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操作目标的利率政策操作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央银行作为货币的发行机构与货币政策的制定机构,其在货币政策制定、调整以及选用中对于利率政策有很大的依赖性。从宏观角度看,利率政策操作上进行的調整与变动会产生显著效果,特别是在货币政策的框架内,其对于国民经济中很多行业的发展也具有直接影响。本文将基于操作目标的视角对利率政策操作效果进行分析,并通过研究影响相关操作效果取得的因素提出更好进行利率政策操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利率政策 货币政策 操作
  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率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一项经济指数,利率的变动对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上各行各业发展等都会带去十分直接的影响。利率政策操作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宏观调控中的重要选择,但利率政策的操作本身较为复杂,利率政策操作目标的准确达成也会受到内外部很多因素的干扰与制约。现阶段,利率政策操作效果及目标的达成并非易事,探寻出更好进行利率政策操作效果及目标取得的一般性路径也十分重要。
  一、利率政策操作概述
  (一)利率政策操作的内涵
  利率政策操作是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一种常见策略,其是指通过利率及利率相关政策的调整来达到利率指数变化,从而达成公关调控目标的系列活动总称。利率操作本身较为系统,其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上进行的政策性调整措施在实际进行上会产生很多影响。通常来看,人民银行是利率政策操作的第一主体,这则是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权的一种外延显示。但也需要认清的是,利率政策操作本身会带来很多连锁反应与影响,利率政策操作的复杂程度也相对较高且需要对很多层面予以顾忌。这一状态下,利率政策操作的系统性程度便处于较高水平,且利率政策操作的现实难度也不断增加。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率政策操作已经成为了市场调节的重要选择,新时期,利率政策操作在应用上的空间也不断增加。
  (二)影响利率政策操作目标的几种工具
  在利率政策操作目标的达成上,存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比例和央行票据发行利率是三大主要的操作工具。其中存款准备金率对于利率政策操作目标的达成具有十分直接的影响,存款基准利率以及央行票据发行率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由于利率操作效果的取得以及目标的达成会受很多外部因素影响,这几种工具亦或手段在效用发挥上也会受到一些干扰。从应用频率上来看,存款准备金比例的调整以及存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在利率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存款准备金比例调整也往往会导致主要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上出现变化。但也需要注意到,任何一种形式地利率政策操作目标达成工具都不能被过度运用,一旦在运用上缺乏节制也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产生。
  二、制约利率政策操作效果及目标取得的因素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充分
  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充分是利率政策操作效果取得的限制因素,由于效果取得上的不理想,利率政策操作目标在达成上也受到了一定制约。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处于不断深化之中,这一状态下,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一直在积极进行。受制于金融市场在发展上的不成熟以及一些其它因素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进程相对缓慢,在利率政策操作上,行政化的色彩也相对浓郁。此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充分时,利率政策操作的效果取得会较为缓慢,各个行业以及宏观经济对于利率政策操作的反应时间周期也相对较长。这便导致利率政策操作尝试以及利率政策操作影响产生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不均衡,利率政策操作主体对于内外部形势也很容易出现错误判断进而影响到利率政策操作活动的进行。
  (二)利率政策操作风险一直存在
  利率政策操作本身是一种“收益”与“风险”并存的活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低与否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汇率上的变化也很容易传导至利率上调或下浮上。利率政策操作中,一些政策性工具的选用势必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往往是一种双向影响。一旦利率政策操作产生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积极影响,那么便可以认为利率政策操作风险最终产生。利率操作风险本身不可被完全消除,因此,利率政策操作风险便会成为利率政策操作效果及目标取得的制约性因素。伴随着宏观经济运转上复杂程度的增加,利率政策操作的风险诱发因素也很可能会不断增加,这也会在另一个侧面加大了利率政策操作的现实难度,且利率政策操作目标达成也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周期。
  (三)利率政策操作手段选用上较为固化
  理论上来说,央行可以运用较多的方式方法进行利率政策操作尝试,但现阶段,央行在利率政策操作上对于存款准备金比例这一工具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运用。一定意义上来说,在进行利率政策操作上,央行已经对存款准备金比例调整这种手段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从具体效果上来看,存款准备金比例调整这种方法在利率政策操作目标达成上的正向影响十分显著,但这种做法长时间应用下,市场对于这一策略的反应周期会不断增加,这便导致存款准备金比例调整的效用发挥时间周期会相应提升。此外,单纯借助这种手段进行利率政策操作会使得利率政策操作变得十分单一,利率政策操作的体系性优势也很难显现出来。很多商业银行在同行业竞争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会不自主地进行利润攫取,其在存款准备金比例调整上的应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也很容易导致存款准备金比例调整这种利率操作手段的功能发挥受到影响。
