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小企业经济是维持社会稳定、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中小企业的管控能力及治理水平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内部审计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一、中小企业概述
   中小企业是规模结构较小的经济实体,这只是一个相比对大型企业所给出的一个定义。因为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很难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中小企业的具体性质特征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所以人们更愿意从“质”与“量”的角度来定义中小企业。
   “质”也就是对中小企业做定性分析,用来反映其本质特征的。美国经济学家卡普兰认为中小企业几乎不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没有专门进行科研与分析的机构,也没有设置执行个别职能的专业人员。中小企业不能发行有价证券来获取营运资金,投资银行也會因为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较弱而不愿意对其投资,中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
   中小企业规模划分的数量界限就是“量”,一般来说,人们会从企业员工的数量、企业的实收资本和一年内的营业额的多少三个方面来划分企业的规模。因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相径庭,故而有关“量”的标准也就不会一样,各国都会结合自身的基本国情对企业进行具体划分。
   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现状
   1.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科学
   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始于1983年,当时为了让企业接受并将内部审计这种新制度运用到企业自身的管理实践中,政府部门实施了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所以企业领导层对内部审计机构并没有倾注太多的关注,只是摆设在企业用来应付他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与独立性根本没有保障。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中小企业的高管层会认为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所以有的中小企业在会计部门设置审计岗位,也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有些企业设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如生产部门、销售部等平行设置,对同级部门的审计工作很难进行,审计结果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都得不到保障。且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直接服务于领导层,无条件的只需按照上层领导的交代办事即可,内审部门的自主性很难发挥。
   2.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100家中小企业有关内部审计现状问题进行调查,从审计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内部审计人员培训情况及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三个方面对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可以看出,内部审计人员教育水平在专科及以下的有56.39%,偶尔培训与从不培训的高达86.47%,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在1-2人的为57.15%。这三者均达到半数以上,说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普遍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以及缺乏后续培训。
   职业道德素养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内部审计人员可能害怕打击报复或是经不住诱惑而知法犯法、徇私舞弊,违背客观公正原则,在实施审计程序时敷衍了事,有意的规避可能会导致重大错报的事项等,发表偏离企业实际情况的审计报告。
  3.中小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
   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层可能因为自身规模较小、业务数量较少而认为没有必要再增加额外的成本来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决策层错误地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很好地查错防弊。即便有的中小企业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也可能会因为管理层认为他们为内部审计部门支付的成本高于其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便以节约成本为由,放弃内部审计部门。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知程度只停留在眼前的利益层面,而未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内部审计机构为企业创造的价值。
  4.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选择的审计方法不恰当
   从理论上讲,内部审计也应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式。但事实上,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没有被广大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接收应用,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审计方式依然以账项导向审计为主,而没有采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体系。
   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采用的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的账项导向审计方式,这种审计方法主要起到查错防弊、确保企业资产安全的作用。审计对象主要是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并没有参与到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去,更不用说为企业创造价值了。对风险审计和管理审计只停留在表层,并没有过多的涉及,远远没有达到现代内部审计的要求。这说明中小企业没有与时俱进,没有采用更为适合现代经济体制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对引起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缺乏思考。
  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1.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都会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色彩,因为它们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影响下才设置的,而不是因为生产经营的需要。中小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都不标准,内部审计部门并没有得到特别的授权去审计与其平行设置的其他职能部门,所以在实务中,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可能会举步维艰。这样会导致其没有直接审查平行机构的权力,也会造成部门之间的冲突或人员之间的冲突,产生审计风险。
  2.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综合素质高且又具有综合技能的内部审计人员并不少见,但相应的,聘请他们需要支付的薪资也相对较高,中小企业会出于对人力成本的考虑而只是聘用普通的审计人员。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内部审计机构,而是由会计人员兼任的,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难以提升。而且中小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重要岗位多由企业主或是其亲戚担任,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时会产生不能得罪“领导”的想法,因此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便要大打折扣。   3.中小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企业框架结构不完整的现象,没有标准的企业执行程序,我国又不要求中小企业对外披露财务信息,领导人通常会忽略财务风险的存在,诸如此类原因,都会导致管理层忽视内部审计的功能,甚至是根本就不知道内部审计的存在。
  4.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模式落后单一
   现在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方法依然采用最为基础的账项审计方式,其中抽样审计方法是内审人员惯用的审计手段,由于中小企业的规章流程并不规范,内审人员很容易会忽略可能导致重大错报的事项,假若他们选取的审计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特征,由此样本推测出的审计结论就没有代表意义。对于业务复杂多样的企业来说,单一的审计模式很难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依赖电算化以提升效率,计算机审计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使用单一落后的审计方法完成的审计工作没有质量保证且会产生较高的审计风险。
  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1.完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
   在中小企业中要尽量避免某一高层领导同时监管审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首先,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要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在部门内部实施明确的岗位分工制度,每个审计人员都有自己要负责的工作,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次,要尽量避免越级报告,因为每一级别的领导都有自己要负责的具体事项,越级报告可能会影响彼此的工作。最后本人建议中小企业可以设立如下的组织结构来完善组织机构。
   由组织结构图可知,负责审计实务工作的内部审计机构执行的是双重报告制,其目的有两点:第一,向自己的直属上司审计委员会作报告,可以随时汇报工作进度,可以将遇到的困难汇总解决,毕竟多人的头脑风暴会优于个人的苦思冥想。第二,向经营层作报告,可以及时向经营层反应在内部审计中发现的各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同时给出调整意见供管理层参考。因为各个部门会认真对待直属上司的建议,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也会提升内审的效率。
  2.提高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严格筛选内部审计的从业人员,对于内部引进的审计人员,要通过专业知识、职业道德考试,才可加入到内审部门任职工作。对于外部招纳的优秀人才,要学习企业文化,培养外部人才对公司的忠诚度并快速融入企业,找到归属感,尽量避免人才流失。之后,所有的新人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使其快速了解内部审计工作。
   其次,做好入职后的各种专业技能培训,比如审计软件、office办公软件以及企业文化的培训等。还要及时学习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等,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意识和知识结构与时俱进。
  3.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在思想认识方面,各级职能部门都需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支持内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管理层要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经常听取审计建议,并对审计部门的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求双方共同进步。不只是高级管理层要重视审计工作,也应该要求其下属部门支持审计工作,认真听取审计意见、执行审计决定。对于那些在审计工作中故意设置障碍、提供虚假财务数据以及那些屡查屡犯、不知纠正问题的人员,要追究其责任。
   其次,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可以尝试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相互结合的审计队伍。从其他职能部门抽调骨干人员或是领导级别的员工进入内部审计部门兼职,让这些“领头羊”充分了解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所在。还可以聘请外部专业技能人员进行专项服务,主动招纳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且同時兼具财务、审计、计算机、法律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4.更新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
   中小企业应利用计算机带来的便利,推进审计软件的使用,因为有了审计软件,内审人员就可以独立导入与审计有关的财务数据,根据审计进程的需要,随时随地生成财务报表。这样就可以避免掉被审计单位为了掩盖某些“事实”而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的可能性。在审计过程中,内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被审计单位或是其他人员难免会有些抵触情绪,此时内部审计人员要随机应变,尽量消除这些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丁云.浅谈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风险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49-50.
  [2]乔智华.中小企业合同管理的内部审计现状及完善对策建议[J].中国商论,2019(05):148-149.
  [3]陈岩.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案例分析[J].财会通讯,2018(04):82-85.
  [4]康健,边涛涛.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8(14):37-38.
   [5]温鹏飞.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128-1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91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