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审计视角下的医院绩效审计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强推力施,一系列新一轮的医改举措于2016年正式进入“深水区”,并在公立医院加速落实与深入推进。社会各界纷纷聚焦公立医院的改革,要求借助绩效审计对公立医院的改革成果展开客观全面的评价。但怎样提高医院绩效审计的有效性,现阶段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与实践,加上公立医院绩效审计存在单一、指标设计不完善、审计过程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医院绩效审计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并针对医院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医院 绩效审计 审计评价
  现代审计事业经20余年发展渐渐进入现代化审计的道路,但相较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是非常明显。[1]20世纪中后期,我国审计理论界始建国家审计制度,医院绩效审计问题适时正式被纳入探讨范围及发展方向。这期间的绩效审计的方法在大部分医院改革制度中均存在。我国审计机关在医院审计方面,主要表现为真实性与合法性审计,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非常少。这主要是因为公立医院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准公共性与正外部效应,难以界定绩效评价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完善的医疗改革以及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愈加突显出绩效审计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位置。对医院的经济活动展开审计分析,既是总结已完成的财务活动,也是执行财务预测的基本条件及财务核算管理工作的年度起点,在医院经济活动及运营管理循环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医院绩效审计受医疗卫生行业多重性等特点的影响,致使医院审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既往实施的医院审计项目,主要是在审计重点中纳入医院的财务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财务收支有无违纪违规行为、是否存在乱收费等诸多内容;未较多地关注医院的运行绩效、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等方面,因而在审计视角下对医院绩效审计展开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医院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开展医院绩效审计是实现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推进工作正在全国公立医院践行开展,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现代化医院如何实现科学发展。[2]就醫院来说,若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立足于优化整合现有资源水平,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加快核心竞争力科学发展,加快医院整体目标建设。如今,落实现代化医院管理的一项必然要求便是开展医院绩效审计。绩效审计一定要将经济监督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优先考虑医院建设的质量与效益,统筹管理,合理分配所有资源,不断进行集约型的医院经济的构建。审计部门应重点关注并配合资源配置整合流程中所反映出的无效率、无效果、无经济的活动,以及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财务收支问题等事项。
  (二)开展医院绩效审计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日渐增多的医患纠纷以及社会大众对医疗服务期望值的上涨,相应地促使医院加快提高自身的综合管理水平,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法宝便是开展医院绩效审计。[3]医院绩效审计应从经济性、效益性与效果性的层面综合分析与评价经济管理的各项资源,查找与剖析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这样既有力支持了医院的会计核算,又能够对医院不断完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实现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医院绩效审计的现状
  (一)管理层对医院审计现状认识不足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场所,未较好地结合经济效益和医疗机构进行考虑,片面地觉得物质资料在生产领域中的产物就是经济效益,和医院的关系不大。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医院审计工作的重点发生改变,倾向于医院绩效审计的真实性,认为开展绩效审计会对真实性审计造成阻碍。审计人员对开展的绩效审计工作并不了解,缺乏知识经验,停留在介绍国外资料;未根据我国医疗现状研发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医院绩效审计模式,医院审计工作不论是理论,还是操作均比较复杂,以致我国医院绩效审计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二)医院绩效审计基础薄弱
  医院绩效审计的基础依赖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相应的数据资料,这是现阶段对单位展开审计的主要方式。若要查找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保证所提供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否则就会失去医院绩效审计工作存在和评价的价值,出现相关部门做无用功的现象。如今,我国医院绩效审计工作存在严重的资料数据造假行为,绩效审计的基础不强,使医院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严重阻碍。
  (三)医院的审计方式过于落后
  目前,我国医院绩效审计工作的关键点落脚在财务收支审计,尚未融合医院绩效审计工作,财务收支审计未体现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现阶段,社会发展提高了对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简单的定量审计方法已无法应对审计的目标,定性和定量的相互融合已成为现代医院绩效审计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4]同时在制定审计策略时,还需将医院的发展现状结合起来,制定同其情况相符的审计方案。长时间滞后的管理模式是造成审计方式落实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不论是在审计方式,还是管理方法上均无法符合时代的发展,由此便让审计方式方法和现实医院绩效审计工作需求的差距慢慢拉大。
  (四)统一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同医院财务审计相比,一直以来制约医院绩效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评价标准很难确定。1999年前后,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标准,包括《医院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医院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医院绩效评价标准》《医院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标准给医院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对医院绩效评价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进一步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5]但对医院的绩效审计而言,现阶段还未有一个明确的医院指标评价标准,也缺少医院绩效审计方面的准则性质的可操作性指导文件,如此一来就无法深入展开医院绩效审计。   三、改善当前医院绩效审计现状的对策
