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补性资产研究:回顾及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云霞 苏陶 孙明贵

  [摘 要]Teece于1986年提出的PFI理论模型中首次提出互补性资产概念,这个概念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互补性资产基本内涵、与创新的形成和商业化关系方面,互补性资产管理研究作为学术前沿目前受到的关注有限。文章认为,互补性资产对理解企业战略、创新和行业演进相当重要,未来研究应在明确互补性资产的内涵及特征基础上,将研究延伸到互补性资产管理的相关研究领域,不仅涵盖企业内部互补性资产管理,也要涵盖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
  [关键词]互补性资产;创新;互补性资产内涵;互补性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8-0001-07
  为解释创新企业为何经常不能从创新中获益,而消费者、模仿者和其他行业成员却得益这一现象,美国学者Teece于1986年提出PFI理论模型,认为创新容易模仿时,市场不能良好地运作,创新收益会被某些互补性资产拥有者而不是创新企业获得,因此,创新企业需要在互补性资产上建立优先位势,并为“制造经常很重要”这个建议提供理论基础(Teece,1986)[1]。作为PFI模型三基石之一,互补性资产概念经由Teece(1986)提出,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纵观相关文献,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互补性资产基本内涵、与创新关系方面,近来也开始关注互补性资产管理的研究。本文拟对互补性资产概念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国内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一、互补性资产基本内涵
  (一)主要定义
  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关于互补性资产的定义,大体存在3种视角。第一种基于价值链视角,Teece(1986)认为相对于技术创新而言,位于技术创新下游的、实现创新价值所需的如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等配套资产是互补性资产[1],Taylor和Helfat(2009)对Teece(1986)的观点进行延伸,认为互补性资产不仅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也包括组织能力[2]。第二种基于资产间相互关系是协同还是替代视角,Dyer和Singh(1998)将互补性资产定义为能集体产生更大租金的联盟伙伴独特资源,超过每个伙伴资源禀赋单独收益之和[3]。对于通过联盟产生租金的这些资源,任一联盟伙伴无法在二手市场能买到相应资源。Jacobides等(2006)则将互补解读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资产相互的适应程度,以及两者结合所产生价值的高低程度[4]。Hess和Rothaermal(2011)则根据价值链位置来判断是互补还是替代性资产,位于同一位置的资产存在替代关系[5]。第三种基于资产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视角,熊胜绪和张志刚(2011)将企业资产分为核心资产和互补性资产,核心资产是支撑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核心业务的资产;互补资产是与核心资产配套的,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各种资产[6]。
  从上述3个视角来看,学术界对互补性资产的定义至今仍未达成一致共识,3种视角差异存在单向与双向、表象和实质性的区别,第一种与第三种视角中的互补性资产分别相对于技术创新和核心资产而言,实际是存在参照物差异,具有单向性,也是一种表象区别;而第二种视角则洞察了互补性资产的实质,即资产间存在“1+1>2”的协同效应时,互为互补性资产,但第二种视角虽然客观,却忽略了资产具体的存在情境。
  (二)分类
  根据与技术创新是否存在依赖关系、资产形态、资产在产业链中的功能、价值链所处位置、企业边界、资产是否具有VRIN特性等,学术界对互补性资产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按与技术创新是否存在依赖关系分类。Teece(1986)将互补性资产分为3类:第一类是通用性互补资产,不依赖创新,可以购买获得,如跑鞋的制造设备,除了鞋底模具外其他主要是通用性设备;第二类是专用性互补资产,创新和互补性资产之间存在单向依赖性,如资产对创新的单向依赖主要体现为相关资源、能力仅仅适用于该类创新产品,创新对资产的单向依赖则体现为依赖相关资源、能力才能确保创新成功;第三类是共同专用性互补资产,即创新和互补性资产之间存在双向依赖性,如火车和铁路[1]。
