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优势与误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淑婷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下教育领域的话语热点,它有着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师生交流的优势,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进入了片面追求高科技、盲目使用信息技术、轻视教师作用的误区,本文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落脚点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势;误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将视听结合,以一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丰富多彩的信息呈现出来。据有关报道,人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提供单一感官刺激,而是多种感官刺激的综合。学科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本门学科的的学习兴趣。中小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能看得见、听得见,而且还能实际动手操作,这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转化为学习动机。另有研究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的50%,在交流过程中这所说内容的70%。教师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要求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氛围,学生在眼耳脑手口并用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知识的直观感受,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深化。(2)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利于鼓励学生主动参于学习。在现代教学模式中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些学科的教学内容,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尽管老师讲的口干舌燥,也不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增强真实感的虚拟环境,打破知识在时空上的界限,增强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主动思考问题、构建学习内容,总结学习经验。另外,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最全面与最前沿的教学资源,学生在的信息库中进行筛选与组织的过程中,培养了自主学习所必须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与判断能力。简而概之,多媒体有助于教师设计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景,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情景,自主学习。(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由于时空的限制,教师几乎只能在课堂上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新的教育观念倡导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还是诤友,要求师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关系。多媒体的交互性为这一转变提供了平台,在互联网环境下,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将自己的疑惑传达给老师,具有方便性、灵活性、快速性。而且由于互联网的间接性与隐藏性,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心理环境,可能会请教老师一些当面不敢提出的问题,助于老师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为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奠定基础。有利于培养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
  (1)片面追求“高科技”,信息技术喧宾夺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看作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像使用黑板、粉笔一般自然,流畅。有些教师夸大了信息技术的力量,认为上课用多媒体是一种时尚,挖空心思的把课件设计的异常生动有趣。一会儿是声音、影视,一会儿是音乐、动画,的确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可结果不尽人意。课堂学习只停留在了感官享受和直观水平学习上,弱化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们大力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并不是要把传统教学手段全盘否定,而是批判性的继承。有很多知识点和内容只需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可达到很好的效果。可有些教师却忽视了这一客观性,一位追求“高科技”,这不但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糟糕的是贻误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2)“电子板”代替“黑板”,枯燥乏味。部分教师设计课件能力不够,只是单纯的用投影机代替了黑板,教师依然是主体,学生被动接受,传统的“人灌”衍变为目前的“机灌”,这与整合的初衷大相径庭。虽然机器播放的声音标准优美,但与教师那富有人情味的话语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莫要“人机对话”取代了“人际对话”。另外,并不是由教学实践中多使用信息技术就能实现的,有些只需要传统的黑板、粉笔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着“低投资,高效益”的原则,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需要时才使用。(3)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削弱教师的个人魅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有机的融合,它既不应取代教学内容,也不应取代教师的位置。学生对一个教师的认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这个活生生个体的认同,用叶澜教授的话讲是生命体的对接。一节课过多的运用多媒体,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面对毫无表情的屏幕和冷冰冰的鼠标,生命体的对接变成了流水线作业。教师的个人魅力荡然无存,教育目标自然也难以实现。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力还很薄弱,离不开老师的管束和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强调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如果只追求使用大量的现代信息技术,忽视了师生、生生及与计算机之间的许多项沟通交流,那么,它就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误区的建议
  为了更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其与课程整合的功效,结合以上谈到的误区,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正像影响人们生活一样在慢慢地渗透到基础教育中去,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是整合的实施者,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上好一堂课,并不是用信息技术代替粉笔就万事大吉了,关键是以现代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每门学科都有其特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结合中小学学科的特点。比如说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所以在整合过程中要突出这一特点。再如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所以信息技术对语文的支持表现在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写作资料更多样。这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提出了要求。(2)加强校内教师与其他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合作和交流。教师信息能力弱是以上误区二的主要原因,要加强对其培训,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实践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能锻炼出来的,尤其是中老年教师。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不熟练和课件设计存在问题,导致课堂出现教师忙于操作计算机的现象。学校可充分发挥其他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优势,节省老师利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搜索、整理、加工课件来源的时间和精力,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既具有实践意义又不失专业水平。建立网上教师交流平台,教师将自己的业务活动和成长经历以档案形式呈现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合作与共享,教师彼此之间取长补短,每位老师在交流中发现自身的“短板”和“最近发展区”。(3)要正确认识到教师的主体地位。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人做出了教师这一职业将会消失的预言。这种过度弱化教师作用的说法是不可能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老师的作用更为突出。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的现代教学模式,并不是每一个概念和问题都要学生自己去建构和发现。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这个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调整的互动过程,缺一不可。对教师的主体地位认识产生偏差,就很难实现信息技术更好的辅助课程学习的目标。
  基础教育是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小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不应偏离此轨道。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理论已经小有成就,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及早发现此轨道运行中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N].中国教育报.2001(7)
  [2]王晓萍.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教学中的优势[J].新西部.2010(10)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4]张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J].发展.20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7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