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读”中学和在学中“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沙沙

  【摘要】 对课文这种书面语言,必须通过朗读这种声音媒介,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它增加活力,跳跃着生命,使学生全面、立体化地感受。“以读为本”的语文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认真去实施,去贯彻。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对于一个教语文的新教师来讲,我在语文教学中磕磕碰碰,不断寻找语文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有点小发现提出来,希望把这点感受与各位同仁共勉。
  现在我们全市小学中高年级采用的是人教版的修订教材和课标实验教材,有不少课文,文质兼美,如:《钓鱼的启示》,作者还深入地表达了一个做人的哲理;《海上日出》一文创造了深邃悠远的意境,抒发了心灵的感动;又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充分反映出了抗日战争时期,英雄们为抵抗侵略者英勇牺牲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但对于小学生来讲,真正领略文章的美,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读就尤为重要。对这些文章,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
  我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北关教委的领导来听了我的课,评课时,详细地就这一课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我的所思 所为进行了点评,其中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我和所有新教师一样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读”。《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写得十分精彩,尤其是五位壮士奋勇杀敌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更能突出本文的主题,学生只有不断的反复去读,才能体会当时的场面,才能体会五位英雄的英勇,才能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现在,有很多新教师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课堂上,不等学生读完课文,就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准备好一个个问题,照问题答案设计板书,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发问。学生答对了,教师就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答不对,教师就再让别的同学回答,直到答对为止。问题答完了,黑板上就会呈现一个全文的分析提纲,简明扼要,一目了然,赏心悦目。教师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相要的答案,而学生的任务就是说出教师希望他说出的答案。课后,学生找重点内容的答案一背,这就算完成了一篇课文的学习。说实话,在我刚接触语文教学时,有很长时间一直在遵循这一模式。
  这样的教学结果会怎样呢?是使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吗?是使学生读懂了文章吗?都不是,课后检查的结果是有不少同学甚至连这篇文章读都读不顺,又何谈真正的理解呢?
  在前几天,我去胶州市实验小学听课,听的是五年级的《少年闰土》和六年级的《凡卡》这两节观摩课,这两节课都是坚持“以读为本”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读”贯穿始终,教师循循善诱,让学生将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读深入、读出美感、读出感情。学生就在不断地“读”中慢慢理解课文,逐步深入课文,最终掌握课文。
  读分很多种,教师要加以合理引导,就默读来讲,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有边读边想象的默读,又深入理解词句篇章的默读;朗读呢,又为了了解主要内容的感知性的朗读,又在老师用语言或画面创设的情境中的体验性的朗读,也有分角色的体验性的朗读……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段特点,引导朗读或默读,并在读中体验。
  朗读是语感培养过程中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有人也说过:“语言不等于言语”,“言语比语言的材料(词汇、语法)丰富得多”。因此对课文这种书面语言,必须通过朗读这种声音媒介,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它增加活力,跳跃着生命,使学生全面、立体化地感受。吕淑湘先生也说过:“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教学”。就是'破脚'的、'耳聋'的不及格的语文教学。
  如《刻舟求剑》的教学,主要是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如第三自然段的“有人催他”说的话,第四自然段“那个人不慌不忙‘说的话,要学生反复地朗读,还要读出语气,在读中体会“催”和“不慌不忙”的意思。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再如《圆明园的毁灭》,《再见了,亲人》等课文,情感性浓郁,学生更应该多在朗读中感悟。
  总之,“以读为本”的语文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认真去实施,去贯彻。
  收稿日期:2008-03-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