  按资产形态分类。熊胜绪和张志刚(2011)以Barney(1991)的资产分类[7]为基础,将企业互补性资产分为互补人力资产、互补物质资产和互补组织资产[6]。
  按资产在产业链中的功能分类。方晓波(2011)将互补资产分为营销互补资产、制造互补资产、供应商互补资产、财务互补资产和社会关系互补资产等,并认为企业信息设施也是一种重要互补资产[8]。
  按价值链所处位置分类。李宏贵和熊胜绪(2009)将互补资产界定为与创新所需的上游技术能力相关和与下游市场能力相关的互为补充的资产,划分为上游互补资产和下游互补资产两类。[9]Eggers(2012)认为互补性资产可以是上游的,与设计和制造有关,如最终产品的构成部分,或者是下游资产,与商业化有关,如品牌名称和分销网络[10]。Rothaermel(2001)认为上游互补性资产在技术变化时期几乎不能保留其价值,但下游互补性资产更可能跨技术使用[11]。
  按企业边界分类。王缉慈等(2008)提出外部互补资产的概念,它是有助于原创企业的创新产品和创意产品实现市场成功的其他相关企业的互补性资产,包括专业营销企业的互补性资产和其他从事衍生性产品研发、制造和营销企业的互补性资产[12]。方晓波(2012)根据企业对互补资产产权的控制程度,将互补资产分为内部互补资产和外部互补资产,内部互补资产是指企业掌握完全产权或控股权的互补资产,除此之外都属于外部互补资产[13]。
  按资产是否具有VRIN特性分类。Teece(1986)将互补性资产分为通用性和专用性互补资产,通用性互补资产可以从市场购买,而专用性互补资产通过干中学以及不同部门间人员交流而建立,通常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是路径依赖和独特的,这些资源通常有价值,难以模仿,因此是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Teece,1992)[14]。企业内部互补性资产是专用性资产(罗珉和赵红梅,2009)[15],专用性互补资产也可以存在于企业外部,Dyer和Singh(1998)认为联盟伙伴带着各自独特资源,整合进伙伴资源中时,导致协同效应,被整合的资源禀赋与整合前相比更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也就是说企业内、外部专用性互补资产具有VRIN特性。但模块化的企业外部互补资产没有VRIN特性,不是专用性互补资产。   (三)测量
  目前有关专用性互补资产的测量有两个倾向。一是使用制造或销售力量测量(如Tripsas,1997[16])或财务资产测量互补性能力(如Helfat,1997[17]),国内学者相关研究也采用这个方法,如熊胜绪和方晓波(2010)用互补资产与商品与劳务的现金收入之比来测量互补资产强度即专用性程度[18],蔡新蕾、高山行(2011)使用与创新相应的制造工具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能在制造中运用最新技术等来度量企业制造专用互补资产[19]。二是从人员互动频率角度来测量互补资产专用性程度,Teece(1992)认为专用性互补性资产经常来自企业不同部门的人员长时期的互动和学习[14],所以Arora和Ceccagnoli(2006)使用研发和制造人员日常互动来测量专用性制造能力[20],这种互动需要组织根植的人际间和功能性行为(Zhao等,2005)[21]。
  两种测量倾向比较而言,第一种测量倾向用于实证模型会产生性质相似、但不够精确的“模块化”结果,第二种测量倾向基于互补资产之间的互动程度来测量其对于拥有相应互补资产和能力的创新企业的重要性,则体现了专用性互补资产概念的精髓。
  二、互补性资产与创新的关系
  目前学术界关于互补性资产与创新关系的研究在两个层面展开,企业层面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是研究互补性资产与创新形成的关系,第二是延续Teece(1986)的PFI框架[1],研究互补性资产与技术创新商业化即创新绩效的关系;行业层面的研究则不仅延续了PFI框架的研究,而且超越了PFI框架。
  (一)企业层面
  1.互补性资产与创新形成
