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脱贫后如何不返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2013年开始实施的“精准扶贫”措施,虽然,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近五年来我国脱贫人口达到了6000多万,距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但是,脱贫任务依然繁重,面临的贫困问题依然不少,脱贫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不利于持续发展。为了避免出现脱贫再返贫,或者新增贫困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本文以在宜宾市兴文县的实地调查为基础,总结了脱贫情况、扶贫措施,分析了导致脱贫后返贫的原因,提出了脱贫后避免返贫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 医疗保险 产业扶贫
  一、脱贫情况
  宜宾市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结合部边远山区。是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四川省革命老区县,乌蒙山扶贫连片开发省级规划县。
  按照年人均纯收入在2736元以下列入扶贫对象的要求,精准识别出贫困户1.4万户、贫困人口5.4万人,贫困村57个,是四川省88个贫困县之一。
  2014年-2017年,兴文县已经实现36758人脱贫,27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2.07%降至3.9%。
  2018年,省市下达兴文县11000人脱贫、20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的目标任务。至2018年7月为止,已有15个乡镇达到“乡三有”的标准。在“村七有”方面,2018年拟退出2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通村硬化公路、学前教育设施、卫生室、文化室、文体活动广场已全部达标,通讯网络还有四个村未达标,预计8月底全部达标。“户六有”方面,2018年拟退出的2893户、11000人的教育、医疗、生活用电全部达标;2798户安全住房达标,余下104户预计8月底全面入住;2806户安全饮水达标,余下87户预计9月底全部达标。2878户广播电视达标,余下15户预计8月底达标。计划2019年摘下贫困县的帽子。
  二、扶贫措施
  根据我们小组实地调查走访了兴文县三个贫困乡镇的贫困村以及非贫困村中的一些贫困户,共600余户,总结出了如下四点兴文县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准扶贫措施。
  (一)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们调查的600余贫困户中有47.4%采取易地搬迁、34.5%采取危房改造的方式,在政府的帮扶下实现了住房有保障。确保贫困户住上“安全房”,同时使贫困户喝上“安全水”。除此之外通村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在我们所调查到的贫困村中全部达标。
  (二)产业扶贫
  在我们调查的贫困户中有81.17%接受了产业扶贫的帮助。各村因地制宜的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发展适宜的畜牧业。各贫困村也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给贫困户指导、培训,让他们掌握科学合理的种植油茶、冬桃、香芋、枇杷、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方式,他们学会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养殖鸡、鸭、猪、牛等家禽。
  (三)医疗保险
  在受到调查的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率高达78.3%,因此医疗保险绝对不容忽视,政府为贫困户支付医疗保险费用,并且实施“四个一点”政策,即“医保报销一点”、“医院减免一点”、“政府补助一点”、“患者自付一点”。再加上基础设施建设里的卫生院的建设,解决了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教育扶贫
  兴文县的教育扶贫是政府与五粮液企业联合进行的。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9.5%的贫困户接受了教育扶贫,其子女在兴文县内就学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将得到不同金额的教育补助,在生活费上会给予补助,住宿费上给予减免等。除此之外,我们走访到的毛村还有农民夜校。以此方式来增长贫困户的知识素质水平,增强其竞争力。各村秉承着“扶贫先扶志”的思路,将贫困户脱贫的思想与决心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建立起来,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
  三、脱贫后返贫的原因分析
  我们在兴文县调查到的贫困户中脱贫后返贫的情况暂时还没有出现,但其他地方或者我们没有调查到的贫困户出现了脱贫后返贫的情况,为了防范于未然,本文对出现脱贫后返贫的情况进行了如下原因分析。
  (一)产业扶贫效果不到位
  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种植的农作物,产品市场较小,易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产品季节性强,经济效益低下,不利于提高贫困户的收入水平,脱贫效果不稳定。
  (二)因病返贫
  虽然有医疗保险的扶持,但治疗地点是有限制的,当地的医疗条件无法治愈的时候,只能去外地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就医,这样的报销比例并不太高,会给贫困户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最后又会导致其重新进入贫困状态。在脱贫后返贫的贫困户中因病返贫是主要原因之一。
  (三)思想问题
  少数贫困户靠政府补助脱贫,靠政府兜底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也不在少数。在我们调查过程中有5.6%的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跟我们的谈话中提出了还希望政府多给予点金钱上的补助,思想中透露着因为自己是贫困户,所以政府就该一直帮助自己,有政府兜底,知道自己什么都不做也可以获得金钱上的补助,自身并没有形成依靠自己的努力脱贫并且绝不返贫的决心,过多的依赖政府。
  四、脱贫后避免返贫的措施建议
