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事业单位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问题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按照财政部的要求,2019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已实施了新政府会计制度,由于原制度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信息不能完全反映出来,无法查看事业单位实际的运行成本,因此政府推出了新政府会计制度,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第一年里,由于核算方式、会计要素、信息化管理等多方向都进行了调整,在推进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本文通过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谈起,然后提出事业单位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时遇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新政府会计制度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的推进,原来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管理的要求。因此财政部在2017年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文件(以下简称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2019年作为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初始之年,并对事业单位原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行业制度进行了更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将对事业单位财税体制改革提供新的动力,在我国政府会计发展进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
  (一)能够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能力和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之后,把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二种会计核算模式结合起来,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一目了然,对于每项业务都要进行财务核算,这样政府监督部门就可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趋于规范化、合理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就会得到重视和加强。由于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不仅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也要进行财务核算,双管理下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同时也优化了预算能力。随着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原来的事业单位只有48个会计科目,现在增加到103个会计科目,由于会计科目的增多,会计核算就更加精细化,信息质量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二)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控能力
  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使得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都有效的体现出来,事业单位就可以整合自己的财务资源,利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进行规范,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提高了财务管控能力,防止资金的滥用。
  (三)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实施的新政府会计制度,增加了财务核算,使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实现了统一,满足了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可以改进预算管理、完善税收制度、明确事权和支出责任。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的财政制度相契合。
  (四)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实施的新政府会计制度,严格规范了各个会计科目的内容,这样有利于确保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使费用的使用更加合理化,事业单位对绩效的管理也会不断优化,政府等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也会更加具体,这样就会降低单位的运营成本,资金利用率也会更有成效。新政府会计制度增加了很多的会计科目,会计核算会更加精细,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对各项绩效指标的设定会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也是有利于事业单位绩效的管理。
  二、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遇到的问题
  (一)对新政府会计制度重要性和制度本身认识不足
  一方面,新政府会计制度第一年实施,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对新的会计制度重要性还缺乏认识,对新制度也还定位在原制度的基础上,没有注意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对单位内部各种决策的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很多部门认为新政府会计制度只是财务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或关系不大。另一方面,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会计目标、核算体系、报告体系、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都有了较大的调整,特别是增加了很多的会计科目,这些调整和变化都是制度本身的变化,如果学习和认识不足,就不能对各种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进行准确的核算,核算一旦出现偏差和错误,就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对事业单位的各种决策和方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业务素质较低
  当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进行中,上级政府部門对事业单位改革期间编制的严格控制,造成事业单位人员补充严重不足,财务人员出现短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强,内部调剂也很困难。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工作量大,不是以岗定薪,不受领导重视,承担的责任较大,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财务工作。还有许多事业单位受编制限制,财务人员年龄老化,专业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新制度的变化。
  (三)财务核算复杂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使用的会计科目由48个增加到103个,从数量上看,就增加了会计核算复杂性和难度。另外由于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都是实行的收付实现制的旧的会计制度,由原来的预算一套账,变成现在财务、预算二套账,由原来出一套决算报表,现在变成出财务、决算二套报表;由原来的一种收付实现制,还要增加权责发生制的内容,核算起来难度增加不少。
  (四)新旧制度衔接不顺,内控制度更新紧迫
  首先,新旧会计制度关于会计科目的衔接有难点。财务会计科目调整复杂,不是新旧会计科目的1对1完全对接,部分科目由原账的科目进行了分拆,如将“存货”分拆成“库存物品”“加工物品”“工程物资”“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部分科目进行了合并,如将“应缴财政专户款”与“应缴国库款”合并成“应缴财政款”。预算会计科目衔接时也得考虑全面,如“财政拨款结转”要由原账“财政补助结转”余额和已支出尚未支付财政资金的金额、已支付财政资金尚未记账的预算支出三部分确定。总之,会计科目的调整,增加了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难点。
  其次,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对原来单位内控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原有的某些内控制度不能完全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例如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固定资产必须计提折旧,折旧记入费用,这样就影响事业单位年终考核和绩效评价,使得事业单位必须转变管理观念,重视资产管理,建立或更新资产管理制度。所以说新的内控制度要及时更新和重建。   三、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要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提高認识
  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搞好新政府制度的宣传工作,加强对各个事业单位的培训和指导,事业单位内部也要转变认知,新政府会计制的实施不仅仅是财务部门自身的责任,也是各部门的责任,只有相互合作,落实责任,积极沟通,才能为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提供保障。另外新政府制度的出台,事业单位作为新制度的使用者,应该了解和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调整和变化,单位内部可以利用聘专家,出板报,搞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对新制度的认识,这样才能准确掌握会计信息,对领导和各部门参与内部决策起重要作用。
  (二)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财务队伍建设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单位财务人员提出了新考验,作为新制度的直接参与者,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单位财务工作的质量和进程,因此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多组织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素质。另外由于以前预算会计核算时相对简单,再加上很多事业单位实行集中的会计核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对新制度的接受能力较差,不能适应新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要建立财务人员的流动机制,能者上,庸者下,提高对财务人员的考核,选拔出优秀的财务人员放在财务重要岗位上,从而促进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再者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严格,财务人员难以从外部进行招录和调剂,需要加强财务队伍建设,组织财务人员对新制度,新准则的学习,使整个财务队伍能不断适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
  (三)提高会计核算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要采用平行记账的方式,原来的手工记账等方式已不能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只有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的强大信息处理能力,加强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加大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建立信息化的财务系统。同时为了与信息化财务系统的对接,需要逐步提高信息系统和人才建设等方面的软硬件管理水平。
  (四)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建立健全新的内控制度
  首先我们要研究新的会计制度实施的难点,找到新旧制度衔接不紧密的地方,认真分析新制度增加的会计科目内容和范围,然后把新旧会计科目进行对接。其次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之后,根据新的会计制度逐一检查原制度,如预算制度、现金收支制度,材料采购制度、资产采购和使用制度、合同制度、决算制度等是否能适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不能适应的制度要及时淘汰,能部分适应的制度,及时改进,建立健全新的内控制度。最后新政府制度在权责发生制方面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要建立完整的财务流程制度或财务流程规范。
  四、结语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来对推动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水平、绩效管理水平,信息处理水平,资金的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要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地促进新会计制度的正确高效实施,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为凌海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 刘小燕.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9(28):151-152.
  [2] 王华勇.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遇到的问题及策略[J].纳税,2019,13(27):48-49.
  [3] 杨秀绣,郑敏.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衔接实务操作详解[J].财会学习,2019(01):67-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83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