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磊

  [摘    要]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生人才既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全面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战略措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对目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地解决策略及建议,对提升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7. 098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7- 0239- 02
  1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和各行各业骨干力量的主要来源。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研究生教育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竞争规则的高层次研究生人才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2],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4],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5]等方案和意见中都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要国际化。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就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科研创新及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将国际上先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融入我国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中,才能更好地提升研究生的国际化水平。
  2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研究生国际化理念意识不足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同世界教育强国、知名院校相比, 还在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 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仅仅定位于满足国内社会经济的需求,对国际化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从而导致在政策引导方面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更谈不上树立全球化的教育理念[6]。
  2.2   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许多高校传统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方式及流动机制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全球化等国家战略对国际化、復合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教学理念、方法、内容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健全,必然导致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质量降低。
  2.3   研究生导师国际化比例较低
  研究生的教育国际化及国际间合作交流的开展与导师的国际化水平密切相关。高校导师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扩张也随之增加,但相对于教育发达国家来说,其国际化程度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有留学背景的比例仍偏低,全英文课程比例也较少,这都导致国内研究生国际化程度比例较低。
  2.4   研究生的国际交流途径及国际合作交流能力都有待提高
  目前来说研究生国际交流形式虽然在增加,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无论是学生出国(境)访学交流还是吸引优秀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整体比例也是偏低。同时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国际化层次亦不高,多数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仅限于部分学科、部分学者,此外,研究生自身参与度也较低。另外国内高校高水平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和合作成果不多,承担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较少,与发达国家共同合作的重大国际项目涉足很少,导致研究生也很难有机会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研究生的学术研究、科研训练水平也很难有较好的提升[7]。
  3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对策与建议
  (1)树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理念。在目前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高校、导师以及研究生都要有国际化的理念和意识。既能“走出去”,又能“引进来”,形成两者有机结合的国际交流才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高校需要在立身自己学校和学科特色的前提下,树立国际化理念,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加强与世界教育强国、知名科研院所等的研究生教育合作,充分利用教育国际化带来的丰富教育资源,将国际合作与交流融入学校的人才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完善、培养模式转变等方面,从而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2)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持续带动教学管理体制革新。同时积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将国际化理念融入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递进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构建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形成完整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3)落实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为切实提高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可针对研究生自身英语水平的高低,以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及国家英语四六级成绩为依据,施行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同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同校外英语培训机构合作开展雅思、托福培训,着力提升研究生英语水平以及研究生申请国外大学时的竞争力。
  (4)建立研究生国际化资助和保障体系。目前来说,研究生国际交流访学的重要途径是申请教育部留学基金委项目,如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以及各国的互换奖学金项目。鼓励学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制定一系列相应的鼓励研究生交流访学政策,建立国际化的资助和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引导和经费投入,设立研究生短期出国访学,高水平国际会议资助等项目,鼓励研究生到知名大学或者科研机构交流访学学习,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高水平会议,使其能深入地学习学科及专业前沿热点动态,能更好地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从而产生优秀学术成果。同时积极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和完善留学生资助政策和培养模式,积极推动国际留学生来华短期交流、课程交换等项目的建设,从而改善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   (5)导师国际化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导师队伍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主体,已经成为推进我国高校国际化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要以国际化视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国际化水平。在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引进海外教育背景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国内教师海外访学力度。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为研究生授课,即可有效推动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拓宽研究生国际视野,同时也可带动提升校内师资国际化水平,各学院或相关系所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校内骨干教师,积极参加授课,通过参与该项目带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待课程结束后可鼓励校内教师开设全英文课程,全英文课程的教材也鼓励使用外文原版研究生教材或编著的外文教材[8]。
  (6)全方位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多元化、全方位的学术活动,构建结构稳定、层次分明的学术活动体系,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高校一方面可依托学校自身优势学科,与国(境)外知名院校合作联合办学,扩大研究生双授学位项目规模,另一方面可积极拓展同国际高校的互换生项目、寒暑假学校等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在当今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式国际化办学已是趋势,应重点开展国际化校园文化交流。校园是传播文化的场所,活动是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国际化校园文化的建设更能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因此,积极推进开放、和谐的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也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结    语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既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全面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战略措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高校要顺应国际化发展潮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建立适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形成良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氛围,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研究生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教育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Z].2013.
  [3]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Z].2015.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Z].2016.
  [5]教育部.關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8.
  [6]张文格,袁本涛.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02-104.
  [7]赵长明.“一带一路”背景下公安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8(6):121-123.
  [8]初旭新,宗刚.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研究生教育,2015,29(5):18-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82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