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对于国内制造企业而言,合理的库存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必备条件。库存管理是非标准化生产制造业的关键,利用现代化技术管理库存存货、完善库存管理制度、加强库存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库存会计核算体系,有效地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地连续生产经营。但目前,非标准化生产企业的库存控制存在困难,信息管理不到位,库存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不能共享,缺乏合理的核算体系。针对非标准化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现状问题,研究库存管理,采取对策研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管理水平,健全库存管理制度,降低企业成本,加强库存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有效地安排合理库存,使企业持续、正常地经营,为其他非标准化生产企业库存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 非标准化生产 库存管理 现状 对策
  一、非标准化生产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的意义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不是下滑就是处于荣枯线之下,这说明制造业的发展处于瓶颈期与产业升级期,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对于国内制造企业而言,合理的库存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必备条件。库存过高,不能满足后期非标准化产品需求,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不能随时变现;库存过低,造成生产线的停产,企业无法按期交货,影响企业利润和形象。库存使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相互连接成为可能,是最终销售成功的基础。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能过剩等结构性问题出现的集中区,合理控制库存,将库存管理纳入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体系的范畴,意义非常重大。
  二、非标准化生产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库存基础数据零散,库存信息化管理不到位
  企业内部各车间虽然有“用友”系统等电子软件,但老员工还是习惯用手工记账,账本记录比较传统、落后,汇总到总公司时间较慢且不及时;企业管理保守,做不到实时更新。企业根据图纸非标化生产,非标准化采购的材料都不一样,采购部根据合同的备料清单采购,而没有考虑企业自身的库存是否符合备料需求,盲目采购,形成库存沉淀,日积月累造成大量库存原材料积压。由于再次签订合同的不同,材料很难再次使用,流动资金大量占用,资金周转迟缓,甚至停滞、呆料现象严重。不合理的积压库存,直接增加企业的产品成本,减少企业利润。
  (二)库存管理制度不健全
  原材料采购缺乏预算,造成库存积压,成本控制不理想。现实中,制造业签订项目合同后预算管理往往流于形式,甚至缺乏,通常根据市场报价,忽略企业自身成本测算,按市场价格盲目采购原材料。采购人员与生产实际操作相脱离,使预算难以执行落实到位,人为干预程度较大,导致原材料采购源头缺少掌握与控制。库存在产品、产成品出库不及时,造成违约。在产品、产成品工期时间长,工艺烦琐,交货时间长。由于各种原因未交货,长期存放在库存中,如一项目在机加工生产、金结焊接、涂装喷漆、装配组装、检验、销售包装出厂。随便在一环节滞留,都会造成能源、人员成本叠加计入成本,成本持续上升,存货金额上升。存货盘点清查不及时,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只能大概按项目分类盘点,每次盘点后出现的问题不同,长期积累,造成存货准确性下降。另外,盘点只是单纯清点数量,不容易发现呆滞物料等问题。
  (三)企业内部库存信息不共享
  企业内部库存信息不共享,集中领料,存放在各车间,不考虑是否领用完毕,是否有存料。二级库问题严重,造成原材料积压。各分厂及有业务关系的各车间之间库存物料信息相对封闭,不能及时数据化。没共享相互间的库存物料库存数量,如某一车间缺某一物料只是查看自己二级库的库存缺货就下单购买,而恰恰另一车间正好有此物料的库存剩余,甚至是长期库存物料,这样就会使部分物料沉积,最后只能成为废品销售。外部委托加工的物料长期存放在外委单位,而未系统化管理,造成在产品的积压。车间之间库存信息不对等,提前备料问题,由于不能掌握现有库存数量,企业无法掌握真正采购需求和本身供货能力,只好盲目购买,库存居高不下。
  (四)缺乏完善的库存会计核算体系
  库存的核算是指库存物料的会计,核算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的计算金额。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造成存货成本的不同。很多制造业企业在库存会计核算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财务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车间人员提供原始数据,包括耗用材料、工资、制造费用等不准确,核算项目成本有偏差,尤其是产成品发出计价混乱。非标准化在产品、产成品结转成本金额有误差,对工资、制造费用的分配不能按照合适的配比原则进行分摊,影响管理者进行成本的决策。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没有进行精确的计量,从而导致采购原材料的成本与实际成本存在差异,并且将当期损益计入了采购成本中,使得高于实际采购成本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变得更高,造成企业利润虚增的现象。再加上制造业企业对成品和半成品以及不同类型产品进行核算所采用的方法不够科学、准确,导致库存发出计价时出现混乱的情况,给企业的库存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改善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利用现代化技术管理库存存货