  (一)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从传统固化的思想观念中突破出来,对新时期契合“医改”政策的审计特征予以重新认识,主要是将传统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差别进行区分,清楚地知晓政府审计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审计。[6]肯定审计机构的地位,将一定的地位与职位赋予审计机构。认真对医院的具体运行模式进行考察,区分领域内的相关工作,明确内设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理顺审计思路,将其审计的目标和审计的重点综合确定出来,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提升医院绩效审计基础
  提升医院绩效审计基础便是加强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的监管,让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得到保证。[7]医院建立的财政结构必须与审计署下发文件的要求相适应,建设同其相适应的医院绩效审计部门。将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工作做好,对医院绩效审计工作进行完善,而这也是我国医院财政审计部门的职责所在。为保证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医院必须设计可行性方案,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目标是否能够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过程是否严谨,目标考察是否公平公正等。
  (三)明确评价原则,规范评价标准,建立评价体系
  医院绩效审计有着诸多不同的对象,很难统一衡量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故须对几个评价的原则予以明确。第一,结合审计绩效与审计公平,坚持独立性原则,不能有失偏颇。第二,结合绩效审计和医院审计。第三,结合医院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尽可能让短期医院绩效服从于医院长期绩效,让医院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保证。医院绩效审计标准应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8]其中,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等均包括在定性标准中。而政府预算、计划的各项具体指标、业务规范和经济技术指标等则属于定量指标的范畴。总而言之,要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绝对量指标以及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相对量指标综合反映出来。
  (四)完善审计体系,创新审计方法
  在相关部门尚未将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制定出来之前,各医院须把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展开必要的研究。从传统方法的束缚中突破出来,大胆创新,制定和自身实际相符的标准与规范,最终让具有专业特色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形成。医院对内容创新要引起重视,同过去财务收支审计相比,绩效审计在广度与深度上均有很大改变,因此需选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方式,从多个领域(投资审计、财政支出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逐一突破。之后再向纵深拓展,向面上铺开,将大部分审计领域覆盖。[9]同时注重结合,坚持结合常规审计和绩效审计,也可结合财务财政收支审计,结合预算执行审计,结合与领导干部经济責任审计。重视评价和衡量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在财政资金运用效益中的情况。将工作重点突出,立足于大规模地开展绩效审计以及尚不具备条件的情况,可选择一些重点单位、重点资金、重点项目作为试点,整合审计力量展开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
  (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现阶段,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很少有和绩效审计要求相符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而当务之急便是加强绩效审计培训。[10]需借助多种形式、多种类型,通过诸多渠道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促进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与开展绩效审计的工作水平的提高。重点将审计人员的思路拓宽,要让审计人员拥有创新能力。可将不同于财务审计的问题找出,秉承联系发展的观念看待审计查出的问题,并将其解决。要积极开展对审计人员的培训,让审计人员对医院工作有十分深刻的了解,并对医院的业绩进行有价值地评判。要培训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重点提高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经验。要展开包括统计学、社会科学、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的具体绩效审计项目的技能培训。
  四、结语
  医院应在绩效审计专项活动的开展上给予重视并加大力度,客观评价医院的经营管理状况,深入浅出地结合多项分析来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如卫生资源的效能结构分析,医院发展创新能力分析,医院现金流量情况的分析,医疗市场分析,成本费用控制分析等。将优化配置医院现有资源的建议和措施提出来,帮助管理者更加合理地从宏观、微观层面调控医院工作,利用卫生资源,促进卫生服务效益的提高,快速协调发展卫生事业,同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作者单位为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 王啸.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 朱海蒂.以公益性为导向的我国公立医院政府监管机制形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3] 沈砚亭.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
  [4] 赵中莲.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5] 张丽新.医院领导人政策责任审计及其在新医改政策境遇下的应对[J].中国总会计师,2013(8).
  [6] 贺鼎凯.公立医院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7] 黄梅娜.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经贸实践,2017(11).
  [8] 陈忆,潘悦华,崔梦迪,等.公立医院临床医生的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研究:以上海瑞金医院北院为例[J].中国医院,2017,21(3).
  [9] 董音茵,李萍.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实行绩效工资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7(3).
  [10] 贾露.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分配制度改革趋势及方式探究[J].天津财会,201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32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