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民办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国外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变革已完成自“学系、讲座”向“学群、项目群”的转变,国内高校也纷纷探索建立管理新范式,民办大学以其组织架构的灵活性,在从“专业管理”向“课程管理”改革的浪潮中占有相当的优势。本文介绍了民办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重点以西安欧亚学院物流贸易学院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实践为例,说明构建课程中心模式,搭建高效、灵活的“赋能”组织结构,激发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并推而广之为我国民办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管理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基层学术组织;课程中心
   一、基层学术组织发展历程
  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有的基本结构,是大学发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础单元,其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平台,并起到规范和支撑学科发展的作用。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已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中的基础和重心。
  我国高等教育的基层学术组织经历了几个发展浪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借鉴前苏联“大学—系—教研室”模式,构建了基层教学组织形式。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随后,部分高校开始取消教研室,陆续成立研究所、课程组等专门的科研机构。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提高教师业务和教学能力,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该意见掀起了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高潮。
  据国内学者调查:“在部属大学中,以教研室作为基层学术组织的占46.8%;地方大学中,占54.4%。”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基层学术组织大部分还是在延续传统的教学管理范式——“专业管理”。教研室的主要职能是组织该专业内的日常教学,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学期执行计划、教学大纲的撰写和修订,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安排,任课教师管理等,它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基层组织保证。
  高等教育中以“专业管理”范式为主体的组织结构,虽然有利于专业发展和方向研究,但却不能適应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新专业的申报,以及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等新趋势。国外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变革早已完成自“学系、讲座”向“学群、项目群”的转变,国内也开始探索新路径。宁波大学通过推行专业与课程群负责人制,并与岗位聘任及岗位考核相结合,使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得到统一,有利于教学建设与教学质量提高;绍兴文理学院魏小琳教授在《构建高校教学管理新范式:从“专业管理”向“课程管理”的转变》中提到:高等学校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方式,才能更好更高效地传承知识、培养人才,是‘专业’问题的实质”。
  二、民办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现状
  民办高校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转化为大众化的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以市场导向的敏感性,其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并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民办应用型本科产学研的多元化业务体系和以全人教育为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在民办高校的基层学术组织中实现纵向行政流畅通、横向学术流活跃的组织特性,其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也已迫在眉睫。
  “战略决定结构,结构追随战略”,当战略任务明晰后,基层教学组织结构就要有承担和出色完成这个任务的功能。依此路径,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重构和组织功能定位便清晰可见。因此,基于民办应用型高校战略规划,以跨专业融合的任务、项目、职能为驱动,改革基层学术组织,解构以专业为单位的教研室模式,以课程管理为范式,建立课程中心,从而充分挖掘教师个人潜能,增强学院活力,实现高效、灵活的“赋能”组织形态,是实现基层学术有效创新的有效途径。
  以协同创新的方式建立和完善民办应用型本科“问题导向”的政策范式,把握学科交叉发展的新趋势,突破传统的单一学科视野的局限,积极探索基于问题或项目的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的、多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高度重视通过形态多样的项目组推进组织的矩阵化,致力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多样化与灵便化的创新。
  西安欧亚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以管理、经济为主,艺术、文学、教育、工学等协调发展的国际化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目前在校生有22000余人,下设会计学院、物流贸易学院、金融学院、休闲管理学院、文化传媒学院、人文教育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居环境学院、高职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50余个专业,是陕西唯一一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院校,西安欧亚学院在成立的20多年期间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现已经成功转型为民办应用型高校的标杆。学校现已建立“校-院—基层学术组织”三级组织两级管理模式。校院共同为基层学术组织提供资源支持、环境保障和基础服务。
  “校—院—基层学术组织”三级组织两级管理模式
   三、西安欧亚学院物流贸易学院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实践
  (一)物流贸易学院改革背景