  不同种类互补性资产对不同类型创新所产生的影响会不同,而且各类互补性资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也会变化。熊胜绪和方晓波(2010)研发发现不同类型互补性资产对不同类型创新的影响有所不同,总体上,企业互补资产的积累有利于渐进性技术创新,不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不同类互补资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也不同,互补性制造和人力资产不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而互补性营销资产的积累有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18]。Rothaermel(2001)认为上游互补性资产在技术变化时期几乎不能保留其价值,但下游互补性资产更可能跨技术使用[11]。方晓波(2010)在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不同阶段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各种互补性资产在这些阶段的不同作用,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从流动阶段到过渡阶段再到专业化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对信息设施、营销互补资产的依赖性增强,制造互补资产的刚性增加,依靠优势供应商互补资产取得主导设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不同阶段,财务互补资产的主要获取方式和投入重点差异较大[22]。
  互补性资产对创新形成产生影响,学者们探讨了相应的作用机理,认为互补性资产通过影响与创新相关的能力,进而作用于创新形成。资源作为动态能力的形成基础(苏云霞和孙明贵,2012)[23],Helfat(1997)研究表明互补性技术与有形资产有助于动态研发能力积累[24],李宏贵和熊胜绪(2010)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提出突破性创新能力在互补性资产与突破性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的假说,认为上游互补性资产能够提升主动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核心即企业上游技术创新能力,下游互补性资产能够提升适应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核心即企业下游市场化创新能力,从而撬开了互补性资产与创新间如何转换的“黑箱” [25]。另外,互补性资产对市场前创新即创意种子所具有的保护作用[26],会有助于保护与创新有关的能力。员工对企业有效利用新创造的知识具有潜在威胁性,如果企业互补性资产不能往新知识中增加价值,创新外溢威胁特别严重。Rajan和Zingales(2000)认为互补性资产提供将企业粘合在一起的经济联系[27],企业得以使用自身所创造的知识,互补性资产作为企业专用性资产,形成准租(Klein等,1978)[28],因为这个资产在其他环境中价值更小。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合法资产所有权行使谈判权利,因为离开企业会损害准租。结果是,如果企业拥有必要的互补性资源、能比竞争者更快速地创建新增长选择,企业将更能挖掘内部产生的增长选择。员工离开企业的动机会很小,因为他们在直接竞争中会经历失败的风险,而且,对忠诚的期望奖励会很高。
  2.互补性资产与技术创新的商业化
  Schumpeter(1950)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帮助大企业独占创新收益,但解释局限于市场层面的垄断权力问题[29],Teece(1986)提出的PFI框架则将注意力集中在企业自身资产结构,特别是专用性互补资产,使得市场“权力”分析焦点在资产而不是市场层面。Teece(1986)认为创新成功商业化需要专有技术和其他能力与资产一同使用,在设计范式主导阶段(范式前阶段,互补性资产并不显得重要)是创新企业还是消费者、模仿者或其他行业成员获得创新收益,取决于独占性制度和互补性资产拥有情况,见表1。
  Teece(1986)就互补性资产与技术创新利益占有的关系引起学术界的巨大兴趣,20多年来学者们从互补性资产和创新角度分别进行了后续理论与实证研究。
  (1)互补性资产视角。表1显示互补性资产类型影响创新收益分配,Rothaermel和Hill(2005)研究认为如果新技术能通过通用性互补资产得以商业化,现有企业财务力量对企业绩效影响更积极;若需专用性互补资产,现有企业研发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更积极[30]。
