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韦特海默:视觉之谜与“思维风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1910年的某一天,有一个青年坐火车经过德国时,忽然想到人们是怎样觉察到运动的这一问题。那个年轻有为、爱思考的小伙子就是韦特海默。这其实是个困扰人类已久的问题,因为我们有时候会把不动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或是把运动的物体知觉为静止的。例如,电影和霓虹灯就是这样,它们本身是静止的,但是我们却知觉到它们是运动的。一般人想到这儿也就结束了。但是韦特海默则不,他在法兰克福下了车去买了一个万花筒,这东西使运动着的物体看起来是静止的。他在旅馆的房间里反复把玩,做了几次初步的观察之后,到法兰克福大学,请那里的心理学教授给他提供一些被试。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也称为“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从一个普普通通、色彩斑斓的万花筒里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良好的家庭环境:音符四溢的童年
  
  马克思・韦特海默(MaxWertheimer,1880-1943)1880年4月15日生于布拉格,父亲是一所学校的校长,母亲是有才华的音乐家。他从小生活环境很优越,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艺术熏陶。韦特海默受母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音乐的热爱,母亲在孕育这个小生命的同时也孕育着希望,她将满腔的爱和希望谱写成美妙的音符唱给爱子。韦特海默经常缠着妈妈唱歌给他听,每当妈妈一展歌喉的时候,他都会很专注地投入到音乐的世界里,甚至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父母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韦特海默从小学习拉小提琴,技艺精湛,这是他母亲非常引以为自豪的地方。爱因斯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也是韦特海默的挚友,他们不仅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互相支持,并且在音乐方面有强烈的共鸣,他们在闲暇之余会一起演奏,醉心于音乐的海洋。韦特海默曾经一度想子承母业当个音乐家,父母也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最后他倾心于心理学,可见心理学对一个年轻人的魅力有多大。
  
  自古英雄出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曹冲称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曹操以及众多官员都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却想出了办法,把大象放在船上,将船与水面平齐的位置记下来,之后再把大象牵上岸来,命人将一担一担的石头放在船上,直到水位再次与船上所标记的位置齐平。这样石头的重量就与大象的重量相等。我们可能会对这个故事不以为然,这有什么稀奇,与现在的技术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但如果置身于那个时代我们能够想出更巧妙的办法吗?这有赖于我们的创造性思维。
  韦特海默与他的挚友爱因斯坦有着很大的共同之处,那就是勤于思考。韦特海默资质甚高并且刻苦努力,父亲经常会给他一些启发,童年的韦特海默就非常注意周围世界的奇异现象。吃晚饭的时候,他会望着窗外的星空,父亲以为儿子在欣赏美丽的夜景,但是韦特海默的问题却出乎父亲的意料:为什么星星总是到晚上才出来呢?为什么它们有时候会躲起来?父亲总是很耐心地回答儿子的问题,并试图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让小韦特海默明白这些自然现象,鼓励韦特海默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韦特海默善于捕捉问题的习惯得益于父亲。
  
  口若悬河的雄辩家:惧怕写作
  
  1898年读完大学预科后,韦特海默18岁,同时进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法律。韦特海默是出生在布拉格的犹太人。大概是命运作弄人,他的长相有些孩子气,但是却秃顶,他蓄着一脸“俾斯麦式”的大胡子,看上去严谨又有些滑稽。他外表英武却不失浪漫的文学气质。韦特海默热情开放,富有幽默感和音乐天峨,他是极富煽动力的雄辩家。他的思想如同浩瀚海洋中奔流的海浪,强烈而不可遏止,并且一刻不停地涌动。因此甚至他自己也无法捕捉自己的思绪,只能任其奔放流淌,转瞬即逝。所以他惧怕写作,写作的过程会让他感到十分的头疼,达对他来说可能就如同要求一个乘坐飞机的人试图看清路过的每一片云彩一样,他觉得将自己的思想跃然纸上是如此地困难,因为每时每刻的思想都是那样的可触而不可即。“当一个人的思想快干光速的时候,他的思想将永远不朽。”
  他善于思考,并且经常尝试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他希望有一天能够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一直对于人类难以捉摸的心理现象十分感兴趣,干是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法律专业,转而从事心理学。1901年,他21岁的时候去了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学,后来又去了符茨堡大学。1904年,年仅23岁的他在符茨堡人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万花筒里看到的世界:创造性思维
  