  物流贸易学院是西安欧亚学院下设的二级分院之一,属于四大商科学院之一,主要专业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四个本科专业。目前有专职教师41人,行政教辅人员15人,在校学生1915人。
  学院一直以来以教研室为单位的管理模式虽然强化了专业特点,但鉴于战略方向、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与特点,该模式在教育教学方面、人才培养方面、社会服务方面、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已无法满足未来战略及业务的发展需要。
  1.教育教学方面
  不利于专业融合与调整。就业形势要求高校专业紧随市场调整,而现阶段教研室体制下的专业管理固化,无法快速满足专业方向调整要求。
  不利于信息的沟通与传递。教研室模式阻碍了信息横向和纵向传递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不利于跨学科课程建设。专业的融合会催生出新的课程,而平行化的教研室体制无法满足跨学科课程的建设要求。   2.人才培养方面
  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教研室专业模式教学下, 人才的培养口径窄,培养复合型人才难度大。
  不利于教师的培养与提高。教研室内部化发展,与其他专业沟通较少,教师参与跨学科课题的机会受到一定制约。
  3.资源利用方面
  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教研室体制下,专业内部的师资、经费、实验室以及合作企业等资源,基本上只服务于本专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4.社会服务方面
  不利于大型科学研究与为社会提供服务。教研室作为基层学术组织, 在承接科研项目、为社会服务中往往作为一个实体出现, 但由于受人数、学科面等因素限制,所以难以承接大项目, 其科研水平受到影响, 为社会服务能力相对比较弱。
  (二)课程中心改革具体方案
  课程中心改革思路:打破原有专业教研室壁垒,对高校基层学术组织进行改革与创新,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打造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组织模式。建立围绕教学、课程建设(课程研究、课程开发)、产学合作和社会服务的实体型基层学术组织。
  1.课程中心模式
  基于学校和分院战略规划,依据“校—院—基层学术组织”三级组织两级管理体系,以跨专业融合的任务、项目、职能为驱动,改革基层学术组织,解构以专业为单位的教研室模式,建立课程中心,充分挖掘教师个人潜能,增强基层学术组织及学院活力,实现高效、灵活的“赋能”组织形态。
  2.课程中心模式的改革目标
  组织形态与环境变化相匹配,利于高等院校三大职能的发挥,适应基层学术组织跨专业发展趋势。
  组织结构与分院战略规划相匹配:组织结构支撑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转型。对应学院三级组织两级管理模式,实现纵向行政流畅通、横向学术流活跃。
  工作任务与员工发展相匹配:教师工作任务从被动执行实现到自主选择,人员角色实现从单一到多元转变,人员能力从单一技能实现多样能力组合。
  3.课程中心组织架构
  通过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简化原有的教研室层级,减少行政教辅人员与专业教师人员的沟通难度。通过原教研室结构与课程中心组织架构对比图,可以清晰看出课程中心模式的矩阵式结构。
  4.课程中心组织人员配置
  课程中心主任:负责课程中心工作的全面开展。
  课程中心副主任:负责协助主任完成课程中心的工作开展
  课程群负责人:负责根据专业方向和内容进行课程群的组建,协调教学资源等工作。
  项目组长:负责临时工作项目组工作的开展
  教师:以不同课程群及任务项目小组的形式进行组合,在课程群负责人和项目组组长指导下完成课程建设和相关项目工作
  5.课程中心前期实施工作重点
  改造以专业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建立跨专业的基层组织,实施跨专业课程计划,集中一些专业领域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大跨度合作培养人才。成立跨专业实验室/工作室,调配多方资源,建设跨专业实验室和工作室。成立跨专业研究中心/课题组,融合多领域方向的教师、企业资源,实现多专业领域的成果汇聚。成立跨专业社会服务项目组,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加强与产业联系,培养跨界思维和能力。
  6.课程中心改革实施保障
  (1)建立新型基层学术组织的考核激励机制
  动态调整完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关注对基层学术组织输出结果的评价考核,加强对基层学术组织成员的激励力度,建立员工淘汰退出机制,在绩效考核上制定弹性考核制度,形成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
  (2)探索适应新型基层学术组织的多种薪酬制度
  对专职教师实施结构工资制和年薪相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充分焕发工作活力。
  (三)实施效果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方案首先由院务会论证通过,然后在全院进行分享,充分将组织目标、改革背景、改革方案等详细宣贯,得到了全院教师的理解与支持。青年教师都表示对新的组织结构充满期待,蓄势待发,在新的平台上展現更好的自我,也能获取更多资源。随后,物流贸易学院快速成立了课程中心管理团队,打通四个专业。结合现有的办公空间,通过将专职教师的发展方向进行实践型、教学型分类,调整了办公工位。将课程中心主任与专业负责人集中办公,课程中心产学副主任与产学实践型教师集中办公,课程中心教学副主任与教学型教师集中办公,实现办公空间的流动和高效利用。该方式减少了日常沟通成本,有利于学院和教师个人的年度绩效任务完成,也使得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在一个大课程中心平台上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风采。学院领导表示通过这种横向拉通的做法,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每个人的日常表现,也为每年的绩效排名评定提供了依据。课程中心模式下教师角色被重新定义:从被动接受工作到主动挑战任务,从被管理到参与管理,从一个执行者变为像主人翁一样行动。
  结束语:
  “永远不变的是变化”,民办高校一直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之路上不断创新。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创新方法有多种,如何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改革、制度优化及运行机制治理,充分激发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是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1]宣勇.高校内部治理变革的逻辑起点[J].探索与争鸣,2017(08).
  [2]赵海峰.基于“课程”的基层学术组织构建[J].大学教育,2017(12).
  [3]郭为禄,林炊利.《大学运行模式再造——大学内部决策系统改革的路径选择》[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02).
  作者简介:
  杜  丹(1988-)女,西安欧亚学院,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18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