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供应链下生产制造型企业的预算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叶文辉

  【摘 要】本文从供应链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生产制造型企业实现供应链预算管理的步骤和难点,并提出了供应链下生产制造型企业提升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制造型企业在供应链下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关键词】供应链;生产制造型企业;预算管理
   一、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生产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延伸,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态性。由于企业的市场需求和对供应链战略的需求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节点企业也因此需要对供应链进行不断的信息化和动态技术更新,使得节点企业供应链的变化呈现出较大的动态性。
   2.交叉性。节点中的企业不仅仅是这个供应链节点的企业,还可以是另外一个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
   3.响应性。形成、存在、调整供应链的过程是依据市场一定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其中客户的需求是带动供应链中产品、资金运作等的主要动力。
   二、生产制造型企业实现供应链预算管理的步骤和难点
   1.供应链预算管理实现步骤。
   (1)计划大纲的制定。
   把预算与战略通过计划大纲联系起来的供应链上的企业既要发挥出一般业务的作用,还要根据一个无形的整体战略来对虚拟企业运行进行引导。因此生产制造型企业需要与供应链发展战略计划相结合,计划大纲需要综合考虑顾客调查、分析供应链、分析核心竞争力等,对企业在供应链上的重点作业和流程进行确定,为重点流程和作业的质量、成本、响应时间等方面设置预定的要求,这样才能够实现战略规划在预算管理中的有效衔接。
   (2)进行分析作业。
   供应链预算管理的运行基础之一是作业,企业从实际上的角度来看是一个自内到外的一个作业链,企业内部这个作业链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价值链和产品,凝结了通过各个价值链和作业中形成的产品能够有效满足企业和客户的各种功能性和需求的企业价值。通过分析价值链和作业,对价值驱动因素进行真正的识别,特别是要对非增值作业和增值作业进行严格的区分,这样能够对作业存在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将非增值作业进行剔除,因此可以看出分析作业能够实现在根本上降低供应链成本的目的。
   (3)预编制预算。
   制造生产型企业需要根据分析作业的结果来分配资源,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来编制预算草案,对企业现有资源和资金需要按照作业优先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调配。制造生产型企业主要在编制预算方法上的灵活性,要根据不同作业的性质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
   (4)进行过程监控。
   生产制造型企业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按照系统反馈的相关信息,随时分析出现的差异性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及时修正年度预算,预算调整要经过审批后才能得到执行。
   (5)激励约束。
   在供应链下的预算控制体系比较重视对预算本身和战略的评价,因此生产制造型企业需要将执行预算的情况与激励约束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要将预算执行情况与奖罚联系在一起。
   2.供应链预算管理实现难点。
   现阶段虽然供应链预算管理为生产制造型企业展现出了一个操作性较强、运行性较强的预算管理体系,但是在实现供应链预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难点问题:
   (1)在供應链下预算管理工作并不能单纯依靠财务部门来完成,而是通过企业各个部门相互协调才能够完成的战略性工作,是开展价值链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保证,然而很多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管理者还保持着传统的预算管理理念,简单的将预算管理工作交给财务部门来完成,严重影响到供应链预算管理重要性作用的发挥。
   (2)虚拟企业之间编制预算一般会涉及到较多企业的财务信息,对于各个企业来说这些财务信息的私密性较强,因此在实现供应链预算管理工作中会存在信息屏蔽的问题。
   (3)生产制造型企业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既要保证系统网络的安全性,也要保证稳定、及时、可靠、畅通的运行网络,避免由于黑客入侵或病毒干扰带来的信息泄密和网络中断。因此现阶段生产制造型企业在供应链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计算机硬件安全等问题。
   (4)供应链下预算管理需要大量复合型的人才,要求预算管理人员既要懂得财务、管理等知识,还要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系统,这样才能够提高供应链下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在供应链下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预算管理人才也是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工作难点之一。
   三、供应链下生产制造型企业提升预算管理的建议
   1.树立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
   在现代市场经济日益复杂化的经济背景下,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不能孤立的存在,而是处在供应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传统的竞争变为供应链的竞争。生产制造型企业预算管理要求与内外部环境相契合,不断拓宽企业的预算视野,然而在供应链预算管理模式下,要求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注重部门之间的协调、预测、沟通,侧重外部供应链与企业信息之间的协同和交换,因此生产制造企业必须树立起先进的整体供应链观念,了解上下游企业、行业竞争对手等所处价值系统中其他企业的具体情况,这样有利于预算管理从传统的“封闭”状态向“开放”的状态转变,提高生产制造型企业控制环境的能力,保证了供应链预算管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例如2017年宝马集团在年度财报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2025年之前要扩充新能源车生产线,并且投建电芯生产中心,启动新能源车材料发展战略,深入电芯原材料供应链,这样的经营理念势必会为打造一个更环保、节能的供应链体系提供正确的战略指导。    2.实现信息化的预算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供应链下的预算管理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生产制造型企业围绕供应链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就要以内外网络为主要基础,加强内部预算管理与外部供应商、客户之间的沟通,提高编制预算、调整预算、考核预算工作的有效性。生产制造型企业也要充分的利用好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内部建立起预算信息集成系统和基础数据库,这样可以提高预算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实现预算信息共享的目标。通过网络预算能够节约编制预算的时间,降低编制预算的成本,生产制造型企业能够根据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和行业情况及时调整预算目标,及时反馈执行预算情况信息,提升生产制造型企业预算管理工作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为了保证预算编制和监督执行的动态管控,生产制造型企业需要根據实际情况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引入先进的互联网工具,建立起高效的预算信息反馈平台,仅仅是在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后勤部门之间分享数据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互联网工具对预算管理数据系统进行建立,这样能够为预算的编制获取较充分的数据,在选择预算软件的过程中,并不能盲目的进行选择,而是要引入适合的软件,提高预算编制、管控、评估、研究等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提升生产制造型企业预算编制和监督执行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针对京东企业传统的结算财务管理模式以及收付款业务管理成本高、收付款流程操作复杂、对账繁琐易出错、人力成本高等核心业务痛点,京东企业购推出"bf-link京东tob财务协同平台",基于京东财务大数据分析与aink算法实现智能自动调度,实现京东企业自动化结算财务协同财务管理一站式流程的自动化智能管理弹性自动优化扩展,为广大京东企业以及用户在结算、发票等复杂的协同财务管理应用场景提供了一种协同高效、安全便捷的协同财务一站式流程自动化管理服务。
   3.采用柔性约束管理。
   供应链下企业制造型企业开展预算管理要采用柔性约束,也就是企业对合作伙伴的一个承诺,在供应链上能够取得企业之间的基本信任,企业之间也会得到相对稳定的供应信息。通常情况下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按照所承诺的信息来对企业预算进行合理的安排,更好的指导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然而由于下达承诺时间超前付诸承诺时间,因此会出现误差的问题,制造生产型企业需要通过建立供应链信息平台下的信息平台,及时合理的对预算方案进行变更,实现企业预算在供应链上的变动。
   四、总结
   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观念,对预算管理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生产制造型企业也要认识到供应链下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难点,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对策提升在供应链下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平,这样才能将供应链在预算管理中的重要性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提高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张爽.基于Arena的Z电商企业供应链仿真系统建模与实施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2]韩敏.构建物资供应链全过程预算管理的探讨[J].当代会计,2017,(7).
  (作者单位: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65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