  表1也显示互补性资产和独占性制度共同影响创新收益分配,Teece(1986)指出在弱独占性制度下,创新企业为获取创新收益必须发展专用性互补资产[1],意味着为获取创新收益,互补性资产和强独占性制度两个条件起码必须满足其中一项,也暗示互补性资产和强独占性制度对创新商业化的促进作用可能相互替代。Arora和Ceccagnoli(2006)发现专利保护对许可的影响被商业化创新所需的专用性互补资产所调节,企业缺乏相关专用性互补资产时,专利保护有效性增加会提高许可倾向,而企业拥有相关专用性互补资产时,专利保护有效性增加会降低许可倾向[20]。蔡新蕾和高山行(2011)研究创新独占性和专用性互补资产共同对创新商业化过程的调节作用,发现创新独占性和市场专用性互补资产、制造专用性互补资产间存在相互替代作用[19]。   表1也显示互补性资产拥有者在一定条件下会分享创新收益,换言之,技术创新条件下互补性资产对现有企业具有保护作用,现有企业可以通过挖掘互补性资产来适应技术变化。Rothaermel(2001)研究现有企业和新进入者的合作,发现将网络战略聚焦于挖掘互补性资产的现有企业其绩效优于聚焦于探索新技术的企业,但联盟数量不宜过多,考虑到会引致交易成本增加以及企业管理和财务资源有限,这个战略具有局限性[11]。李宁和田莉(2009)认为依托于突破性技术创新而创建的新企业,失败原因之一是缺乏专用性互补资产,新企业应采取合作联盟战略与现有企业合作来进行技术商业化[31]。
  (2)创新视角。Teece(1986)的PFI框架将创新抽象化[1],没有就创新进行深入探讨,学者们就创新类型进一步探讨了互补性资产和技术创新商业化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创新对企业资源和结构的破坏性不同,根据Henderson和Clark(1990)对创新的分类[32],Stieglitz和Heine(2007)认为互补性资产对创新商业化的保护作用止于模块创新阶段,激进创新需要新资源和/或重新调整互补性行为[26]。如果新技术只破坏了主导企业的技术能力而没有破坏互补性资产的价值,主导企业的绩效将改进;如果同时破坏了互补性资产的价值,主导企业的绩效将下滑(薛红志和张玉利,2006[33];Tripsas,1997[34])。
  (二)行业层面研究
  Teece(1986)的PFI框架以企业为研究对象[1],一些学者也将其中观点用于行业层面研究。Rothaermel和Hill(2005)实证研究互补性资产类型对行业绩效的影响,发现新技术如果能通过通用性互补资产得以商业化,现有行业绩效会下降;若需专用性互补资产,现有行业绩效会上升[30]。
  王缉慈等(2008)延续PFI框架的思想,提出发展作为新兴产业的动漫产业需培育本地企业的互补性资产,尤其是外部的互补性资产,培育动漫产业集群,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升级[12]。罗珉和赵红梅(2009)认为是互补性资产引致的产业组织形式创新,即通过互补性资产形成的跨组织大规模协作网络,在产品主流设计定型后的产业领域进行网络化和模块化生产,构成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之一[15],这实际是基于互补性资产的实质即互补性资产间存在协同效应,不再围绕技术创新,已经超越了PFI理论。
  三、互补性资产管理研究
  Teece等(1997)[35]和Teece(2007)[36]认为互补性资产在塑造]化路径、潜在地促进反拆分倾向中扮]角色。换言之,互补性资产不仅与创新关系密切,而且潜在地塑造企业战略,有时积极(根据创新收益)有时消极。识别、发展、利用构建或购买的专用性与共同专用性互补资产组合,这种管理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动态能力(Teece,2007)[36]。尽管互补性资产对理解企业战略、创新和行业]进相当重要,互补性资产管理的研究却有限(Stieglitz和Heine,2007)[26]。现有研究中,学者们探讨了互补性资产如何创建、互补性资产管理的本质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
  (一)互补性资产的创建
  Teece(1986)探讨了企业互补性资产的创建战略,认为弱独占性制度下,创新者需要对互补性资产进行重要性排序,如果必须具有关键互补性资产的所有权[1],即使企业现金有限,也要有少量所有权。而要使用外部互补性资源,Dyer和Singh(1998)认为首先得识别必要的外部互补性战略资源。但由于3个主要原因:①过去联盟经验差异;②内部搜索和评价能力差异;③由于在社会/经济网络中的不同地位,获得有关潜在伙伴信息的能力有差异,企业识别出潜在伙伴和评价互补性资源的能力会有差异[3]。
  为解决企业技术创新所受各类互补性资产缺失的限制,方晓波(2011)认为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以下相关政策措施,激励企业利用互补资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制定激励企业配置互补资产的税收政策;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实施倾斜性的土地供应政策[8]。
  可以看出,有关互补性资产的创建,学者们从微观企业层面和宏观环境层面政策举措进行了一些研究。尽管Dyer和Singh(1998)认为首先得识别必要的外部互补性战略资源[1],Teece(1986)认为必须具有关键互补性资产的所有权[1],但何为必要的外部互补性战略资源,即选择标准是什么,学术界鲜有研究。