  (一)产业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因地制宜推进符合各村资源特点的帮扶项目,保障薄弱地区的长远发展。政府在鼓励贫困户种植经济作物之前就该与邻村、邻乡镇、邻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尽量避免出现太多村种植同一种经济作物,造成市场上的供给突然大幅度增多,形成供过于求的情况。
  第二,既然开始种植了就意味着供给肯定会增加,那么就需要政府牵头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给产品找到向外输出的销路,开发市场。尽可能的避免在本地市场上供过于求,造成滞销的不利于提高贫困户经济水平的情况。
  第三,对于很多运输成本高、不便于长时间保存的经济作物,政府还可以联合企业带动当地有能力的农户一起打造产业链生产,产品深加工,以此形成一个具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还可以提高经济作物的附加值,并且便于储存和运输。例如,在共乐镇福寿村种植的樱红李,政府可以打造一个天然无危害的本地特色品牌,借助互联网将其外销出去,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剩余的由于外观等因素无法售出但无质量问题的,制作成为水果罐头,这样既便于保存,又可以增加本地的就业机会。这样虽然是一举多得的,但是仅靠贫困户的力量,难以形成一個品牌,也很难形成一个产业链,这时候就需要政府的引导以及企业的扶持。   第四,还可以因地制宜的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农家乐,或者水果采摘园等,依靠第三产业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医疗保险方面
  本文观点认为我国的医疗政策虽然已经在不断的完善,也在不断地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层次较低,医疗费用还是偏高,医疗费用负担沉重。我国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大。以英国为代表的NHS医疗制度,不仅在医疗费用上大幅度减轻了公民的负担,还能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近年来英国卫生保健支出只占GDP的9.5%左右,远低于美国的14%。对于收入高,要求高的人群就会选择进入私立医院就医,在公立医院就医的费用极低,医疗管理网络中的经费来源约85%是政府的公共财政拨款。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韩国这些税负较低的国家都参考了英国的NHS系统。除去这些发达国家,泰国的“30铢计划”对于泰国本国的实际情况,也是十分有利的医疗保险政策。所谓“30铢计划”,是指参与该计划的国民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每诊次只需支付30铢挂号费(约合6元人民币,月收入低于2800铢的公民可免交),即可得到免费的基本卫生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服务和健康促进服务,包括健康体检、计划免疫、计划生育、妇女和儿童保健、艾滋病及口腔疾病预防等;两次以下的分娩服务;门诊和住院服务,包括医学检查、治療、康复以及《国家基本用药目录》规定的药品和医疗用品,以及正常住院食宿等服务。
  因此,在我国现有的财政能力水平下,是可以借鉴上述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从根本上的解决我国公民看病贵的问题。实现真正的脱贫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为此要想实现脱贫,并且维持脱贫成果,使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就必须加快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尽可能的减少因病致贫的人数。
  (三)思想教育方面
  对于存在“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户,不仅应该给予物质帮扶,更应该注重思想帮扶,改变他们的懒惰思想,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内心想脱贫。面对这个问题,政府绝对不能偷懒,只有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必须让他们明白脱贫还是得依靠自身的努力,在思想上建立了脱贫并且不返贫的决心,并且明白自己需要不断地奋斗,才能实现脱贫后不返贫。除此之外,为了增强贫困人口的竞争力,技术培训,文化教育也是必不可缺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扶贫先扶志”,只有先将贫困户的脱贫思想建立起来起来了,才有利于相关的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结语
  扶贫攻坚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想扶贫成果得以巩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其贫困的因素,脚踏实地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路线,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扶贫机制,确保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探析——以四川省兴文县为例[J].沈军.当代县域经济,2015,15:42-43.
  [2]精准扶贫驱动下生态经济发展趋势[N].王占义.经济参考报,2019-01-16.
  [3]脱贫人口返贫: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风险控制[J].郑瑞强;曹国庆.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
  [4]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邓维杰.农村经济,2014(6):78.
  [5]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J].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6]区域发展视角下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及脱贫的思考[J].万君,张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7]试论在精准扶贫中如何防返贫[N].汪德贵.遵义日报. 2017-08-10 (008).
  [8]大力发挥扶贫工作中的政府主导作用[J].白美林.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06期.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12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