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感动与祝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泰宁

  《建筑创作》已经迎来“百期华诞”了。
  可以说,我是看着她“长大”的。也就在这不长的近十年间,《建筑创作》从一本报导面比较窄的刊物,成长为一个覆盖面遍及全国、为国内很多建筑师所熟知,所欢迎的刊物,在当前“办刊难”的社会环境下,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成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我为刊物全体工作人员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所感动。
  比起十年前,现在国内建筑类刊物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为什么《建筑创作》能够一枝独秀,让人们情有独钟呢?
  我想,至少有这么几条:
  第一,它是一本真正报导建筑创作的刊物。
  广大的建筑师,包括一些学生在工作学习中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了解国内外建筑创作的动态,能及时看到世界,特别是在中国土地上的中外建筑师的最新作品,这是建筑师们最感兴趣的,这与那些充斥着为了报奖、提职称而拼凑出来的,读之无味的文章刊物相比,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21世纪前期,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阶段,我们需要有更多像《建筑创作》这样的刊物,及时充分地报导国内外建筑作品和这些作品的创意,它不仅供给读者以充分的信息,而且还能从中思考中国现代建筑创作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趋势,给读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这里不能不提到;为了满足“内容”的需要,《建筑创作》有了自己的表达“形式”。过去看有些好的国外期刊常常很欣赏那种大篇幅,高质量的图片,因为这是建筑师全面的了解一个建筑作品所必需的。在这方面,尽管《建筑创作》还有提升的空间,但是对重要作品以大容量、高质量的图片予以报导,成了《建筑创作》的一个特色。特别是看到期刊几位特约摄影师的作品,感到很过瘾。
  第二、就是《建筑创作》学术思想的多元化。
  在国内不少建筑刊物似乎都在表现主编个人的建筑理念的时候,《建筑创作》走的是一条多元化的路子,在这里,既能看到“先锋”、“前卫”的作品,也能看到传统、“经典”的建筑,还报导了不少有自己创造的中外建筑师作品。这与那些自我边缘化的刊物比较起来,多元化的办刊理念,是当前建筑创作所需要的。
  第三,虽然是专业期刊,《建筑创作》的包容量比较大。
  一本杂志有多个栏目,还有副产品。我很喜欢看“文化”栏目,内容多样,像最近几期的田野新考察报告、读书扎记,还有每期必附的“建筑师茶座”,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茶座谈的都是建筑师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问题有大有小,但有不少闪光的高论妙语,很受启发。
  早就听说《建筑创作》还有更宏伟的发展目标,要完成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杂志向现代传媒平台的转变。从这十年的发展势头看,我看刊物主办者的目标是能实现的。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再过五年、十年,衷心希望她能成为权威报导建筑创作、特别是中国现代建筑创作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建筑传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0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