  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存货信息化管理系统,摆脱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利用财务软件系统(用友等软件),通过入库业务、出库业务、在产成品调拨、库存调拨和虚仓管理等功能,综合批次管理、物料对应、库存盘点、质检管理、虚仓管理和即时库存管理等功能的管理系统,从采购管理到库存管理。入库业务:库房收到采购或生产的货物,仓库保管员验收货物的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确认验收无误后入库,录入财务软件库存账。出库业务:仓库进行销售出库、材料出库,并在财务软件系统录入具体出库的对应的销售合同号及项目名称,最后产生库存信息。例如,在采购模块录入物料清单时,库存模块根据合同号及项目名称录入出库单,月末在软件系统中生成各种各样物料清单及库存清单,需求者也可以随时调取目前的库存状况、某一时点物料出库信息。利用现代化技术管理库存,使库存存货的数量、规格等信息更准确,减少人为记录的误差,解决财务信息陈旧滞后的弊病。信息技术的支持帮助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仓库空间,以快速、准确、低成本的方式為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   (二)完善库存管理制度
  企业针对非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应建立高效的库存管理制度,并随着项目的增加不断更新。库存的日常控制管理方法采取库存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指标制定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对标数据,结合本企业各种不同项目的备料情况,分解库存资金指标给企业各分厂、各车间进行管理。各分厂分管的存货指标层层分解到各车间,实行存货的分解管理。
  完善、合理的非标准化在产品、产成品的库存管理制度,制造企业首先要根据非标准化生产的流程和产成品的特性制定对原材料(外购配件)的购进、保管、使用、出库等每个环节制定出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细化每一项加工流程的经办手续,要求手续完备并要在一定期间保留相关资料以备核查。
  企业采购业务统一归口供应部,集中采购,招标比价,重新整合现有供应商,查堵由于采购权过于分散造成的失控成本漏洞。提高原料利用率,加强对生产合同质量分解,建立质量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合同要求合理下达非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产品质量等级,科学排产,避免过量资源投入。做好生产图纸分解工作,原材料清单要上报需要量、采购量和可替代材料3项数据,方便采购部门根据库存情况和市场价格行情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采购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投入。通过细化排版方案,提高板材一次利用率,压缩内部管理成本,降低非生产人员比例,合理分配人员,对生产任务紧张的车间安排三班生产,提高人员劳动效率,降低人员加班费用。跟踪加工工序,落实责任人,保证出货及时;定期存货盘点,对少数存货执行循环盘点,提前识别所有存货,只允许仓库人员盘点库存,提前清点存货。
  (三)加强库存管理信息化建设
  避免所有节点都进行需求预测的更新,如果供应链上的项目主要材料都独立进行采购,必须进行公司存货数据的更新,避免各项目采购而带来原材料需求波动的放大,造成像钢板这样的主材因型号、材质的不同,永久积压或贱卖。库存管理信息化消除原材料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信息共享,合理利用现有库存,项目间相互补货,缩短工期。建立公司资源共享网络,采取利用库存、利旧、材料代用、择机采购和备品备件修旧利废等方式降低采购费用。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现有库存的存量结构,将主材、辅材按类别分别统计,滞销和畅销的主要库存材料进行标注,随时提供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对库存的存量结构进行筛选,提供销售公司某种主要材料有存量,节约采购成本。协调各使用部门之间的辅料互相调配、沟通和合作,缩短采购时间,降低采购成本。
  (四)完善库存会计核算体系
  非标准化制造企业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新的会计制度准则,运用正确合理、合法的会计核算方法对非标准化原材料及备品备件等库存进行记录、计量。建立完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有助于结转生产成本的准确性,能更好地核算库存结余情况。会计核算中的库存物料,不仅包括企业仓库中存放的物料,而且包括存放外单位加工的在产品,寄存在外库的物料等。采用统一的存货计价方法,最好针对非标准化的库存材料及备品备件的存货计价方法用加權移动平均法,计算库存结转成本金额。非标准化的加工件经过多道工序,多次排产,再排产,长期停放生产线,造成成本混合计算。企业财务人员针对不同项目成本的工艺流程,制定不同的分配依据,例如按工时分摊制造费用、能源费及人工成本;也可以按吨位、固定资产的台时进行测算项目成本。科学、合理的归集项目成本,按权责发生制结转成本,更能及时、准确地记录成本。确认非标准化在产品、产成品的成本结转金额,防止增减利润总额,切实可行地做到账实相符。会计核算体系可以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四、结语
  国有企业的非标准化的制造企业更应该重视库存的管理,保证最佳的库存存量,节约资金的垫付,减少库存人员成本的增加及中间物流的循环成本。尤其要加强非标准化在产品、产成品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规划,注重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完善库存管理手段,降低库存资金占用水平。运用现代化核算模式,建立项目成本相互连接的库存机制,明确库存管理权责边界。针对非标准化生产的企业,加强存货管理尤为重要,可以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地连续生产经营。
  参考文献
  [1] 刘明.企业库存管理优化研究——以紧固件制造业为例[J].现代商业,2019(23):104-105.
  [2] 张玉国.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8(23):173-174.
  [3] 杜旺华.试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经贸实践,2018(14):221-222.
  [4] 张雷廷.制造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18(16):86-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54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