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体育产业链式发展引导模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基于产业链理论分析河南省体育产业链式发展所需的条件和环境,指出体育产业链式发展的引导模式有:龙头企业或企业群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和科技单位带动型。
  [关键词]河南省;体育产业;链式发展;引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2-0064-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chai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for the chain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and pointed out the guiding modes of sports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leading enterprises or enterprise groups driven,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driven, professional market driven and science organization driven.
  Key Words: Henan Province; Sports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Guiding Modes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作为关注人类生存状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新兴消费,逐渐成为大众休闲娱乐消费的主流和民间商业资本关注的热点。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将体育产业发展定位为国家战略。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增长点。目前体育产业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在多个 企业按照产品内在经济技术关系进行分工并协作,国内外实践发展及理论研究表明,对于尚处在成长阶段的体育产业来说,通过产业链整合发展无疑是一条值得借鉴的思路。
  一、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理论主要始于 20 世纪中期,Hirschman( 1958) 基于产业的前、后向联系提出产业链的概念[1]。我国学者张文合(1988)指出,任何一个部门都会依赖其前续或后续产业部门而存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有序联结,即产业链[2]。最初的产业链理论多集中于产业链的成因分析,如社会分工、供需关系等。如学者郁义鸿(2005)认为产业链是一个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生产加工过程的纵向链条[3];王缉慈等(2005)认为产业链是从原材料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4]。王云霞等(2006)指出产业链是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经济、技术关联[5]。其后,学者们对产业链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产业关联机制的形成,重视产业链中主导产业、核心企业、核心产品或服务的引领作用。如乔忠等(2004)认为产业链是围绕着某一主导产业而发展形成的[6];蒋国俊等(2004)认为产业链是基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7]。在产业链理论体系中,有部分学者把研究视角聚焦在价值创造方面,或认为产业链等同于价值链,或认为产业链是实现价值增加的过程和载体。如张铁男等(2005)认为产业链即价值链,其中相互关联的企业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8];郑胜利(2005)认为产业链主要是指产业价值链[9];芮明杰等(2006)指出产业链是一种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10]。综上所述,对于产业链前期的研究,无论是从社会分工、供需关系、关联机制还是价值增加角度,学者们多从纵向的角度对产业链作出分析。
  2005年以后,我国产业链理论的发展日趋多元化,很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投向產业间的横向联系,进而拓展到复杂的网状系统研究。李炜(2007)指出产业链是产业的横向与纵向拓展[11];赵红岩(2008)认为产业链是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网链式企业战略联盟[12];张晖等(2012)认为产业链是具有网络组织特性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13]。总体而言,我国学者对产业链概念的认识正逐步从单一视角转向多元化、系统化、网络化发展思维,对产业链的特征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推动了产业链理论在区域经济领域的运用。
  二、河南省体育产业链式发展成长环境
  河南省体育产业的链式发展必须考虑体育产业链的区域空间属性,即体育产业链在区域内的布局情况,以及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融合程度,应立足于区域体育产业基础和区域内未来产业结构的总体布局筹划体育产业的链式发展。产业链的发展会受到国家宏观产业布局政策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要素禀赋指向性和产业优区位的集聚性。纵观河南省体育产业的空间分布情况,其产业链具有非集中分布的显著特征,链条上的若干链环散落分布于各区域,使得产业链的区域属性在区域体育产业链发展中的制约作用趋于弱化,而政府的前期引导性政策凸显重要性,体育产业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区域体育产业的成长环境和氛围,忽略区域体育产业的成长环境就存在较大风险。因此,我们应在了解目前河南省体育产业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去分析体育产业链式发展的引导机制。
  三、河南省体育产业链式发展引导模式
  河南省体育产业链式发展的引导模式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龙头企业或企业群带动型模式;二是体育中介服务组织带动型模式;三是专业市场经营组织带动型模式;四是科技单位带动型体育产业链式发展模式。   (一)龙头企业或企业群带动型体育产业链式发展模式
