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创新思维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玲 李 琴

  摘要: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单一型、条线知识结构过于明显的人才培养机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以创新思维探索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文章从改革人才培养制度、丰富人才培养内涵、更新人才培养手段和改革人才评价制度四方面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
  关键词: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170-01
  
  知识经济发展,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单一型、条线知识结构过于明显的人才培养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以创新思维探索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乃是当务之急。
  
  1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学校园里学生迟到早退,缺勤的现象屡见不鲜,“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成为大学生学习状态的真实写照,而学生“找工作难,就业难”则是社会不容忽视的热点话题。不少大学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常常抱怨“大学生惰性太强”、“学风太差”,出现了大面积逃课,还有大面积补考、大面积退学。而与学校课堂相反的是图书馆里火爆的占座情况和社会上各类培训爆满的学校学生,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反映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深层问题:时代、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高校还停留在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口径窄,培养的人才基础知识单薄,缺乏综合、交叉优势;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忽视个体差异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学习被动,“唯书”、“唯分”,形成应试教育怪圈;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不够灵活,没有给学生以充分自主和宽松学习环境等。
  
  2 复合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向
  
  知识经济本质是知识创新,进入知识经济后,知识数量急剧增长,出现了知识爆炸的局面。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科技论文、专利数量还是新工艺等都以惊人速度增长。二是随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周期越来越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转化率提高。三是知识流程时间缩短。互联网的不断扩大和提速,使得知识传播达到了即时,除人为控制外,传递时间几乎达到了可忽略不计的程度。互联网的出现和信息高速公路设施的普及化、国际化,便整个世界不可避免地发生着一次巨大的变化和飞跃。因而知识经济是一个学习型经济,且是进行创新性学习的经济。这意味着人人都得“终生学习”。学习能力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更新知识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媒体的多元性、快捷性与信息来源广泛性,都表明进入了终身教育时代。已从单纯的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进入到培养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阶段;高等教育提供的不仅是系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校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校的培养目标要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基础,从知识型向能力型再向全面发展型转变;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正确的态度、社会责任、价值观等,形成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3 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举措
  
  3.1 在创新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制度
  ――淡化专业、拓宽基础、强化实践,增加选择、激励创新
  这几年,按学科大类招生成为发展趋势。在学生培养中,也应给学生更多选择权。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淡化专业概念,整合优势学科,建立以大学科群为基础的学习平台,深化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拓宽口径、夯实基础、强化应用,激励创新,提高素质,增加选择、分层培养,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战略。
  本科教育课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任选课程”四教学平台,各平台既有理论教学课程,又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通识教育,进一步推进学科大类综合交叉培养,实施前期通识课程与学科大类课程教育,后期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1―2年级完成通识课程,2―3年级完成学科大类基础课程,3―4年级完成专业课程与毕业设计。
  以学生为本,有效实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减少必修课比重,扩大选修课种类和数量,打破学院、学科障碍,逐步实现全部课程可选,最大限度增加学生选课学习自由度,充分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体现了拓宽专业口径需要;同时,为适应社会出现的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时某些单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出要求,在高年级,通过灵活设置课程来体现专业方向。这样既利于保证人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又利于培养学生具有某种专长。
  ――专业内涵在学科上的深度交叉
  积极推进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教育。二专业教育扩大学生择师、择课、择专业的范围,改变了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学生在四年的时间内,通过努力,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个性化”的有效途径。各学院应该积极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3.2 充实与丰富人才培养内涵
  人才培养内涵是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这里所指的课程除了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包括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集体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课程是人才培养内涵主要载体与形式。构建课程体系要解决“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确定和比例,必修课、选修课的确定和比例,课堂授课课程和实践课的确定和比例等。一般来说,学科基础课要坚持“宽”和“厚”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课程须坚持“专”和“深”的原则,真正体现本专业独特性,还要体现“新”的原则,要及时灵活的反映学术前沿的最新内容,体现学术与学科知识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在“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个课程教学平台中,精选部分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关键课程,每专业6―8门,兼具专业导向、文凭审核、课程建设三因素。核心课学分的取得是学生毕业资格审核重要依据。这些课的确定可在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课基础上,自主设置一些课,以体现学校特色。对于核心课建设,需学校给予一定投入,按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在教学内容改革、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3.3 更新人才培养的手段
  人才培养手段是指培养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既包括培养者与培养对象在培养活动中所采用教和学的方式方法,也包括进行培养活动时所运用一切物质条件。这里主要讨论教学的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工作中心环节和基本形式,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教学观任务,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是传授知识。在这观点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追求的是重点、难点突出、条理清楚、表达清晰、语言精

湛、讲解透彻等,一堂“好课”评价也总少不了这些评语。教师在课堂上把课讲好、讲精彩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讨论的机会。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方法和本领,把课程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基本目标,把发展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作为最高目标。应精简课堂讲解,扩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要逐步树立这样的教学观: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其标准不是学生“配合”教师的程度,而是教师配合学生的学习程度,看教师是否创设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是否能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意愿,是否使学生产生了问题和困惑,是否有效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构建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文体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的大课堂,形成综合的教育体系。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要积极利用社团活动、创新项目、科技竞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创业教育不仅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还应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作为大学多元文化中的一种来塑造。创业者需要勇气;创业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顶判力,创业者的财富观、诚信、守法意识,所有这一切都是创新人才必备素质。所以,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人才培养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平台。对所有大学生,不管将来是创业,还是就业,接受创业教育都是有益的。因为在当前这个创新时代,每个老板,每个公司创办人都要求你有独立开创一份事业的能力,正是每个创新人才必备能力。为此,有必要从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的开设,到开展创业实训、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四年本科教育中。
  
  3.4 改革评价考核制度
  在教学效果考察和学生评价中,与我们教学改革相适应,教师要努力做到动态、持续考察。除了传统的考试外,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课题研究、书面或口头报告等,以问题思考广度和深度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
  教学改革要给予学生充分选择权,真正实现“择专业、择师、、择课、择时”;通过学生选择权实现,引导激发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课程教学中,愿意花时间去构思课堂教学、花精力去动态评价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互动,在课堂中参与研究,从单纯“听者”,“答者”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论者”、“问者”,学会有益一生科学思维方式,学会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自觉进行成才设计,这样的学生才能在日新月异发展社会中有所作为。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需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学校、学院、教师要加强与社会、业界的联系,开放办学;加强教育与科研融合,加大学科交叉融合程度。另外,在软环境建设上,学生管理、人事制度及分配体系等也要进行相应配套改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6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