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三全育人”资助育人运行机制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推动高校“三全育人”资助育人运行机制的构建,本文对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现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此基础上全面、深入地探究了高校“三全育人”资助育人运行机制构建策略,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高校;三全育人;资助育人体系;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现状
  为了解决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大学生在一定年限内的免息贷款、贫困补助以及各种各样的奖学金等,有效解决了大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能实现大学梦的问题。在这些优惠政策中,大学生资助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让很多大学生享受到了国家赋予他们的优越学习条件。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书育人,利用大学生资助过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们对国家产生归属感就成为育人的有效选择之一。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构建刚刚起步,很多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资助育人功能的体现。
  1.1重形式、轻效果现象明显
  我国开展大学生资助活动已经有一些年份,并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的资助步骤,如果某个学生想要得到资助,往往需要出具一系列的证明,然后还要经过考察、审批,最终才可能通过。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校并没有给这些受资助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将一些无关紧要的通知告诉学生。个别拿到资助资格的学生沾沾自喜,感觉自己又可以得到一笔零花钱,不知这些钱的真正意义所在,为大学生资助事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对于那些“落选”的大学生,他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心理,认为自己未能取得资助的资格是因为被某些负责人暗箱操作的结果,所以不仅对辅导员、对自己的同学怀恨在心,甚至对整个大学生活都丧失了信心,每天得过且过,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时光。大学生资助是一项“惠民”工程,资助资格本身就应该交付到那些真正有需要的学生手中,而不能仅仅根据一些可以捏造的“证据”而认定人群。不仅如此,要想发挥出资助育人的效果,除了要严格考察申请人的各方面条件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让他们产生理所应当的思想,要让他们产生感激之情,为自己是一个中国大学生而感到骄傲、自豪。育人在很多时候都要比教书更为重要,这也是资助育人环节的真正价值所在。而我们所需要做的不仅是规范资助过程,同时还要保证资助育人过程的有效性,促进高校育人事业的健康发展。
  1.2资助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虽然我国开展的大学生资助工作初衷是好的,而且也有很大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因为得到了及时资助而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使原本非常“纯洁”“高尚”的资助工作偏离了方向,甚至成为很多人谋取福利的渠道,同时也使整个资助活动失去了育人功能,并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和谐校园环境的形成,也使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深切体会到国家的关怀。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各种各样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换位思考,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资助活动不仅要体现公平公正性,同時还要透明化、规范化,还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只从学生提供的那些材料就将资助资格交付给这个学生,要在学生群体问开展调研,确保资助的有效性。但很多时候,由于资助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使负责人将资助名额分配给班干部或者那些与自己关系好的学生,对于那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却视而不见。资助并不是简单地将资金“送给”学生,而是要让他们合理使用这些资金,并且还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一些道理,对国家和学校怀有感恩之心,不能把这些资助当成理所应当,要充分保证资助的育人功能。
  1.3未满足“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三全育人概念的提出不仅符合现代大学育人模式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切合学生的根本利益,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将以人为本育人理念应用到实践中的外在表现。正如三全育人的要求那样,在大学生育人过程中要发挥出每个教职员工的作用,全面而细致地探索,不能把所有的育人期望都赋予到思想政治教育等育人环节,而是要确保育人思想可以辐射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育人工作的健康发展,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而资助育人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国内很多大学的资助活动却并没有严格按照三全育人的标准执行,一味地沿袭传统的资助模式,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可以说,当前的资助过程就是一个确定受资助学生信息,而后将资助资金交付给学生的一个过程,很少有负责人会真正地利用资助工作去教育学生,学生也没有因为受到资助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一切都像没有资助活动一样。三全育人需要全民参与,而学生作为育人的主体,更应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做一个现代化的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2“三全育人”资助育人运行机制构建策略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传统的大学生资助育人运行机制已经明显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保证资助活动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资助育人模式,将“三全育人”思想融入其中,并严格按照“三全育人”的要求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珍惜得到了资助机会,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准备。三全育人要求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而这也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不谋而合。也就是说,使资助过程朝着三全育人的方向和标准发展是切实可行的,国内各大高校都有着比较好的育人基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既要充分考虑资助育人的特殊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保障资助育人活动可以顺利开展。   2.1构建现代化的资助育人体系
  事实上,资助育人不仅需要广大的教师群体参与,而作为接受资助的学生个体,他们更应该积极参与到资助育人体系构建过程中。始终以“三全育人”思想为核心,不仅可以避免资助育人方向产生错误,同时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资助育人的好处,而不再把资助当成是一个简单地接受资金援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资助育人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资助育人过程,同時帮助他们提升思想境界,不会为了资助资格而不择手段。育人与知识的教授是两个不同的过程,知识的教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但是育人却是一项长期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有耐心和信心,坚信育人活动最终将获得成功,不能半途而废。
  2.2加强对资助活动的监督管理
  资助涉及到金钱,所以对那些经不起诱惑的学生,他们很可能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不择手段,比如给负责人提供一些假证明等等,这不仅会对那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带来很大的伤害,同时还会让自己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加强对资助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资助过程的透明性、公开性,不但有助于形成一个更公平公正的资助环境,同时还有利于和谐校园环境的形成。公平公正的资助环境也是发挥资助育人功能的重要基础和必然选择,因为只有让资助资格被那些真正有需要的学生拿到手,他们才会对国家、对学校产生感恩之心,他们才会有奋发图强、感恩国家、报答社会的意识。国家政府、学校相关部门,包括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资助工作的监督者,如果对资助结果存在疑问,那就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手段,严格审查每个环节,规范负责人的行为。
  2.3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资助管理规范
  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采用家访、大数据分析和谈心谈话等方式,合理确定认定标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发展、社会实践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环节,深入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契约精神。总之,在资助工作的所有环节,都必须要让育人思想得到体现,把育人体现在方方面面,使育人思想深深地印在学生脑海里,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把人文关怀体现在资助育人环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构建刚刚起步,很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资助育人功能的体现。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为促进大学生资助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就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由此可知,高校“三全育人”资助育人运行机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95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