  (二)互补性资产管理的本质
  处理好协作和合作问题是互补性资产管理的本质(Stieglitz和Heine,2007)[26]。首先,如果企业资源具有互补性,会需要一些类型的协作,因为资源附加价值依赖其他资源的使用,部署必须一致。Simon(1976)认识到这种基本协作问题,认为互补性(“任务相互依赖性”)增加决策复杂性,因为必须观察和考虑更多变量[37]。因此,根据Simon(1976),建立不同组织子系统以减少有限理性计划人员的复杂性。Taylor 和Helfat(2009)认为组织中部门内或部门间主体通过沟通和协作来与不同工作责任相联系,沟通使得主体获得和分享信息,协作使得主体制定配合计划和决策,从事一致性行为[2]。沟通促进协作,因为决策和行为的调整配合需要信息分享。其次,互补性资产管理也要处理好合作问题。互补性资产价值依赖其他行动,因此导致团队生产和相关动机问题(Demsetz,1995)[38],即个体资产的边际收益是相关的,个体贡献和专用资产的附加价值很难隔离。按照企业契约基础理论,随后出现搭便车或逃避责任的动机,因为代理不必承担其行为的所有成本(Alchian和Demsetz,1972)[39]。
  (三)互补性资产的管理机制
  Stieglitz和Heine(2007)认为解决企业内部互补性资产管理的协作和合作问题,关键是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引导、正式组织结构和资产间互补性的创建,并构建行业生命周期中的正式组织结构]进框架[26],见表2。   Stieglitz和Heine(2007)强调高层管理者在解决互补性资产管理的协作和合作问题中扮]的角色[26],Taylor 和Helfat(2009)则明确中层管理者在创建和保持新技术与互补性资产间协作中的重要性,并识别经济、结构、社会和认知4个关键因素对中层管理者协作行为的影响,这4个因素中社会因素是Stieglitz和Heine(2007)所没有认识到的,Taylor 和Helfat(2009)认为中层管理者协作行为也依赖社会环境,组织生活中的社会奖励包括团队联系、情绪支持、自尊、社会地位和杰出身份(Benjamin和Podolny,1999)[40]会促进中层管理者的协作行为。
  Dyer和Singh(1998)则跨越组织边界,研究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的管理,并将发展组织互补性作为获得互补性战略资源收益的组织机制,认为组织系统、流程和文化(或组织互补性)的兼容性程度,会影响联盟伙伴从互补性战略资源中产生关系租的能力。
  四、结论与研究展望
  美国学者Teece于1986年提出的PFI理论模型中首次提出互补性资产概念,这个概念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经过文献梳理得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补性资产基本内涵、与创新的形成和商业化关系方面,互补性资产管理研究作为学术前沿目前受到的关注有限。尽管关于互补性资产概念已取得一些富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有一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第一,互补性资产的基本内涵准确界定。目前学术界关于互补性资产的概念界定存在分歧,本文认为应基于互补性资产的实质即资产间存在“1+1>2”的协同效应,互补性资产的使用会产生互补性和一致性结果,并赋予资产具体的存在情境来界定互补性资产的概念,否则互为互补性资产。应基于互补性资产之间的互动程度测量互补性资产专用性程度,避免产生性质相似、但不够精确的“模块化”结果。
  第二,互补性资产与创新的形成和商业化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有些方面仍有待细察。譬如,虽说互补性资产与创新间如何转换的“黑箱”已被撬开,通过转换成创新相关能力,进而导致技术创新或其他创新。然而互补性资产间又是如何协作从而转换成创新相关能力的呢,因为协作不能一成不变,否则无法与各种创新相联系,这产生了互补性资产管理的问题。Teece认为识别、发展、利用构建或购买的专业化与共同专业化资产组合,这种管理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动态能力,是高阶能力[36],既然企业互补性资产管理能力具有战略意义,其内涵探讨、维度及测量等基础研究目前却相当缺乏,未来应关注相关研究。
  第三,任何企业不会具有与自身经营有关的全部资源和能力,企业互补性资产管理不仅涉及企业内部也涉及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必然呈现与内部互补性资产管理不一样的特征。由于通用性互补资产可以直接购买,而专用性互补资产的建立需要很长时间,需要投入资本、精力和时间,因而需要确定哪些外部互补性资产需要管理,采取什么组织形式(不能直接内部化),建立哪些组织间惯例,又是如何实现协作并有效解决合作问题。尽管已有研究将发展组织互补性作为获得外部互补性战略资源收益的组织机制,但如何解决企业外部互补性战略资源与本企业资源的“时空联系”呢?这些问题都与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能力的创建和发展有关,有待深入研究。
