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类产品和劳务的供应价格在市场中日益趋于透明,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以生存发展,就必须由内部管理入手自我加压做好成本管理。然而在实际管理中,许多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成本意识不强、预算不准、内控不全诸多问题影响成本控制难以落实,极大影响企业效益,导致企业在本就薄利的建筑业生存愈加艰难。为此,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的成本管理是企业实现效益取得发展的重要保证。一般的工业类企业生产环境较为固定,成本构成因素标准化,成本管理稳定可控。而施工企业管理复杂,非标准成本项目多,非程序化的作业项目经常发生,财务人员的业务融合度不及一般工业企业,这就给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难度。
  一、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今的企业竞争形势更趋复杂,对于行业利润率偏低的施工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施工企业的业务主要来源于承接的各类工程项目,薄利的行业特点要求企业发展必须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扩大运营规模,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施工企业不得不低价竞标,业务量增长而利润下降。基于这样的背景,成本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近几年建筑行业在应对“营改增”税改不断提出“开源节流”的原因。在实际中,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一是企业领导人或者项目负责人的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成本管理水平有限。施工企业的项目主管一般由建造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担任,对于成本管理只重其形不重其义,喊口号的居多实际落实的较少,管理的重心往往在质量安全上而忽略要算经济账,造成成本控制难以落实到位。二是缺少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项目参与人员往往认为成本管理与已无关,没有成本节约意识,施工中过分强调生产领域的要求,导致项目成本中预算外工作量发生随意成本超标现象严重。三是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存在误区,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管理缺位导致落实难。很多企业认为成本管理的职责在于财务部门,而在实际企业营运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施工生产业务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在项目现场发生,财务部门能直接参与项目管理的情况较少,大多定位于事后核算分析的角色,财务人员对于施工项目业务不熟悉,难以为项目成本管理提供参考意见。这就导致成本管理在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业务生产管理与财务成本管理难以二位一体。
  (二)项目成本预算编制不科学。施工企业与一般工业企业的生产区别很大,工业企业的产品在标准或固定的生产工序中进行生产加工,人工和物料的消耗有固定的定额,有历史数据和行业数据可以参考,因此对于产品成本基本可控。而施工企业的项目个体差异性非常大,项目因地域、结构、适用的技术标准等因素的不同,相同规模的造价可能完全不同,难以根据既定的标准进行项目成本预算,项目的个体差异对预算编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施工企业在项目预算上编制不加区分,未考虑项目特点和个体性差异,造成预算编制与实际实施出入很大,难以进行成本控制。一是成本预算编制的口径不规范,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大。二是项目预算编制不周密,在编制成本预算时只考虑主材、机械、人工、专业分包等大宗费用,而没有将其他辅助性施工任务编制在内,未预留机动预算给不确定的业务内容,成本预算编制存在较大漏洞,未能全面覆盖施工业务。三是成本预算细化颗粒度不够,项目成本预算编制较为粗略,与工程投标造价无法分项进行对比,无法就成本发生的合理性必要性做出判断。四是预算编制后的成本追加较大,导致预算编制失去有成本控制的意义。
  (三)激励考核机制缺失。企业对参与成本管理的施工人员没有激励考核措施,施工人员不可能自主树立节约成本意识。施工人员主要的角色定位是生产者,更多的精力放于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对于施工成本问题重视程度不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管理活动难以量化,生产和效益难以兼顾时,意识上必然向生产倾斜而不做权衡,导致成本偏離预算浪费严重。施工生产中机械设备调配不当造成闲置,人员调度不当发生窝工,政处问题未处置造成施工中断,应急预案不充分导致项目周期延长,这些不确定事件都造成了施工成本增加的相同后果,而产生的根源就是施工管理人员缺乏节约成本的意识,不能积极参与成本管理。
  (四)成本监督管理未有效实施。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相对复杂,除了做好财务成本管理外,还应当加强成本监督,通过内部审计等方式加强企业的成本监管,从而保障企业成本得以有效实施。然而,许多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弱化监管不足,导致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漏洞较大,工程成本中列支的各项费用合理性必要性大打折扣,虚报瞒报工程费用时有发生,造成项目成本不实,影响着企业效益的提高。
  二、完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节约意识,增强成本观念。一是企业领导人或者项目负责人要提高认识、增强成本观念,“开源”谋生存,“节流”出效益。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内容之一,企业要盈利就必须做好成本管理。企业领导人或者项目负责人不能单纯的强调生产,也要算经济账,要意识到盈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二是做好成本控制的制度宣贯,推进全员成本管理理念,让全体员工提高成本管理的意识,使他们注重项目施工过程控制,做好成本节约,重视成本管理。三是根据企业管理特点建立成本管理制度,贯通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成本管理的制度化是落实成本管理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制度建设,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项目运营情况做好成本管理制度建设,实现成本管理规范化。一方面要加强项目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紧密合作,促进业财融合,确保成本管理有效介入生产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员的综合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培养既熟悉业务生产、又懂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保障成本管理在各项目施工时得以发挥作用。
  (二)考虑个体差异,完善预算编制。编制项目成本预算能够保证企业成本整体可控,有利于项目有序实施。一是要做好预算编制标准化,根据项目施工内容设计好成本项目,同时考虑单个工程的个体差异,做好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二是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成本预算编制,不加项不漏项,做到成本预算覆盖全部施工业务,使成本预算依据充分。三是按照用料、工、费等项目进行成本预算编制,细化成本项目维度,保证成本预算精准,实现与投标造价的取费项目高度匹配,为项目后期成本评价打好基础。四严格执行预算制度,保证预算执行的刚性,预算内的才能发生预算外的杜绝发生。
  (三)成本管控有效,激励机制保障。杜绝成本管理中浪费现象需要利益驱动,制度化的激励机制能保障成本管理措施贯彻执行,否则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就是空话。一是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度,对于项目成本进行预算定额管理,超预算成本一定追责。二是对项目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的激励机制,促进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中养成节约成本意识,鼓励施工人员优化施工方案,合理调配项目资源科学施工,根据成本节约情况给予适当奖励,调动施工人员开展成本节约的积极性。
  (四)加强项目内审,防范管理风险。施工企业要重视内部审计,有效发挥成本监督作用。工程费用发生的隐蔽性、复杂性特点造成了基建领域为贪腐重灾区,绝不让内审流于形式,要不断完善内审机制,加强对成本管理中的舞弊行为审计力度,防范成本管理的风险发生。
  三、结论
  面对市场竞争,企业别无选择,只有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综合效益。在低价承接项目时,要综合考虑企业实力和承受能力,能够面对企业利润下行风险。必须重视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控制,保证企业获利。为此,需要强化节约成本意识,完善成本预算编制,建立成本管理激励机制,以及加强内部审计、做好成本管理的风险防范。财
  参考文献:
  [1]王维维.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关键点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 (10):138-139.
  [2]俞峰.电力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7 (36):173-174.
  [3]郑军飞.浅谈施工企业现场成本管理的研究[J].门窗,2016 (11):2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78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