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心理契约的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昕

  【摘要】 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我国对心理契约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试对以往国内外有关心理契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包括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心理契约的维度,心理契约的内容,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心理契约;维度;人力资源管理
  
  一、国外心理契约理论的发展
  1.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和载体。Dunahee&Wangler认为心理契约的产生和维持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1)雇用前的谈判,形成心理契约的基础;(2)工作过程中心理契约的再定义;(3)保持契约的公平和动态平衡。Rousseau认为心理契约的形成主要包括四个阶段:雇用前阶段、招聘阶段、早期社会化阶段和后期经历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行为和信念对心理契约形成产生影响。Rousseau指出过去十多年对心理契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心理契约形成之后的问题及其反应变量,严重缺乏对其形成过程的关注。
  2.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也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是二维的和三维结构两种观点。一种是以Ro usseau和Parks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心理契约大致可分为两类: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另一种是以Rousseau&Tijorimala、Lee&Tinsley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显示心理契约由三个维度构成: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成员维度。心理契约的内容,即雇员和雇主对对方的期望在最近数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Hiltrop),这表明心理契约具有动态性,过去理解正确的心理契约现在不一定正确,对一部分群体来说正确的心理契约对另一部分群体可能就是错误的,因此,对心理契约的时间和对象的差异性研究对管理实践会带来更大的效用。
  二、国内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现状
  (1)在心理契约的界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曹威麟、陈文江等人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当事双方不通过某种显然的形式直接明了地进行意思表达而通过各种心理暗示的方式,在双方相互感知并认可各自期望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隐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李原、郭德俊(2002)在回顾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心理契约概念做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心理契约的概念、特点(主观性和动态性)、类型,并指明了当前研究的焦点和未来研究的方向。(2)在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上,陈加洲、凌文辁、方俐洛对中国企业和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存在与卢梭和Parks提出的两个类似的两个维度,命名为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李原(2002)发现中国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由三个维度构成:规范性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谢发胜(2006)研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经理人的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由交易型契约、发展型契约、情感型契约和管理型契约四部分构成,经理人心理契约的组织责任和经理人责任均包含交易型、发展型、情感型和管理型四个维度。
  三、心理契约的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的展望
  1.研究局限。(1)关于心理契约的定义许多学者仍在反复地进行探讨,这使得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受到很大的阻碍。国外古典学派和Rousseau学派之间的争议仍在继续,国内的学者对心理契约的研究缺乏延续性,使得许多工作重复进行,许多文章仍在重复回答概念问题,仍停留在国外学者的观点之上。(2)对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数据的收集大部分采用自述量表的方式,成熟的量表分析相对较少。(3)缺乏对心理契约的系统理论。心理契约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心理契约型成及违约上的研究,心理契约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研究的内容相对零散,缺乏动态的系统性。
  2.未来的展望。(1)心理契约的系统研究。鉴于目前关于心理契约的研究相对零散,关于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契约的违背及破坏过程、心理契约的维持、心理契约在组织或其他领域的推动作用应作为一个系统领域进行研究。(2)基于心理契约特征的拓展研究。由于心理契约具有个体差异性、动态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尽管研究者们早就意识到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在心理契约研究中的重要性,但一直以来个体差异在心理契约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却研究甚少。(3)心理契约在组织中的非普通雇员的研究。心理契约从最初提出直接应用在雇用双方的关系中,这种应用大部分关注的是企业的普通员工,企业的管理者,企业的高层技术人才对组织的心里契约的专项研究很少。(4)心理契约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目前心理契约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主要将其应用在雇佣关系中。除了雇用双方,心理契约在其他领域仍然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比如顾客与企业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等。这些领域在国外目前的研究尝试很少,国内有部分学者尝试在顾客关系管理中、在企业间的合作中应用。现有的雇佣双方关于心理契约的研究成果在其他领域是否适用,以及其他领域心理契约的应用将是个非常广阔、且应用性极强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原.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曹威麟,朱仁发,郭江平.心理契约概念、主体及构建机制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2):132~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00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