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世纪末,高校就业分配制度改为自主就业。20多年来,由于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导向,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就业问题,也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落实,而提前做好教育引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重要环节,职业生涯规划的早、准、实,会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普通高等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成长成才极为关键的大学基础教育,其教育开始的时间一般也是最早的大一上学期,大学生如果能通过课程对自己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对自身未来能找到科学、准确的定位,能提前开启或点拨自身的人生理想规划,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有很大促进意义。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顶层政策。随着国家宏观上对高校分配制度向自主就业制度的转变,扩大内需、企业转型、就业扶持、鼓励基层就业等国家政策上的方针实施,普通高等院校结合一系列的政策实际,落实到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合理地建设课上教学和实践操作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三)普通高等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受学生的欢迎以及外界的关注,使得其在普通高等院校教育中拥有重要的意义,再加上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较晚,理论基础薄弱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规律把握不足。这就需要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有机融合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机制当中,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在普通高等校园当中承载着更多的教育意义。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瓶颈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关系。截至目前,有关普通高等院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部分研究盲目跟学生就业混在一起,虽然职业规划的落脚点和着眼点是学生就业,但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就业,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实现更大的就业效果和就业满意程度。
  (二)大学生的迷茫期过长。大学生在初入大学校园的不适应或者说过度适应,会导致大学生的迷茫期增长,大学以前,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是由班主任、家长、学校教务工作人员有规律、有组织、有秩序地管理,可以说是没有真正意义的课余时间。而到了大学,学生课余时间很充裕,课余生活也很多样,会正确有效处理自己的课余时间的学生较少,另外,还有对专业的认识不清,更有调剂专业的大学生对专业认知更少或者是没有认知,分散大学生的校园认同和获得感,长期以往下去,大学生学习漫无目的,最后到高年级才有意识,而且没有有效的方式、方法去谋划,过度挥霍的大学时光,就业时感觉能力不足,身心疲惫,有先就业再择业想法的学生数量增加,最终导致就业期望与自身不符合,学生工作后跳槽的情况增加。
  (三)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普及低。虽然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者都知道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重要性,但就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这门理论而言,每个初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才刚刚认识,学生对自身所在学校、所学专业、社会行业的了解途径甚少,学习中缺乏“有的放矢”,没有让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有效方法,理论落不到实处。2.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方法不高。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变更不及时,课上授課效果不好,学生上课状态不佳,教学满堂灌的事实还有待加强,教学没有体现学生在教育成长过程中的主体这一事实。没有因材施教、因人规划,忽略普通高等教育配套的体验教与学。3.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队伍有待提高。一般情况下,普通高等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教师较少,承担课程的主体教师是由学校党政领导或者专兼职辅导员,在教受课程的同时还要承担平时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对应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教育资质,有的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就上岗授课,没有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提高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业务能力。
  三、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
  (一)夯实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教学实践。1.科学的理论知识。以学生为研究导向,科学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新知识,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大学时期学习的基础课程,它关系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职业能力积累,对未来就业和职业规划有着指导和引领作用。随着课程理论知识的持续加深,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授人一瓢水,身有一桶水,所以教师要不断培训学习、不断探索真知、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才能教授好知识,做到教书育人。2.灵活的授课方式。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导向,课堂上要应用灵活的方法教授,利用新媒体在课堂上重视“灵”的突出,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授课形式与时俱进,注重一(下转第105页)
  (上接第66页)种新的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巧妙地在课上做破冰活动、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的兴趣岛探寻、MBTI性格理论的四个维度的性格探索、技能获取的理论和论述、价值观的实质游戏、世界工作地图等等。在授课过程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上课有趣,积极参与,课上注重体验而不是满堂灌,学生的参与率提高。真正能做到在课上“玩着、闹着”就把课程学习了,把知识学到了。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探索。1.健立服务规划。对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分别从学生的兴趣探索、性格探索、技能探索、价值观探索、工作世界探索、决策、求职行动计划、再评估等9个方面下功夫,通过采取立体化的、全方位的方式,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获得相应的价值引领,形成完整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和认识,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服务中心,科学地从心理学规律、教育学规律上疏导大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少走弯路、少碰墙壁,多体验、多渠道、多角度进行指导,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性、方向性、时效性。2.拓宽资源路径。知识常新,要促进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要加大教师培训、盯课、企业调研等方面的鼓励和学习。一要不定期举办校内有经验的教学团队报告;二要聘请行业内专家到校开展培训;三是鼓励在校教师去职业生涯规划课开展较好、与本校同类别的高校3-6个月盯课学习;四是让企业的人事到学校结合行业内人才需求宣讲;五是行业内的校友回学校开展经验交流。3.建立教育机制。在不断加强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要强化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物质待遇的同时,要让教师不断参加高水平教学交流的各类别培训,不断提升行业了解和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的合理性曝光率,给予相符合的课内外或者社会实践的精神和物质支持。对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工作要沿用好方法、创新老方法、探索新方法,加大社会实践的教育,建立校、政、企教学实践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职业生涯规划业务常抓常新。一是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职业生涯规划系列丛书和资料,有序规划购买、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的研究方向并学习。注重平时的信息和资源积累。二是捕捉身边有效的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数据,加以利用为生涯规划理论依据。三是结合大学生实际,制作属于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授课方式和授课课件,不断丰富教师队伍的授课内容,丰富课堂,让每一次走进课堂的大学生体验和学习到职业生涯规划新知识。
  四、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能让学生更多体会到教育的价值,让学生在课前主动认知、课上体验和感受、课下实践和提升,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教师的一味灌输。职业生涯规划是与教育、心理、人的生理、思维活动多方交织的一门综合类理论,需要普通高等院校的持续关注和措施扶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李金芳.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探索[J].山西农经, 2018(5):107-108.
  [2]魏浓,彭俊,魏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2018(8):128-129.
  [3]田立.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智库时代,2018:119-120.
  [4]王晨.大学生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职业规划[J].教育现代化,2018:16-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11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