  第四,Teece认为共同专业化源自市场“稀薄”,所形成的专用性资产不能在市场中买卖,竞争对手无法通过兼并快速集配相同资产,共同专业化提供的差异化产品和独特的成本节约也不能被竞争对手获取,从而获取独特共同专业化利益[36]。这样的观点涉及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阐述,有待未来实证研究来验证。
  第五,探讨环境因素对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能力的影响。既然动态能力与环境关系密切,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能力也是一种动态能力,但现有研究中涉及了互补性资产与创新类别的不同关系,暗示环境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对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能力的形成、表征和作用等可能存在影响,未来研究有必要将环境因素引入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能力研究框架中。
  [参考文献]
  [1] Teece D J.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1986,15(6): 285-305.
  [2] Taylor A,Helfat C E. Organizational Linkages for Surviving Technological Change:Complementary Assets,Middle Management,and Ambidexterity[J].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4):718-739.
  [3] Dyer J H,Singh H.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4):660-679.
  [4] JacoBbides M G,Knudsen T,Augier M. Benefiting from Innovation: Value Creation,Value Appropriation and the Role of Industry Architectures[J].Research Policy,2006,35(8):1200-1221.
  [5] Hess A M,Rothaermel F T. When are Assets Complementary?Star Scientists,Strategic Alliances,and Innovation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2:895-909.   [6] 熊胜绪,张志刚.基于互补资产的企业持续成长理论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2):88-93.
  [7] 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99-120.
  [8] 方晓波.基于互补资产的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4):111-115.
  [9] 李宏贵,熊胜绪.互补资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一个理论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7):64-71.
  [10] Eggers J P.Falling Flat:Failed Technologies and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57(1):47-80.
  [11] Rothaermel F T.Complementary Assets,Srategic Alliances,and the Incumbent's Advantage:An Empirical Study of Industry and Firm Effects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J]. Res. Policy,2001, 30,1235-1251.
  [12] 王缉慈,梅丽霞,谢坤泽.企业互补性资产与深圳动漫产业集群的形成——基于深圳的经验和教训[J].经济地理,2008(1):49-54.
