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新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受“跨境交易”和“电子商务”双引擎的驱动,跨境贸易电商化已成为外贸行业转型发展的新动力。以外贸行业业态变化的新趋势为背景,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种新趋势提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基于当前时代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关键词]跨境电商;实践教学;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1-0144-04
  Abstract: Driven by "cross-border transaction" and "e-commerce", cross-border trade e-commerce has become a new driving for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industr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trend of the change of foreign trade industry, combined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and puts forward new ideas for the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n view of this new trend.
  Keywords: Cross Border E-Commerce; Practical Teaching; New Ideas
  一、问题的提出
  跨境电子商务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完成不同国界或地区的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务活动,具有数额小、次数多、速度快的优势。在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产业经历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外贸”驱动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政府也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力促跨境电商的发展。2012年,海关总署在上海、重庆等城市开展跨境电商试点。2013年8月出台的《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中提出6项政策措施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2014年1月发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中,对零售出口型企业在海关、质检、税收、外汇、支付和信用等方面制定了相应法规。2015 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开展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通知》管控风险、规范试点流程和提高单笔业务限额。
  在政策支撑下,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商务部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部分) 交易额为5425亿元,30%以上的年均增长,到2014年现有电商企业平台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外贸企业已超过20万家,交易规模为4.2萬亿元,增长率为35.48%,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89%。据商务部测算,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增长到6.5万亿元,年均增速超30%。
  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具备网络营销、商务英语、供应链组织与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型专业人才。然而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主要基于介绍传统贸易方法和手段,对跨境电商的涉及较少,这使得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无法真正全面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特别是新兴的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操作模式。另外,仅仅专注于传统模式下的国际贸易操作介绍,也必然使得课程的教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导致教学内容和实践出现脱节。因此,一方面应调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向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加入相关跨境电商的内容,对接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跨境电商人才。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模式也需要加以适当的改革和创新,满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发展的需要,实现“教”“学”“做”的统一。本文将结合跨境电商环境,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开展进行思考,希望能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实践教学目标及现状研究,二是针对如何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改革的研究。王亚新(2010)指出实践教学应该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以提升学生能力素质为手段,提出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模式和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务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悉掌握国际贸易实际活动过程,适应现代国际贸易活动多方面要求。傅东平(2014)认为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设计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缺乏时效性和现代感、对实践教学法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加强实践教学案例的选择和及时更新案例库、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及时反馈并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胡炜(2016)强调从实践教学体系现有培养模式出发,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从完善和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吸引和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探索。朱桥艳(2016)从创新教育理念、建立跨境电商操作平台、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和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师实践技能等探究了基于跨境电商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问题。   关于如何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是学者们关注的另外一个焦点。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基本技能、初级综合技能、高级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实践能力四个层次上构建体系,并从实践师资建设、综合实验建设、双语课程的开设、学生课外的实践与实践环节的监控等方面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李闯,2014)。实验教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保障实验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要从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建设经费保障、师资保障、教学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赵红娟、张英,2015)。结合国际贸易活动开展操作技能要求高的特点,应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思路、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入手进行调整(赵家章,201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实践教学内容为基础,可以将创新创业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构建由“专业课程实训+模拟综合实训+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实战”组成的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分层次、多侧面、一体化、三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陆改红、高永泰,2016)。
  综上所述,国内研究者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绝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围绕实践教学目标与体系构建改革的途径进行,立足于跨境电商背景下的研究相对较少。故本文从外贸行业业态变化对国际贸易人才的新要求入手,分析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种新趋势提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三、跨境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人才的新要求
  跨境电商逐渐成为中国外贸新的增长点,迫切需要懂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知识的综合型专业人才,但专业人才的匮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跨境电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跨境电商与传统的国际贸易不同,其运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行业领域的这些变化导致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能力要求也随之改变。
  首先,具备互联网操作技能。跨境电商活动离不开计算机,需要通过B2B、B2C网络平台开展业务,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强大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悉互联网相关平台的操作,学会运用数据统计及网页设计等软件,对于互联网的利用也需要更灵活与深入。
  其次,具备小语种外语沟通能力。跨境电商面对的客户来自国外,尽管使用英语交流者居多,但小语种电商人才缺乏。如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阿拉伯和韩国等,这些国家都极具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因此需要从业人员除具备世界通用语言英语以外还要至少具备一种或多种小语种。
  再次,具备物流与协调供应链各环节的能力。跨境电商具有小批量、高频次、种类杂、分布广和单票金额少等特点,对物流要求较高,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更多的是以邮政直邮、快件、航空专线、各种夹带和海运散货拼柜等方式完成的。此外与物流密切相关的商品检验、运输保险等环节,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要求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不但要能熟练处理大宗商品的境内外物流衔接的问题,更要在小批量多批次的情境下做到高效协调供应链各环节。
