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风景名胜区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为带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取得前后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产生的变化,得出在一些旅游业发展较好的民族地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作用明显;对于基础薄弱的地区,效果则暂时不显著,但是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从而建议少数民族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地区旅游业,充分发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作用,进行有效挖掘。
  关键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8-0482-01
  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
  中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称号,自1982年设立以来,已公布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共有244处,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对风景名胜区的后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第八批名单中,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景区,分别为湖南省凤凰风景名胜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须弥山石窟风景名胜区等。
  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
  湖南凤凰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山清水秀,自然地理位置优越,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苗族、土家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在此聚集,独具民族特色,在2012年获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凤凰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湖南省凤凰风景名胜区旅游收入和地方生产总值建立联系,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取得前的2006年-2011年和后的2012-2017年对比发现,虽然在取得前后的旅游收入都呈上升趋势;但从表格的折线图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在2006年-2011年旅游收入占地方生产总值呈波动上升趋势,其地方生产总值增长率波动较大;2012-2017比重持续上升,旅游业的主导作用愈发显现,且取得称号后的趋势更明显,每年占GDP的比重波动较大,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旅游业作用十分显著,地方生产总值增长也符合经济新常态的要求,提质增效。
  旅游收入对经济的贡献度量化学术界暂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现在一般采用的旅游贡献率进行替代。旅游贡献率指的是旅游总收入增量占GDP增量的百分比。根据现有数据,通过计算可知2006-2011年凤凰的旅游贡献率波动较大,且平均贡献率为1.46,明显小于2012-2017年的3.06,这显示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取得前后旅游贡献率有显著差异。在取得称号后,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为切入口,加强凤凰古城国家5A级景区创建,积极开展当地建设旅游项目,举办国际鼓文化节等多场旅游活动,采取系列宣传措施,举办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取得一定成效。
  须弥山石窟风景名胜区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地区回族人民众多,带有明顯的回族特色;须弥山石窟历史悠久,周围环境优美,宗教特色浓厚。近年来须弥山石窟风景名胜区发展曲折,吸引游客到来带动消费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服务不到位,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
  通过对须弥山风景名胜区所在地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缓步上升,旅游业作用显露,并且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旅游业不是其关键产业,在称号取得前后旅游业作用不明显,所占比重小,对其贡献率较低,增长不明显。实际情况表明在称号取得短期内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但从长期来看,须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潜力大,充分打造可以增加旅游优势。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初见成效,迎来须弥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新高潮。
  总的来说,对于原来有旅游业基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民族地区,称号的取得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可以借机进行宣传引导,进行合理利用。对于旅游基础较差取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民族地区,称号的取得带来的影响不明显,贡献率低,存在运用不合理,开发不到位的问题。
  三、建议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是对景区的一种肯定,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其所体现的作用也各有差异。
  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民族地区,应该继续挖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经济价值,发挥其附加值,同时注意景区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注重文化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带动人民就业发展,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对于经济发展较慢的民族地区,应该加大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合理利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到与称号相匹配,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发展经济,宣扬民族文化,促进综合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6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