  龙头企业或企业群带动型体育产业链式发展模式一般以体育生产或服务性公司、体育产业基地、供应商为典型形态。其运作模式主要是以大型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以规模较大的体育用品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与体育产业基地、材料供应商实现互动,逐步形成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特征的产业链组织。在此组织模式中,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是基于社会分工和供需关系的相互独立、自主管理的经济主体,其缔结的载体为合同或契约。该运作模式体现了交易双方的市场关联及竞争性,在供产销的经营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体育产品和服务市场价格机制与非市场组织机制的紧密协同,组织机制的选择具有成本低廉和形式多样的特征。尤其是这种模式能较好地适应体育产业发展不稳定、市场风险较高的态势,且方便依靠体育“龙头”公司向体育产业陆续引入资金、现代技术要素。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材料供应商在此模式下仍处于“弱势群体”,体育产品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可被视为完全竞争的市场,而“龙头”企业则基本上处于“买方垄断”的市场地位,是体育产品能否实现其价值的“决定者”。此种模式下“龙头”企业与原料供应商之间并未形成真正的“利益联盟”。
  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龙头企业或企业群的带动激发下不断发展起来,如2013年,登封被河南省体育局命名为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2015年晋升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其依托少林武术资源优势,在少林寺塔沟武校、嵩山少林武僧团、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鹅坡武院)等龙头武校的带动下,以体育培训为切入点,将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娱乐表演、健康养生等主导产业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育服务业产业链条。河南商丘梁园体育产业集聚区,2015年,被河南省体育局确定为省级体育产业基地,2019年4月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梁园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安踏和舒华等龙头体育用品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涵盖运动服饰、运动鞋、健身器材、运动健康食品、体育场馆相关器材等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体系。
  目前,龙头企业或企业群带动型体育产业链式发展是河南省体育产业链式发展的主要模式,但是,总体而言,区域内仍缺乏根植于本土资源优势的龙头企业,政府应加大扶植的力度,以体育产业基地为载体,培育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领袖企业。
  (二)中介组织带动型体育产业链式发展模式
  体育中介服务业是指为满足人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提供咨询、代理、组织等服务的部门以及与这些部门有关联的经济活动集合。按照《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5),体育中介服务业主要分为3类,一是体育经纪与广告活动、体育经纪人与体育广告;二是体育活动的策划服务;三是其他相关体育中介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市场供需双方联系、沟通的桥梁,能有效促进体育市场各方主体的合作,促进体育产业价值链的完善。
  从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来看,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往往会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放眼全球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中介服务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欧洲地区,借助足球运动的全球影响力,WME-IMG、Lagardere、Infront等公司以媒体传播业务为切入点,形成完备的产业链,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最终形成一批以体育中介服务为核心业务的体育产业巨头。在亚洲地区,体育中介服务业发展较好的是日本的电通集团,其主营业务有以体育广告传播业服务为中心的体育服务业链条,涵盖体育广告服务(Tot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体育电子商务咨询、体育客户关系管理 (CRM)、体育e促销等,此外,还形成了以体育为主题的电影、电视节目、动画、音乐等体育娱乐产品的生产、销售产业链条,体育中介服务业激发并推动了体育产业链条的完善和发展。
  近年来,电子竞技产业受到青少年消费群体的追捧。审视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传媒业的激发作用功不可没。河南省电竞产业基础雄厚,在腾讯、郑州汉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大象融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的宣传推动下,2015—2018年河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河南省电子竞技协会先后举办了四届河南省电子竞技冠军联赛,其中2018年第四届河南省电子竞技冠军联赛海选已覆盖18个地市,共有5000多名选手参加,成为河南省电子竞技项目参与人数最多、传播范围最广的本土品牌赛事。正是这些传媒公司的介入,推动了体育与科技、金融、旅游、生态、娱乐等领域深度融合,使得电竞行业经历了从职业化发展到大众化认可,再到产业化发展的历程,并成为近年来的一个投资热点。
