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电之父”揭秘核电真相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一度让人陷入恐慌状态。那么核电站究竟是怎样工作的?我国的核电是否安全?核电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欧阳予面向公众揭开核电的神秘面纱。
  欧阳予院士被人尊称为“中国核电之父”,他曾参与主持并负责完成了中国第一座军用生产堆研究设计工作,并担任秦山核电站的总设计师及中国援建巴基斯坦恰希玛首座核电站项目总设计师。3月22日,欧阳予在中国科技馆展开了一场主题为“世界核电发展形势与提高核安全要求”的讲座,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核电改进,从一代到三代
  面对来自各方的市民,欧阳予院士详细解释了人类利用核能发电的历程。欧阳予院士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从第一代核电机组过渡到第三代核电机组,核电的发展成就证明了其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
  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千千瓦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9万千瓦希平港原型核电站。这些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上陆续建成电功率在30万千瓦以上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电机组。到了70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发展,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400多台机组大部分在这段时期建成,称为第二代核电机组。
  欧阳予院士说:“第二代核电站的特点是应对严重事故的措施比较薄弱,那时认为发生堆芯熔化和放射性物质大量往环境释放这类严重事故的可能性很小,不必把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设施作为设计上必须的要求”。
  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了反应堆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大量放射性物质往环境释放的严重事故。这两次严重事故使世界核电发展进入低潮,也让从事核电的专家们反思。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美国的电力公司制定了“用户要求文件”(URD),明确今后新建核电站,必须把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作为设计的第一位,要将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比第二代核电站至少降低10倍。
  欧洲也出台了有同样要求的文件(EUR)。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把此要求列进了新的核电站法规,满足以上要求的核电站称第三代核电站。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技术比较成熟、可以据以建造的第三代核电机组的设计主要有:美国的AP1000(压水堆)和ABWR(沸水堆),以及欧洲的EPR(压水堆)等型号,它们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均比第二代核电机组小100倍以上。美国、法国等国家已公开宣布,今后不再建造第二代核电机组,只建设第三代核电机组。
  
  重点发展第三代核电
  欧阳予院士进一步诠释:“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再次说明了第二代核电站的弱点,第三代把预防和缓解堆芯熔化作为设计上必须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
  日本福岛核电站是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也属于第二代核电站,在设计上并没有把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作为必须满足的要求。其反应堆是沸水堆,也就是说冷却水(给水)直接进入反应堆,在堆芯吸收核燃料裂变产生的热量后变成蒸汽,蒸汽经过主蒸汽管道送到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欧阳予院士分析说,在这次日本大地震中,福岛核电站的管道、设备受到强烈地震而断裂、破坏,致使给水送不进反应堆。再加上应急柴油机发电的供油管线也被海啸破坏,致使应急安全注射水的水泵断电而不能运转,安全注射水注不进反应堆,致使反应堆堆芯燃料棒失掉冷却而烧坏,乃至熔化,从而发生严重事故。蒸汽管道破裂又使放射性核素碘-131和铯-137等泄露出去,而堆芯中密封核燃料的锆包壳管,在温度超过400°C后产生锆-水反应,放出大量氢气,氢气泄漏到环境中燃烧,发生化学爆炸,致使某些厂房倒塌。
  我国已有13台第二代核电机组正在运行发电。鉴于核电的优越性,为了增加核电装机量,前几年,我国曾经允许适当再建造一些改进型的第二代核电机组,但未来的重点还是第三代核电机组。2006年中央决策,我国选定AP1000作为我国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已引进技术建设了4套第三代AP1000压水堆核电机组,目前正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进行建设。
  欧阳予院士说,从安全性上讲,我国第三代核电站和正在运行发电的第二代核电机组相比,预防和缓解堆芯熔化成为设计上的必须要求,并将装备有蓄水池,在紧急情况下能释放出大量的水,从而达到降温等应急需求。
  欧阳予院士认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这4套机组建设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使我国不仅具有独立自主设计建造和系列发展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能力,而且具有继续改进、提高、创新、发展的后劲。
  
  低碳经济离不开核电
  技术上的进步再加上其经济性,核电的前景本来一片光明,此次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却给全球核电发展敲响了警钟,欧美多国相继暂停核电项目审批,并重估项目的安全性。
  核电究竟还要不要发展?怎么发展?
  对此,欧阳予院士肯定地说:“核电站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也不排放引起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对低碳经济贡献很大。所以,在坚持核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应该发展核电。”
  欧阳予院士也指出,地震等自然灾害是引发核电站泄漏的主要原因,此外,从历史上几次核泄漏事件来看,人为操作失误也会造成悲剧发生。因此,每一座核电站都必须制定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也可以降低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在讲座现场,来自市民对核物质的疑虑并不少,例如废弃的第二代核电站是否会造成核污染?欧阳予院士解释说,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在正常运行的时候都是回收的,都是密闭在里面不往外界排放,至于密闭的东西以后怎么处理,都有详细的退役计划,不是向外排出去的。
  受到此次核电危机的影响,目前我国也已宣布暂停审批核电站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并着手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这给近期多个省份争相申报建设核电项目的热潮泼了一盆冷水。
  核电危机是否被放大了?核电未来发展的路径究竟在哪里?
  对此,欧阳予院士并未直接回答,但他表示,要想发展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需要看政府的决策。“如果你想发展快一点,你就第二代核电站多建一点,风险也大一点。如果你想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你想建的快一点,就二三代都上,但风险也大了。应该着重地建设第三代核电站。”
  欧阳予院士强调,我国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核安全放在第一位,对正在运行的第二代核电站要严格核安全管理和监控。应限制新建第二代核电机组的数量,并更加强化第三代核电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1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