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高校“111计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11计划”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排名100位的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1000余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及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立100个左右的研发基地,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联合实施。
  如今,受“111计划”资助成立的基地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复旦大学的一位院士问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一土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负责人张福锁教授:“你们是怎么请到大卫・蒂尔曼博士的?”
  张福锁教授对这个问题并不觉得奇怪,因为他知道,蒂尔曼博士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明尼苏达大学的国际顶尖级生态学大师,如果农大是个一般的地方,就是花再多的钱也是请不来他的。于是,张教授回答那位院士说:“能够请到蒂尔曼,‘111计划’的作用不可低估。”
  引进国外智力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是引进国外智力的重点领域。“111计划”经过4年多的布局建设,已经形成了专家引进、团队协作、合作科研、人才培养、实力提升的良性循环,取得T--系列显著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已经批准建立了126个“11l计划”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基本覆盖了“985工程”和“211工程”学校。另外除了这126个已经批准的基地之外,还有17个基地作为二期培育。据2009年底的统计数据,“111计划”已聘任诺贝尔奖获得者39人,科学、工程等院士591人;开展项目1192个,发表SCI/EI论文21724篇,申请专利3434项,培养研究生21309人,获得国家级最高奖项182项,在“111基地”担任中方学科带头人的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545人。
  已批准建设的基地,在“11l计划”的支持下,每一个都是充满着生机、有着强大吸引力、寓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集体,比如:
  中山大学“光电及功能分子固体材料创新引智基地”通过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人才迅速成长:许宁生教授、陈小明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还和王雪华教授获聘国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陈军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金崇君教授、王成新教授入选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浙江大学的“信息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五个一批”:引进了一批世界一流专家;开辟了一批新的研究方向;带动了一批学术交流项目;汇聚了一批前沿高端人才;取得了一批特色科研成果,充分展示了基地的建设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的“材料介观性能表征及其尺度效应创新引智基地”通过人才引进和国际合作,建成了基地的载体――多学科材料研究中心。现在高端人才已汇聚了7名海外教授、5名国内知名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各3名,初步形成了一个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以材料介观行为为主攻方向的研究团队。“材料介观性”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同济大学的两个“111计划”基地,每年都请来10多个大师级人物,除了合作研究外,他们还给研究生授课,帮助同济大学培养人才。
  复旦大学“量子调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建设时,该校物理学平台正到了迫切需要与世界一流科学家合作的时刻,基地实施建设以来,复旦大学物理学高水平文章的发表数量实现了飞跃。
  引智让中国高校的学科与国际接轨,“111计划”的实施无异为他们插上了翅膀。
  中国教育部武贵龙副司长介绍说:“高等院校通过国家的投入,经过全方位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可以引进国外高水平的大师和学术骨干的基础。然而,随着高校自身的发展,如何与国际对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111计划’也是很成功的一个例子。这项计划实施以来,可以说在高校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大家普遍认为这个计划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计划,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科研团队的培养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想对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也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的。”
  我们请来的技术大师,他们在很多领域里已经探索了几十年,有了丰富、成功的经验,只要我们把好人才引进和使用的关口,就会事半功倍。上海交通大学的“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倪军,针对中国汽车产业在车身制造方面的特定需求以及实施条件的差异,完成了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沈阳金杯、长安福特等10多家企业的车身制造和车身质量控制的“2MM工程”应用,帮助提升了这些汽车企业的制造及自动化领域的学科水平。
  北京化工大学“插层结构分子材料的组装化学引智基地”的戴伟教授,早在1996年,就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措,辞去了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工作,成为北京化工大学的全职教师,用他自己的话说,“北京化工大学是我的单位”。
  其实,戴伟的举措并不“疯狂”,他说:“如果我不来中国,不来北京,也许我会后悔的。”因为他的事业在中国得到了体现――2005年,他荣获了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他还荣获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关于“111计划”,他说:“这个计划很好,它可以先吸引国外人才短期来工作,合作有成效后,再逐渐转为长期工作,这可以作为吸引国外专业人才的长期战略。在‘111计划’的支持下,有几位牛津、剑桥等大学的教授每年到我们实验室短期工作,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很大帮助。”
  在一个分工日益精细的社会里,协作与互补是必不可少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其结果必然是众人拾柴火焰高;“111计划”的实施对提升教研水平和提升人才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浙江大学“信息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褚健就风趣地说:“‘111计划’如同搭建了一个舞台,我们经常邀请一些国际演员来同台演出。他们跳的是桑巴舞,我们跳的是秧歌,时间长了,我们就学会了对方的舞蹈。”
  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作为“有色、稀有及粉末冶金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也深有感触地说:“中南大学的实践表明‘111计划’引进国际一流专家与我国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结合,注重国内外一流人才的互动和融合,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建设了超一流的平台,实现了超一流的成果。”
  中国政府基本探索出了一条路子,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科学人才成长的体制和机制。相信通过“111计划”等重大举措的实施,中国的人才队伍会壮大起来的,杰出的人才会培养出来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558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