  [13] 方晓波.组织惯性对利用外部互补资产的抗力及其消除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224-226.
  [14] Teece D J.Competition,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Organizaitonal Arrangements for Regime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Progres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ro and Organization,1992,18(1):1-25.
  [15] 罗珉,赵红梅.中国制造的秘密:创新+互补性资产[J].中国工业经济,2009(5):46-56.
  [16] Tripsas M. Unraveling the Proces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Incumbent Survival in the Typesetter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119-142.
  [17] Helfat C E.Know-how and Asset Complementarit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ccumulation: the Case of R&D[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339-360.
  [18] 熊胜绪,方晓波.互补资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0(6):78-85.
  [19] 蔡新蕾,高山行.企业创新商业化实证研究——创新独占性和专有互补资产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1,29(9):1397-1405.
  [20] Arora A,Ceccagnoli M.Patent Protection,Complementary Assets,and Firms'Incentives for Technology Licensing[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2):293-308.
  [21] Zhao Z J,Anand W,Mitchell W.A Dual Networks Perspective on Inter-organizational Transfer of R&D Capabilities: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the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5,42:127-160.
  [22] 方晓波.互补资产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研究[J].经济纵横,2010,1:113-116.
  [23] 苏云霞,孙明贵.国外动态能力理论研究梳理及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2(10):172-180.
  [24] Helfat,C.E. Know-how and asset complementarit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ccumulation: The case of R&D[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339-360.
  [25] 李宏贵,熊胜绪.互补资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一个理论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7):64-71.
  [26] Stieglitz N,Heine K. Innovations and the Role of Complement-arities in a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15.   [27] Rajan R G,Zingales L.The Governnance of the New Enterprise[A]. In Corporate Governance,Vives X(ed)[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U.K.;2000:201-226.
  [28] Klein B,Crawford R A,Alchian A A.Vertical Integration,Appro-priable Rents,and the Competitive Contracting Process[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8,21:297-326.
  [29] Schumpeter J A.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M].New York:Harper Brothers,1950.
  [30] Rothaermel F T,Hill C W L.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Complementary Assets:A Longitudinal Study of Industry and Firm Performanc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5,16(1):52-70.
  [31] 李宁,田莉.互补性资产对技术型创业的影响浅析[J].现代财经,2009(4):83-86.
  [32] Henderson R M,Clark K B.Architectural Innocation:the Recon-fu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9-30.
  [33] 薛红志,张玉利.突破性创新、互补性资产与企业间合作的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8):101-108.
  [34] Tripsas M.Unraveling the Proce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Comle-mentary Assets and Incumbent Survival in the Typesetter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119-142.
  [35] Teece D J,Pisano G,Shuen,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 509-533.
  [36] Teece D J.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9-1350.
  [37] Simon H A. Administrative Behavior[M].New York:Free Press,1976.
  [38] Demsetz H.The Economics of the Business Firm[M].Cambridge,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39] Alchian A A.Demsetz H.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777-795.
  [40] Benjamin B A,Podolny J M.Status,Quality and Social Order in the California Wine Industr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563-589.
  Research on Complementary Assets:Review and Prospects
  Su Yunxia1,Su Tao2,Sun Minggui1
  (1.Glorious Su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1,China;
  2.Avic Real Estate,Shenzhen 518031,China)
  Abstract:After being first put forward i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PFI in 1986 by Teece,the concept of complementary asset has been increasingly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scholars. Currently, the research interests of this issue at home and abroad a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complementary asse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lementary asset and the form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innovation. However, as academic frontier,research on the complementary asset management has not receive adequate attention.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complementary asset is very critical in understanding the corporate strategy,innovation and industry evolution. Therefore, the article suggested that,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its connotations and features, future studies of complementary assets should further explore other relative research areas in complementary asset management,covering not only the internal complementary asset management but also external complementary asset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complementary asset;innovation;connotation of complementary asset;complementary asset management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647715.htm