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时期的思想品德教学,能够从学生的认知习惯着手,通过品德的案例分析获得精神的熏陶,品德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心理教育,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快速的检索出学生的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诱因,根本上帮助学生走出认知的误区,能够以积极健康的思维进行互动,形成独立的思维意识,并在生活与学习中明辨是非,让学生在品德浇灌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与情感都不够成熟,此时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影响学生产生良性的思考,而思想品德的教学必然要打破以往照本宣科的模式,通过多元化的心理活动,让学生从内心世界里构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建立较为完整的心理测评体系,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从客观的视角更加明确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互相讨论参与互动,拓展学生自我进步的空间。
  1.深入研究教材,大力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小学的思想品德知识较为统拢,内容中不乏图文资料,能够触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生活感悟,实际上部分教师都并没有完全的发挥出品德的教材功用,只能依从表层面的文章进行讨论,没有深入的展开问题的探索,获得看待问题较为单一,没有多层次的拓展视野,学生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很多的知识并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理,他们的记忆也不够深刻,学习后仍旧我行我素,没有将自己的情况与接触到的品德信息融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化,新时期教师应吃透教材,每一部分的信息都有着潜在的教育条件,教师应挖掘教学中的启发性元素,使得品德互动更加灵动,学生的理解得到升华。引导小学生“认识自我”,能够妥善“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和“处理自身与集体、国家的关系”,建立完整、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体系,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断提高素养
  教师应将品德的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整合起来,采取趣味的形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导入课堂,让学生快速的参与到互动中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不发一言,鼓励学生大胆的抒发己见,教师不仅要阅读品德的教材,了解教材的知识重点,还应阅读有关的心理教育书刊,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目前小学生的常规心理活动,小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努力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言行举止,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促進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3.根据小学生的成长规律,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小学生处于发展初期,心智不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科学制定培养目标,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思想品德教学效果。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以理论性为主,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说教,会使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沉闷,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例如学习“农村和城市的明天”时,小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播放农村和城市环境污染、滥杀动物的短片,带领学生去动物园观看动物,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强化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4.交流讨论
  讨论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的交流。真正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包容、接纳、开放、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它能让每个个体体验到我的重要,我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大家就会在这个互动中,真诚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既分享自己的简介同时也在他们的表达只能得到反思与启发。可书面交流,口头谈论,全班讨论,辩论,小组讨论,脑力激荡,配对交谈,等多种方式。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心理发育还不完善,一个很好的安全的氛围会给孩子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到经验,从而也陶冶学生的心灵。
  5.角色实践
  人的心理素质要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在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断磨砺,才能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纯真、直率,有较强的开放性,他们的心理发展有较大的可塑性,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心理素质处理形成和发展时期,所以更需要重视在生活实践中训练道德行为能力,健全人格,并使他们原有的某些心理困扰,在客体的作用下得到清除。教师提供一定的主题情景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绎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学生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的目的。让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认同,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就应该走向生活,让孩子得到充分的体验和实践,学习到生活的规则。
  6.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努力构建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对于性格内向、言语很少的学生,小学教师应该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其大胆展示自我,表达自我,引导其健康成长。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学生,小学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其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不断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引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在小学生培养健康心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心理素质提高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认识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韵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3(8):119-120.
  [2]刘艳莉.思想品德课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J].现代教育,2012(2):79-80.
  [3]滕宇.论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辽宁师专学报,2014(5):125-127.
  [4]王琳琳.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52.
  (太原市杏花岭区三桥街小学  030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9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