理健康发展的阵地。
  五、创设成功情境,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素质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成功体验是学习效果的一种正反馈,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核心要素。“小成功是大成功之母”,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创设经过努力能达到的成功情境,而且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以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学习动力。
  高中数学的学习阶段有各种大小型考试,有些学生存在着考试焦虑,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考试前的复习,也会形成应试中的紧张、焦急、恐惧心理,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
  对此,我们要重视考试前的心理辅导,培养良好的心理。在平常的小考中,通过一些话语,故意给学生制造紧张的气氛,紧张之后又营造宽松的氛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面对一些大型考试,考前的辅导与放松教育也必不可少,面对数学高考模式的试卷,考试前先科学分析自己答卷的可能情况,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在考试中,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要善于抛弃一些难题,12道选择题,遇到1~2个不会做是正常情况,6个解答大题,后3题的第二问可能被卡住,也不要慌张。只有正确认识,消除思想上的顾虑,增强自信,在考场上才会提高记忆和思维的效率,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总之,让我们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对待心理健康教育,自觉主动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和形式,适时进行心理辅导,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岑国桢.中学教育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09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