  除此之外,从事跨境电商活动的从业人员还需了解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策划、网络营销、国外的市场、交易方式、消费习惯和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特征。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践,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结合专业特色将跨境电子商务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体系和教学理念设计不合理
  跨境电商的发展需要同时具备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综合型外贸人才,而现阶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本上没有开设有关电子商务专业类的核心课程,仍然是以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进出口单证、报关等课程为主,已经脱离了现实需求。此外,在教学理念上,缺乏对跨境电商等经济贸易新动态的及时补充,这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改革最大的问题。尽管有相应的模拟软件,但大多没有融入电子商务的真实环境,这对于培养跨境电商所需实战型人才是不利的。因此总体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不到位,专业教学过程与市场需要仍存在严重脱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践教学内容相对零散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没有形成其相对独立的体系,更多是依附于理論教学之上。尽管在设计专业培养方案时对各项实践教学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课程实验、实训、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在内容结构上整合不够,较为分散。原因在于对设置的实践环节内容、先后顺序、预期目标等没有进行细化分析和科学的论证,有一定的随意性。实践教学主要是进行一些单项的训练,由任课教师把外贸实际业务中涉及到的各个业务环节用“项目、任务”的形式分成若干单元,对学生进行单项训练。但这些训练仅仅使学生某些单个技能得到了训练加强,而各个技能的贯通联系是相脱离的,这对于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融合是不利的。现在很多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采用的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习、实践调查的机会较少,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还是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这种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操作技能都较弱,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三)实践教学效果相关的监管和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校外专业实践流于形式,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学校安排学生在大三结束后的小学期和大四第一学期进行毕业实习,但这期间很多学生忙着毕业论文写作、考试、应聘等诸多事情,对于毕业实习的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存在应付心理,真正联系相关外贸单位实习的同学很少,学生的校外专业实践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毕业实习环节也缺乏充分的监管,对于学生实习的考核,仅凭学生提交的有实习单位评语及盖章的鉴定书来确定,很大程度上无法确保学生的实践实习质量。   此外,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主体也过于单一,通常是由指导老师进行评价,而缺少行业企业专家的评价。尤其是顶岗实习,缺少了企业人员的真实性评价,并且没有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实践作用并不见成效。
  (四)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
  从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是直接从高校走出来的,专业理论基础很好,但外贸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实践教学中的课堂案例教学对教师外贸业务、外贸实践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缺乏行业背景和企业工作经历,那么教师的教学就只能停留在书本层面,对外贸领域新发展未能有全面的认识,这必然影响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发展。
  五、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为了全方位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应从创新性角度出发,紧跟业态变化趋势,针对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针对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对外贸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提倡创新。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总体要求,构建具备技术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综合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保留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传统核心课程,另一方面增加开设如电子商务理论、网络营销、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实训等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充分掌握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利用实训平台开展全方位、互动式和渐进式的真实环境模拟训练,使其具备从事实际跨境电商业务的操作能力和营销技巧。
  (二)基于当前时代特点,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要培养从事跨境贸易和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真实案例,结合当前网络销售占主导的时代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与学习平台,利用 Ebay、Amazon 等平台开展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实际开网店进行实训,教师对社会动态及市场情况分析讲解,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发现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跨境电商环境中进行商品销售,感受真实的网上交易,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为其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应该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寻求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构建起稳定、和谐的校外实习基地,便于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实践计划,进入到专业对口的企业部门接受锻炼,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提升。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对学生实践效果展开测评、考核,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多角度全面考查和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结合学校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实践行为规范,建立督导随机检查制度,对实践教学进行随时抽查监控,严查走形式、教学组织不严谨的问题。
  (四)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对高校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和层级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应通过增加相应的实践技能培训、实地企业调研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操作水平,比如积极邀请行业中具有丰富跨境电商从业经验的优秀人员前来授课,同时也派遣部分教师去此类企业参与跨境电商的具体实际运作,与银行、税务部门、商检部门、海关等机关单位和货代公司企业合作,有计划地安排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到相关实际业务部门进行调研、实习锻炼;积极派送教师外出培训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校内培训,定期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积极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培养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指导能力,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和层次。
  [参考文献]
  [1]贺书锋,张伟华.跨境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6(1):8-9.
  [2]陈洁.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实践模式探索[J].时代金融,2016(5):297-301.
  [3]赵红梅,彭莎莎.跨境電商环境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整建议[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54-56.
  [4]王亚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综述[J].管理学刊,2010(6):93-95.
  [5]傅东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4(5):123-125.
  [6]胡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6 (2):57-58.
  [7]李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4(33):256-257.
  [8]赵红娟,张英.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97-199.
  [9]赵家章.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6(1):98-100.
  [10]陆改红,高永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9-12.
  [11]张立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现状和优化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6):1-6.
  (责任编辑:张彤彤 刘 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7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