  目前,河南省体育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河南省体育局2017年体育专项调查结果,體育中介与广告策划服务业总产出为4.84亿元,占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的比重仅为0.53%,是体育产业发展中较为滞后的产业。一方面表明体育中介服务业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也表明其会制约体育产业整体发展的布局和速度。体育中介业起步晚,没有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且从事体育中介业务的多为兼职广告人,严重影响了体育中介服务业在挖掘体育市场经济潜力、沟通体育市场供需方面的作用。因此,应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从政府层面出台体育中介服务发展的规划和指导意见,围绕体育产业链优化体育中介服务的规划布局。
  (三)体育专业市场经营组织带动型体育产业链式发展模式
  体育专业市场经营组织带动型体育产业链式发展模式一般是指体育用品生产者与专业市场经营组织凭借交易合同,逐步形成基于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的产业链模式。其主要以专业市场或交易中心为依托,统筹体育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发展分支产业,培育具有影响力的主导产品,发展体育产品批发市场,并逐步形成“市场+基地+供应商”式的体育产业链组织形式。河南省拥有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服务体系和资源环境支撑体系,为体育产业要素的流动提供了便利。目前河南省虽然有文体用品销售相对集中的区域,如郑州市健康路一条街围绕河南省体育局分布了利康体育、超继体育等大型体育服装、鞋帽销售中心;省内也分布了阿迪达斯、耐克、安踏等运动品牌的专营店;在规模较大的商场也分布了很多体育用品的销售专柜,但整体而言,河南省尚未形成专门的、规模相对稳定的体育用品专业市场或交易中心。河南省应充分挖掘自身的交通及人力资源优势,以县域为载体,布局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建立大型的体育用品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体育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效应。不容忽视的是,此模式下生产商、销售商与供应商之间要借助市场机制来实现经济利益的分配,缺乏正式的合同约束,这种体育产业链运作模式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科技单位带动型体育产业链式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体育科技服务单位在体育产业链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科技单位带动型体育产业链式发展模式是以体育科研单位为龙头,以先进技术的推广为核心,实现体育用品的供、产、销一体化经营。该模式下的利益分配格局为:一是体育科技单位,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体育科技公司等通过提供技术服务而获得报酬;二是科研单位基于科技入股成立股份公司,并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红。科研单位凭借创意、技术等入股,而体育类生产、经销商基于资金入股,形成股份公司,投资各方依据投资比例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体育科技服务单位通过技术输出,提高产业链内组织的活动效率,同时促进产业链条的衔接;随着科研服务的扩散,形成功能全面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体育产业技术转移进程。河南省境内有专门的体育科研机构,如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省体科所、河南省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河南省武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老年体育研究中心等,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整合科研机构的力量,实施体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总之, 河南省体育产业的链式发展应在龍头企业或企业群、体育中介服务组织、专业市场经营组织、科技单位等的激发、推动下,对区域内原有的体育产业链条进行完善、整合和延伸,优化产业链结构,深化区域产业分工,促进体育产业链发展的规模效应,最终推动区域体育经济的整体、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58:76-82.
  [2]张文合.青海省工业战略性优势产业群抉择[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8,9(3):55-61.
  [3]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经济与管理研究究,2005(11):25-30.
  [4]王缉慈,谭文柱.关于区域发展中“打造产业链”问题的讨论[J].产业经济评论,2005,4(2):1-8.
  [5]王云霞,李国平.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6(10):59-63.
  [6]乔忠,贾敬敦,等.基于产业链的工厂化农业发展模式[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1):29-32.
  [7]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6-38.
  [8]张铁男,罗晓梅.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6):77-78.
  [9]郑胜利.产业链的全球延展与我国地区产业发展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1):87-93+112.
  [10]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产业经济研究,2006(3):60-66.
  [11]李炜.产业链中企业分工与协同效应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7):40-41.
  [12]赵红岩.产业链整合的阶段差异与外延拓展[J].改革,2008(6):56-60.
  [13]张晖,张德生.产业链的概念界定——产业链是链条、网络抑或组织?[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4):85-89.
  (责任编辑:张彤彤 蓝 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5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