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层医院内部控制过程存在难题及应对方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医疗制度和基层医院现代化改革的时代背景,结合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院内部控制的现状,探讨了基层医院内部控制过程中的暴露出具体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基层医院内部控制所应关注的关键事项及其价值作必要的分析,以此为基础,着重对改善基层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和现代化手段做详细的讨论与阐述,旨在为基层医院的现实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基层医院;内部控制;难点;优化举措
  基层医院作为与我国国民健康发展水平和疾病救助服务水平密切相关的医疗服务机构之一,对其人、资、财、技、环等要素的内部管控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基层医院医疗及健康服务的质量与效果。在当下医疗制度及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对其内部发展各要素全过程、精细化的管理与控制已经成为基层医院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环节。但由于基层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发展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且不具备健全而科学的管控机制以及全面的管控环节为有效支撑,再加上管控人才、管控环境与管控技术缺乏,进而造成了基层医院内部管控的诸多难点和问题。
  一、基层医院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医疗改革的深入,带来了基层医院功能结构和医疗服务模式的不断变化,传统而单一的内部控制系统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城镇居民对于基层医疗服务高水准的发展要求,虽然当下基层医院在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多尝试与努力,但仍然在现实的运营发展中暴露了诸多管控的难点和问题,这些难点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控制制度以及管控流程引导和支撑的困难
  严密而精细的内部管控需要科学可细化的管控目标、完善适用的管理制度以及上下衔接紧密且权责合理牵制的管控流程为支撑[1]。但在很多基层医院的管理发展过程中,诸如人员考评、成本控制、风险管控和财务核算等方面也没有一个可细化执行的管控目标。在管控制度的构建与优化上,没有有效结合基层医院的发展现状,无法全面涵盖内部管控各项活动的全过程,进而带来了各个层面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再加上内部管控流程设置的不完善,各个部门的沟通与衔接缺乏科学流程的指导,从而严重制约内部运营发展的效率性和质量性。
  (二)控制环境的薄弱以及管控思维内化的困难
  基层医院需要通过完善的制度贯通于整个管控过程,并通过人员权责的细化和意识的强化达到对于基层医院现代管控文化与环境的构建。但是,在现实的发展中,一方面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度的不够,另一方面则由于上下全员对于现代化内部管控内容和价值认识的缺乏,导致基层医院在内部管控环境的构建与实施内化上存在严重不足,进而无法形成制度管控和自我管控的思维,也就难以全面激发基层医院改革和发展的活力。
  (三)缺乏风险评估意识与观念
  医疗改革带来了基层医院更多发展与提升的契机,也造成了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内外部风险业已成为制约基层医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很多基层医院的发展思想仍然滞留于传统医疗机构垄断运行的概念之中,在风险的预估、评价、分析与决策上能力严重缺乏,进而无法在风云变幻的医疗服务市场中通过发展思路的灵活性转变、内部管控过程的高效化统筹、医疗服务层次的多样化提升等方面给予风险有效的规避与消除,造成基层医院发展缓慢、隐患重重。
  (四)控制活动与环节的难点
  基层医院的内部控制环节和重点关注事项繁多,尤其是在对公章及财务章等重要印鉴的管理、人员考评与晋升的管理、医疗资源及办公资源的管理、现金与财务收支的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与成本管控上存在着诸多管理难点和问题,有些基层医院甚至在内部管理中缺乏其中必要的管理事项,或是很多管理事项合并为一个部门统一监管,进而造成管理环节的缺失,管理流程的随意、管控权限的过度自由化,也就极容易造成徇私舞弊、暗箱操作行为的发生。
  (五)控制手段滞后,沟通与监管失效
  医疗服务水平的现代化提升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平台予以多样化的支撑,而内部控制的深化更需要借助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达到对各个要素的精准控制,但是很多基层医院依然停留于传统的人工控制和整合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极易造成失误,再加上没有完善的沟通和监督机制作为指导,其内部沟通与监督管理行为存在着形式化和无用化,因此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引入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平台和大数据管理手段,将极大提升沟通与监管的效能,更能带来内部控制过程化把控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二、改善基层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内部组织,建立完善且可细化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控制流程
  基层医院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制定完善的医疗服务发展目标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内部控制目标,通过对内部管控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对基层医院内部组织机构更加有效而合理的配置,并设立审计、预算、价格等专业化的监督机构,达到因事设岗、权责明晰、监管有效、协调高效的组织关系设置,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全面而有效。
  在组织架构不断优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细化规章,参考医院内部管控过程中的实施难点和重点问题,建立包括结构和决策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资产保护控制、职工能力与业务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审计控制等各项控制制度[2]。并结合不同控制系统的发展实际,对其相关的制度进行可执行的细化与深化,达到涵盖全面、重点突出、责任牵制、标准合理、程序健全管控体系的构建,从而为基层医院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构建科学化的人才考评机制和培养机制
  实现对于基层内部各层面的质量管控,其核心的要素在于对人的管理,因此为了达到管控制度和管控流程的高效化实施,就需要在对各个部门人员的招聘、监督、管理、考评和培训上予以重点的关注。一方面严格把控招聘与晋升环节,设置与岗位发展相适应的评判标准,并对人员的素养、能力进行全面的调查与测试,避免由于人员设置的失误而造成管控效果的劣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考核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还要对其的道德修养、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服务意识进行综合性、客观化的考评,进而带来人员队伍发展的和谐和健康;此外,还要不断强化对于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培训,适时优化培养的理念、内容与模式,并对医院文化与管控环境的构建在人员培训中予以深化,从而为高水平的内部管控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强化预算管理和风险评估
  预算管理是现代化内部管控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内部控制体系运行质量的关键监督手段。因此,为了实现基层医院内部控制水平的多维度提升,就要结合医院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将其资产和资源的配置方式通过预算量化的形式予以科学化地表达,并通过预算的编制、预算的细化执行、预算的过程化控制和预算结果的量化分析与考核等措施达到对医院各个层面的优化控制。预算管理需涵盖基层医院运营业务的方方面面,包括医疗及办公物资的采购、管理与服务的收支、财务收支、投资收支等等,从而为各个部门以及医院整体对于业务行为发生的管控提供标准与指导。
  而作为风险的评估与控制也是基层医院必须予以关注的重点,其主要是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两个方面对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预估、分析和决策,当下基层医院的风险控制主要涉及(1)资产结构风险控制;(2)投资风险控制(设备、基建和技术等的投资);(3)信用风险控制(主要是医疗的事故和医患矛盾);(4)信息风险控制(医疗信息和医院信息的存储、整合与利用以及信息安全);(5)合同风险控制这五个方面。
  (四)引入信息化管控手段,提升管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
  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移动管理终端,实现人员考评的实时管控、财务信息的电算化处理、资产信息与医疗信息的高效存储和多维分析等现代化管理效能,不仅能全面提升管控的效率,还能带来管控水平的精准化信息辅助与平台支撑,进而为高质量的内部管控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结语
  强化基层医院的内部管控要结合医院的发展实际以及医疗服务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时代背景,从目标、制度、人才、环境、体系以及手段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实现内部管控的目标化、全过程化和精准化,从而为我国基层医院的健康发展带来充足的内部活力与提升动力。
  参考文献:
  [1]白凤霞,李伟.基层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研究[J].现代经濟信息,2011 (17): 63-75.
  [2]赵光宇.浅析基层医院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7 (14): 96-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89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