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党的十八大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九大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面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应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心、地方两个积极性,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政策,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就需要加快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和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随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铺开,进一步建立统一制度标准,优化了国有资产配置,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政府财务管理状况。但在政府会计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单位内部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不匹配,信息化系统滞后及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论述政府会计改革背景及意义,分析此次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从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及专业化人才培养等几方面指出政府会计改革实施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政府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对策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前,我国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后,主要包含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及事业单位会计,一般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主要提供以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决算报告,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运行成本。同时存在会计领域多制度并存,核算口径不一致,导致同样的业务行政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核算标准不同,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会计政策不同,标准不一致,从而导致政府财务报告质量不高。在新形势下,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财税体制改革提升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并赋予了“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整体部署是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进步效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心、地方两个积极性,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政策,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归根结底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转换要求政府会计进行改革,这就需要加快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和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更好地提供更加科学的会计信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新政府会计改革是国际现代化治理的必然要求。新政府会计制度及准则的发布,在传统的预算会计完善的基础上强化了政府会计職能,有效统一了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务制度,通过运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系统,收集和整合会计信息,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效率及质量,并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及可比性。不仅符合现代化财务管理要求,并且还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精准核算政府运行成本,是科学评价政府绩效和实施绩效管理的必要基础,有利于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政府的资产、负债、现金流等信息得以全面反映,并且财务结果与预算执行建立对应联系,是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必要基础。同时,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披露,加强了社会对政府运行成本监督,保护了国有资产安全运行。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为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统一标准提供工作指导
  我国原有各行政事业单位制度分类繁多,包括医院、高校、勘探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不同的单位会计核算标准和方法不统一、口径不一致。这就导致形成的会计信息不准确,缺乏可比性,难以形成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政府难以对事业单位整体状况作出全面、科学的评价。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统一了各个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立了统一标准。这就给各个单位提供了统一的记账依据,大大提高了各个单位财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为部门汇总信息和分析财务状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政府会计改革可以提高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满足社会民众对政府信息公开性、完整性及真实性的需求。与此同时,从政府治理的层面上看,新政府会计改革可以进一步通过公开的信息监督和约束政府权力,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运行风险,推进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二)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具有促进作用
  政府职能转换要求政府部门必须改进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政府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然而只有通过治理的手段才能够保证政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内部控制建设不但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度完善,还需要外部完善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加速推进内控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内容。首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可以促进对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信息的分析,指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方向。其次,有了政府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内容支撑,才能提供内控评价,尤其是与政府财务报告相关的内控评价相关标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助于通过制度完善岗位职责、制度和流程,保障内部财务信息,经营活动质量和资产运行的安全性、完整性,从而在生成会计信息的事前和事中过程加强控制,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产运行效率
  在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不同的行业对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的会计核算有不同的要求,这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如实地反映资产价值和使用情况,很难优化配置资源,不利于提升资产运行效率。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作出明确的指导规范,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据更加真实、透明,能够及时和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及运行情况,有利于国有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运行效率,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与此同时,真实透明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披露,有利于政府部门了解资产运行情况,更好地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价和考核,更有助于社会和民众有效监督,能够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贪腐行为的发生,使行政事业单位稳健发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范统一的制度存在缺失
  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各个行业遵循着自己的行业会计制度,这就使不同的单位会计核算标准和方法不统一、口径不一致,致使最终形成的会计信息不准确,缺乏可比性,造成政府部门难以汇总形成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政府难以对外披露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更加准确地了解自身的成本运行情况,难以提高资产运行效率,并且难以对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状况作出全面、科学的评价。
  (二)会计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
  会计信息化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融合,在业务核算、财务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我国会计信息化已经发展20多年,目前在一些大中型企业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为企业管理和发展提供很大的便利。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存在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财务管理软件更新和升级滞后,不能适应新会计制度改革中“平行记账,双分录,双报告”的新要求。财务人员思想固化陈旧,更愿意使用人工操作为主,信息化程度较低。其次,在原有信息化系统中资产、会计核算、预算、决算等模块相对独立,形成“孤岛”,没有关联性。这就大大影响了信息一体化的进程,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最后,随着内部控制工作的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建设参差不齐,有些只是流于表面,不能与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联,大大限制了信息一体化的进程。
  (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统一了各个行业的会计制度,建立了新的会计制度和各项会计准则,这就需要会计人员重新适应新的会计制度,改变以往只重视预算决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固有思维模式,适应新的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双基础的模式,做好平行记账,最终形成双报告。这对现有的财务人员是巨大的挑战,一些单位由于经济活动比较复杂,常常出现记录不清、会计核算混乱的情况。此外,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一些单位由于以前年度未提过折旧,但根据新要求需要补提以前年度累计折旧。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对本单位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摸底,加大了资产管理难度,尤其是一些资产比较庞大的单位,要对资产进行盘点梳理,对财务人员也是巨大的挑战。除此之外,最终要形成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面对全新的要求,财务人员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不但要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披露会计信息,还要求披露本年预算结余与本年盈余差异调整过程等,难度和复杂程度都加大。以往由于业务处理比较简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及素质要求相对降低。但面对新政府会计制度落地实施,面对更高的专业知识要求,一些业务水平不高的财务人员难以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影响了本单位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政府会计制度的改进建议
  (一)完善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章制度
  财务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制度改革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充分结合各个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构建了完善和规范的管理条例。鉴于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要依据新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基础、会计业务处理方式等,各项财务工作才能有章可循。同时也要改变以往只重视预算会计的固有思维,建立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既要做好预算会计的收付实现制核算,又要做好财务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核算,两种要素相互協调,最终形成决算报告和财务管理报告。体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内控与财务信息共享机制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应该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平行记账的方式完成财务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加大内控信息化建设,借此契机加快内控信息化建设进程,将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与财务系统相结合,从单一的财务核算软件信息化走向全方位管理模块信息化,从单一的财务数据报表查询模块走向财务信息全面共享机制模式。
  (三)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知识储备,提升整体素质
  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能否顺利进行,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密不可分。与此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也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新政府会计理论学习,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要加强政府会计准则理论知识培训,还要加强对业务处理方式及案例的分析,同时加强各个单位的业务交流,在交流中更好地学习彼此的经验。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和巩固财务管理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理解,优化其知识结构和储备,还能使制度改革更好地实施。
  五、结语
  本文论述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分析了此次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指出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所得结论如下: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规范财务活动,优化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速内部控制建设进程,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得到真实体现;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大财务人员新制度培训力度,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知识储备;还要加快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更好地支持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确保政府制度改革顺利实施,为社会和民众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政府财务管理信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为北京市机械工业局技术开发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苗秀侠.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2019(12):159-160.
  [2] 宋菲菲,史红.浅谈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动[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8(10):58-60.
  [3] 胡海鸥.《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深析[J].财会学习,2019(19):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95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