  1910年,韦特海默到法兰克福大学任教。由于韦特海默经济上很宽裕,因此他做任何研究都不受限制,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做实验。从1916年到1929年,他在柏林大学任教并作研究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正是他才华横溢的黄金时间。
  1920年他写了《创造性思维》(1945年他逝世后两年才发表),直到今大还被公认为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经典著作。
  下面有一道题,您不妨试一下:
  一人,家住28层,他每天乘电梯下到底楼,但是每天下班回来却只乘到十三楼,十三楼以下的楼层则走楼梯,但下雨天他却一直乘电梯到顶层。请尽情发挥你的想像力回答这个问题。
  其中的一个答案是这样的:因为这个人很矮,而电梯楼层的按钮又是从低到高的排列,所以这个人平常情况下触不到28层的按钮,踮起脚只能触到13层的按钮,下雨的时候由于有雨伞的帮助,所以可以乘到28层。
  现在你对创造性思维是不是有了些感性的认识了呢?我们来看一下格式塔心理学鼻祖韦特海默是怎么说的吧!
  韦特海默喜欢举一个关于著名数学家卡尔・高斯的例子。这个轶事是说,当高斯6岁时,他的老师问班上的同学说,谁能最先算出l+2+3+4+5+6+7+8+9+10的总和。小高斯几秒钟就举了手。“你怎样这么快就算出来的?”老师问。高斯说:“如果我按1加2加3这样算下去会费很多时间,可是1加10等于11,2加9等于11,3加8等于11,等等,总共有5个11。答案是55。”他看出了该问题的结构,使他很快得出了问题的解决办法。
  因此,韦特海默认为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并不是建立在死记硬背、训练和外部强化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机械式的学习只能解一时之需,而不能使人受益终生。例如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高中时代拼命背一些化学方程式,到了高二哪怕再难的方程式,只要老师一声令下,要求我们将某某与某某反应的方程式写出来,并且配平,我们可以很快地给出答案
  大多数时间都是正确的。但是现在,恐怕当时只是小事一桩的方程式我们都要思考很长时间,也未必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很多方程式都是死记硬背的结果。韦 特海默非常反对机械的记忆和逻辑教学,他认为学习并且运用这种“逻辑规则”只会扼杀人的创造性思维。因为一旦我们学习了这种方法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去用这些法规,而不会有自己的思考时间。长此以往人会被这些法规占据头脑,而没有了自己的思想。遇到问题时,首选是参考过去的经验(可以是别人的或者足自己的),很少会想到创新。
  
  似动现象――“眼见为实”
  
  生活中的疑问:
  很多小朋友在手工课上都制作过这样一种玩具,将一张较硬的纸板对折,然后分别在这两个纸板上画海豚和彩色气球,将一根线绳固定住对折线上,之后扭动这根线绳使得纸板旋转,他们会看到奇妙的画面,海豚顶着旋转的彩球,如同在游乐场看到的画面一样。我们过去可能也玩过类似的玩具,但是如果我在这里向你提出疑问――为什么你会看到一个连续的画面而不是两个先后呈现的断开的画面,你能够讲出缘由吗?
  
  飞转的电影胶片:
  
  我们对电影并不陌生,随着电影业的发展,我们对电影的制作过程多少有所了解,可能自己也会尝试着在电脑上制作简单的录像节目,那么为什么数张独立的胶片会融合成为连续的画面,和我们平常看到的画面一样自然呢?
  
  拨云见日:
  
  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动态的呢?1923年,韦特海默发表关于“知觉群”的论文,揭示了这些现象的原因。
  让我们来看一下韦特海默与他的两位助手考夫卡和苛勒做的实验吧!
  最初,韦特海默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长的裂缝,先后在幕布上投射两条光线。如果这两条光线投射的间隔时间超过200毫秒,被试通常看到两条相继出现,独立静止的直线。如果两条光线间隔时间很短,例如30毫秒,被试则看到两条连续的光线也是静止不动的。可是,当两条直线投射的间隔时间为60毫秒时,被试就看到一条直线向另一条直线移动的过程。如果先呈现直线1,再呈现直线2,则直线l向直线2移动。像这种原来是两条静止的光线,能存一定的条件下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做“似动知觉”。虽然这个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知,但是作为实验,它是“前无古人”的。
  
  实践中的意义:
  
  我们可以利用似动现象来做很多事情。制作作动画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制作出奇异的视觉效果对动画至关重要,例如我们需要考虑放映图片的频率,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而且观看的时候让人觉得很自然。虽然知道这种画面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是自己确实在动画里看到了这种景象。例如,动画里经常利用快镜头,如果制作人对于似动现象有所了解,就能更好地控制画面的呈现频率达到最佳的效果。在设计舞台的灯光时,有时需要制作灯光闪烁的效果,这时除了要考虑舞台的灯光强度等因素之外,还必须要考虑到灯光的闪烁频率,怎样的闪烁频率和变换频率可以产生最佳的视觉效果。
  
  大师的辉煌与尴尬
  
  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韦特海默一家迁至纽约。虽然他只懂德语,原来一直都是用德语上课。但是令所有人感到惊讶的是,五个月之后他就开始用英语授课,并且用英语发表文章,苦攻英语的学子们无不感叹他的能力和魄力。但是第二外语还是给他带来r很多的不便,由于不能像表达母语那样游刃有余,韦特海默有时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他的学生对于他所讲到的“钝天使”和“锐天使”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经常会迷惑不解。事实上,韦特海默所要表达的是三角形中的钝角与锐角,由于角度(angle)和大使(angel)的发音和拼写都非常相似,所以才会引致这场误会。
  韦特海默一生都在研究格式塔,直到1943年10月12日在纽约新罗谢尔的家中因冠状动脉栓寒突然去世。而他的著作《创造性思维》在1945年,即他去世两年后才出版。1988年10月,德同心理学会将最高荣誉――“威廉・冯特奖章”授予了韦特海默。
  这就是韦特海默,一个富有诗意的,同时具有音乐天赋的心理学家。
  最后请你开动脑筋,完成下面的题目:
  要求用六根火柴搭成四个等边三角形。很多人只从平而下去考虑,因而无法解决。如果提示你从三维的角度思考的话,相信很多人都能解出来。
  又比如:在方形的九个点上用笔连续地,不重复划线,要求把九个点连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0599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