  (四)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容易被忽视
  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以及房地产等国民经济支柱性行业相关政策的变动通常也会对利率政策操作效果及目标的取得产生影响。首先,宏观经济政策变动无法被精准预测,市场经济体制下各行各业间都具有直接或间接地联系,某一行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发生变化也会对很多相关行业发展产生影响。利率政策操作虽然是在货币层面进行的一种政策操作,但其应有功能在持续发挥中很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的影响。在宏观经济政策变动无法被较好预测时,利率政策操作的频繁程度便会不断增加,而这种做法则会在无形中增加利率政策操作的时间成本以及经济成本。很多时候,利率政策操作中往往会在货币理论框架内忽视了实际经济运转中的一些政策变化,这也会为利率政策操作埋下一些隐患。   三、更好达成利率政策操作效果及目标的建议
  (一)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政策操作效果及目标的更好达成应当将利率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做基础,只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越发明显,利率政策操作上的顺利性才能有更好提升。国家层面应当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积极地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在进行利率政策操作时尽可能全面地感知市场发展动态以及市场反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是一个漫长过程,央行也要从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这四个层面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大数据时代下,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借助对大数据的搜集与分析来进行,而在对应的利率政策操作上则要更多地运用市场化思维及目光,转变利率政策操作理念并贴合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进行利率政策操作也十分必要。
  (二)强化利率政策操作中的风险防范
  利率政策操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更好进行利率政策操作效果及目标的达成需要对相关风险进行有效防范。风险本身不可被完全消除,利率政策操作中的风险亦是如此,在风险防范视角下对其进行对应的防范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具体来说,央行需要在进行利率政策操作前期对利率操作可能面临,甚至是可能引发的系列风险进行较好研判并制定出具体的风险应对策略。一旦不当的利率政策操作风险产生,央行需要根据风险防范预案进行对应解决。不仅如此,利率政策操作的进行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央行也要给予各商业银行一定的自主权,从而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充当利率政策操作风险防范的有效参与者并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较好应对。
  (三)灵活化进行利率政策操作手段选用
  利率政策操作效果以及最终目标的达成会受到利率政策操作手段选用上的影响,机械式地进行利率政策操作已经被证明并不可取,灵活进行利率政策操作手段的选用也十分必要。虽然存款准备金比例调整这种做法具有“见效快”的显著特点,但其具有很强的“一刀切”特点。为此,央行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主要手段,但在实际的利率政策操作中,适度运用存款基准利率、央行票据发行利率调整等手段。不仅如此,在进行利率政策操作时,一旦某一种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发挥出现了明显降低,其它的利率政策操作手段便可以进行同步式运用从而对利率操作政策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层额外保障,进而更好地将利率政策操作的体系性优势显现出来。
  (四)注重对宏观经济发展与政策的变动分析
  在进行利率政策操作时,宏观经济发展与政策的变动应当被较好感知,这也是利率政策操作相关活动进行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层面。值得注意的是,宏观经济发展与政策的变动虽然帶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整手段角度,力度较大且很多直接性调控措施的效果十分显著。宏观经济发展与政策的变动虽然较为多变,但很多政策,特别是产业性政策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在利率政策操作中,诸如CPI指数等重要经济指数也能够被较好参考。对于利率政策操作的主体而言,其应当对宏观经济发展及政策变动有一个大致的预测,并适度地进行利率政策操作,避免过于冒进地利率政策操作导致的一些利率政策操作风险产生,也只有运用一些相对稳健的利率政策操作手段,利率政策操作的效果才能更为理想。
  四、结语
  在操作目标达成视角下对利率政策操作效果进行分析时,利率政策操作目标达成状况虽然较为重要,但不能忽视利率政策操作效果的取得事宜,特别是在操作效果取得上的实际进程。新时期,利率政策操作的实际手段相对较多,不同的利率操作政策在实际操作效果取得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利率政策造作效果在取得上需要从更多的角度及层面入手,在利率政策操作目标达成后更是要不断进行利率政策的微调以进行利率政策操作结果的巩固。
  参考文献:
  [1]于波.基于操作目标的利率政策操作效果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7):68-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55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